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我真没想当魔尊啊

第126章 照妖镜!

我真没想当魔尊啊 一渡春风 3114 2024-11-12 08:41

  针对周飞鸿那边衍生的想法,在陈朝脑子里没停留太久。

  说起兵部,陈朝就不免想起宁王府那边的情况。

  “不管是不是周飞鸿派人跟踪我,这件事之后都会有结果。”

  陈朝思绪发散。

  这段时间因为跟踪,暂时没有再去书斋。

  原本期望能有所发现,诚招在这件事上,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目前已知的信息,北镇抚司派来京城的人中,领头的是宁王副将,名叫侯泰,乃高境武夫。随行还有一位郡主,年龄相貌不详,乃宁王的嫡女。

  这两人是整个入京队伍中,身份最大的人物。

  可惜这些人进京后,就一直待在王府不露面,陈朝基本没有任何接触的机会。

  起初得知这些信息时,陈朝就针对两人做过各种预想的接触方案。

  比如,针对宁王副将侯泰,此人乃高境武夫,所需所求,肯定是有关通往更高境界的东西。

  自己这个还在二境徘徊的low逼武夫,根本拿不出能让对方心动的东西。

  或许玉盘可以,但这宝物对陈朝用处更大,想都不用想。

  要从对方口中打听消息,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与之结交,修行上陈朝拿不出有用的东西。

  但好在这位副将还有另一层身份,沙场领兵的将军。

  中元历史上兵法家很多,但真正能留下大名的没听过几个,当今最有名的一个是那位西平蛮疆,北镇边境的宁王。

  另一个是锦绣学宫的大儒,据说大半生都在收集前人手抄,归纳整理,最终结合自己的理念作出一部名为《军略》的兵书,被满朝武将奉为圭臬。

  凭借陈朝脑袋里开挂的知识,像前世著名的武经七书,拿出来绝对能惊掉无数人眼球。

  ....其他六书就算了,但孙子兵法还是看过的。

  大概内容能记得一些,陈朝向来是想到便做的性格。

  那几天当即在家中挥毫泼墨,最终觉得毛笔字难写而打消了这个念头。绝对不是因为记不住内容。

  事到临头抱佛脚,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实终究狠狠打了陈朝一巴掌。

  副将侯泰那边被陈朝无情抛弃,目光移到那位郡主身上,最后却因为跟踪的事暂时搁浅。

  “皇室公主之前在锦绣学宫见过一位,长得倒是挺好糊弄的,不知这位郡主喜好如何...那位晋阳公主是皇帝的孙辈,这位郡主应该也已嫁为人妇,随行人中没听说有驸马,她会不会空虚寂寞冷.....”

  联想当今皇帝继位多年,那位宁王年纪肯定也不小,说不定这位嫡女都能当奶奶了,这让陈朝有点蛋蛋的忧伤。

  比较奇怪的是,陈朝发现过去这么久,不论是京兆府尹,还是卫言承或李青候那边,当初负责这件事的几个人都没有过来催他。

  朝堂上,也没有任何关于宁王的风言风语。

  似乎随着王府那边的沉寂,所有人都忘了这件事。

  如果真忘了那最好不过。

  当然陈朝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应该跟事关皇室,话题太过敏感,不好公开议论有关。

  这一天就在平静中度过,倒是京兆府那边查案搞得火热。

  第二天就有人登门找到陈朝他们,进行讨教。

  毕竟仝全案是陈朝跟几位同僚最先发现,而且不到半天就锁定凶手,这速度惊呆了很多捕快老手,直呼“好家伙”。

  问到陈朝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刑侦经验与大家分享。

  听得姜捕头跟手底下的人目瞪口呆,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醍醐灌顶般的感觉,神情就像在说“原来还可以这样”“我怎么就没想到”之类的....

