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秀才拔刀

第17章 慈幼局好人

秀才拔刀 直立行走的熊猫 2638 2024-11-12 08:41

  昏暗的房间。

  眉须及腰的老者,将一盏刚刚熄灭的魂灯拿在手中,单手合拢:“阿弥陀佛,毒蛇施主已然仙去。”

  梵梵佛音,老者原地诵念经文,为亡者超度。

  “呵!昨晚出手试探书院时,他就露出马脚被书院先生们追踪,差点连累我们,死了活该,”

  贵妇,身形丰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双眼诉说着无尽的柔情妾意,婉儿道:

  “只是这新找的藏身地,匆忙之间是否安全?会不会被书院的先生、朝廷的绣衣使者发现?”

  “匆忙之间找的,自然会有隐患。需要继续转移寻找新的藏身地,被发现前及时转移,”

  农妇,身形魁梧,手大脚大,手上一看就是经常务农的老茧:

  “当初,我们一起约好试探书院的。如今,书娘、北狼、毒蛇和我四个,先后数次出手,尝试潜入书院都失败。

  “眉公,你是我们五个中唯一的一品妖圣,如今是否应该由你亲自出手?”

  眉公诵念往生经文,充耳不闻。

  贵妇书娘,轻衫下若隐若现的风韵身姿,搔首弄姿的看向老者眉公:

  “呵,眉公可是我们中唯一的一品,数次出手挡下书院先生们的合围,给了我们逃生的机会,居功至伟。

  “哪里容得我们讥讽挑拨?”

  邦邦邦——

  一曲往生经文尚未诵念完毕,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眉公瞬间睁开双眼,单手发力,指间魂灯被捏成粉末,随风散去:“你们躲起来,伺机转移。”

  房门从内部打开时,眉公已化作眉清目秀的年轻和尚,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广通见过施主。”

  再看向房内,书娘已经隐藏于佛经中,化作书中水墨文字;

  农夫妖姬,也已化作寻常大小的母鸡,在一旁扑楞着翅膀,人畜无害。

  来人双手合十,虔诚礼拜:“大师,慈幼局有孩童去世,还请您帮忙超度。”

  ……

  慈幼局。

  快手杜坤,陪着周鼎将乞讨孩童送过来,并帮着将刚刚去世的孩子入殓发丧:

  “慈幼局不缺孤儿,缺的是吃的喝的,还有穿的用的。”

  慈幼局的嬷嬷们,平静地将一群孩子们收下,洗澡换衣并安排午饭,面对杜坤和周鼎时才露出一脸愁容:

  “多谢两位书院相公的好心善举。两位会有好报的。

  “可正如两位相公看到的这样,慈幼局也缺吃少喝,实在没有多余的钱财收养更多孤儿。”

  周鼎问道:“朝廷不分拨善款么?”

  慈幼局,一百八十年前真宗皇帝时开办,时值庸朝初立,国力蒸蒸日上之时。

  可如今,王朝末世,朝廷不仅收的税少了,而且处处窟窿都需要花钱。

  甚至,东南流民涌入京都外城时,也只是简单的施舍了一些粥食就不管了,大有等流民饿死冻死就不存在了一般。

  慈幼局的嬷嬷,勉强嘴角抽动,一言未发,什么都没说却又所有话都说了。

  周鼎下意识隔着衣衫摸了摸怀中的银票,这里有整整一千两。

  【这是王朝末世,你改变不了什么的,不要做无畏的挣扎】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周鼎碰了碰书院学子杜坤:“朋友,你有钱么?”

  杜坤耸耸肩,“我一个穷书生,在书院白吃白喝,哪有钱。”

  周鼎从怀中掏出银票,那张还没捂热的银票:

  “我有!你想不想帮我把他花了,就花在慈幼局的账上!”

  【值得么】

  一床床崭新的棉被送入慈幼局,一石石粮食送入地窖。

  周鼎光着膀子,开垦慈幼局附属的农田:只要种好,起码能让慈幼局自己有新鲜蔬菜吃。

  杜坤,一身快手官服,挽着袖子,有样学样的帮助周鼎和慈幼局嬷嬷们种菜,却是个生手:

  “周鼎,这样做值得么?你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并非长久之计。”

  周鼎,嫌弃杜坤生手毁了菜苗,将他驱赶走:

  “石头认为值得,锤子认为值得,这慈幼局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位老者,都认为值得。”

  至少,这些五光十色的无色透明能量,就值得。

  【叮!完成作者张小毛济世救民的愿望,获得称号‘慈幼局好心人’】

  杜坤点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如此时局,你还能向先贤看齐,难能可贵。现在,我相信书院学子们称呼你为‘书院好人’是真的了。”

  话锋一转,杜坤又道:“不过据我所知,你生于富贵之家,为什么种地这么熟练?”

  周鼎翻了翻白眼……杜坤是快手先生徐谦的弟子,有怀疑一切的职业毛病,语气自然道:

  “我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几个农庄茶园,也是需要懂点农桑的,”

  拿起锄头,毫不客气的驱赶:“你如果不会种地,就不要糟蹋作物。你这样的,我父亲看见了,会心疼菜苗的。”

  慈幼局的嬷嬷们,开心的将粮食财务收起来;热情的帮助周鼎端茶倒水,频繁的升起五光十色的无色透明能量注入周鼎体内。

  这些五光十色的无色透明能量,比书院学子们浓郁,也更多。

  神魂沐浴在无色透明能量中,中间商赚差价,舒畅不少。

  片刻后,杜坤引着一群衙役捕快到来,介绍道:

  “周鼎,我书院学子,罗铭小先生的亲信;李强,商水县捕头……老样子,以后还是要麻烦你照顾下慈幼局治安。”

  这里是外城,有几个衙役捕快帮衬管好安危,慈幼局也能少很多麻烦。

  几人相互介绍,很快都挽起袖子;无论农活做得怎样,起码心意到了。

  俄顷。

  一位五官消瘦、身形挺拔,留着长须的麻衣老者,推开慈幼局大门,径直走向杜坤与周鼎等人,

  怒目圆睁的看向杜坤:

  “回书院去!”

  杜坤,脸上的笑容止住,眼角余光在老者和慈幼局上扫过,

  嘴上不假思索的同意:“是的,我们这就回去,”

  拍了拍周鼎的肩膀,一把将还在耕地的周鼎拽走:“别废话,赶紧回书院,你已经摸鱼很长时间了。”

  ……

  等到周鼎、杜坤与商水县衙役们远去,

  老者才走向慈幼局内部诵经的广通和尚:“出去聊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