  这些人的反应让陈朝感觉挺爽,不过谈到案子为什么死的都是屠宰户,谁在井水里投毒这些,陈朝就敬谢不敏了。

  线索太少,陈朝也没有什么头绪,再说现在这事也不归他们管,没必要浪费脑细胞。

  他还在为怎么攻略郡主烦恼呢。

  送走姜厚泽等人,陈朝和几位同僚也走出偏厅,准备去换值,经过院子,看见阎玉清站在回廊檐下。

  “跟我来,徐百师找你们。”面无表情看了几人一眼,转身离开。

  陈朝和几位同僚相互对视一眼,默默跟了上去。

  玄清司衙门是有四个院落拼合组成,共有十三卫。

  不过这是很笼统的叫法,真正意义上只有三卫,由全玄师阵容组成,又叫‘玄卫’,每卫都有千人左右。

  剩下的十卫,其实是从这三卫分出来的小部门,最后构成所谓的十三卫。

  这些小部门里除了玄师,还有普通的衙役吏员,分别掌管车马,器械,邮驿,仪仗,火器,日常维护,调度等事宜,分工明确。

  然后就有了各自名字,比如火器卫,兵械卫,大礼卫,飞鸟卫....嗯,反正没有玄卫好听就是了。

  平常皆听命于三玄卫,维持衙门运作。

  平日里像师尉以下的人员,包括师尉都在前面三个院子办公,后面这座院落则是百师,千师等重要官员处理公务的地方。

  那位掌管玄清司,在中元官场有着赫赫威名的掌司,同样在这里。

  其他几个同僚应该以前来过,陈朝还是头一次,不免好奇打量周围,除了氛围相对安静一些,人少一点,发现也就那回事。

  布局跟其他三个院子差不多。

  唯一区别就是多了一座三层高的楼阁,雕梁画栋,以及院落中央有一根两丈高气势磅礴的盘龙柱,红底金身,龙首俯视,似能洞彻人心。

  柱子底部围着四面一人多高的古铜色镜子,不知什么材质,但肯定不是玻璃,360度无死角映照周围,因为它在缓缓转动。

  众人的身影同样远远倒映在上面,镜子似乎闪了下,但谁都没在意。

  看到陈朝盯着那根柱子,朱远光抬头看了眼前面的头儿,低声道:“这是天龙柱,全京都仅此一个,乃高祖赐予初代掌司,寓意护国柱石,不知多少人羡慕呢。”

  怪不得。

  我就说这种象征皇权的敏感之物怎么可能随便出现....陈朝若有所思点点头。

  “那镜子是干什么的,也是皇....高祖送的?”

  一口皇帝老儿硬生生咽了回去。

  说到镜子,朱远光就撇撇嘴,“不是,这是星天监监院送给掌司的。”

  赵开景也凑过来:“咱们这代掌司上任后遭到过一次刺杀,据说是妖物伪装成玄师混进衙门,这镜子乃法器,可以照妖,令鬼魅魍魉无法遁形。”

  然后又说:“不过关于镜子还有另个说法,可以照见本性,三省吾身,其实我觉得就是那位监院认为玄清司职权过大,送这个警告罢了。”

  “星天监都是一帮高傲自大的家伙。”朱远光表示不屑。

  走在前面的阎玉清微微皱眉,回头看了眼,赵开景朱远光顿时识趣闭嘴。

  走近柱子,陈朝没从上面感觉到任何灵性气机,有点好奇轻轻一碰,镜子停下,松开手又会自行转动。

  其中一面镜子上像是用金粉写着两行突显的小字:穷不变节,贱不移志,立志为心,居正立命,不谋独身,为天下苍生计。

  这句话很有意思,就是不知道是那位掌司写的,还是星天监监院送来的镜子上原本就有。

  陈朝心里想着,这两者区别可是很大的。

  如果是前者,那他就真的有点佩服这位未曾谋面的掌司大人了。

  “星天监的机关术,别看了。”

  赵开景轻轻推了陈朝一下,还以为他好奇那镜子转动。

  陈朝抬起头发现阎玉清已经走进楼阁,这才收回视线,跟了上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