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云灵妖仙传

第54章 花灯

云灵妖仙传 凛山听雨 2450 2024-11-12 08:38

  元宵佳节,大地回暖,万物始苏。

  今日里空明医馆早早关了门铺,天还未黑时,夏笙便拉着李千阳去那闹市中等着看花灯,此时街上已是浩闹非常,各色摊贩都卖力吆喝着,各类花灯吃食玩物比比皆是,路过一花灯摊铺,老板见两人走过便说道:“公子,这上元佳节之际怎么不给姑娘买个花灯?”

  李千阳意识到那摊铺老板在和他说话,便停下了脚步,那老板又接着说道:“你看这大街小巷哪家姑娘不提个花灯,你家娘子这般如花似玉,更该买个花灯才应景不是。”

  李千阳一愣,正欲解释,但一想与他解释又有何用?便作罢了,随之看了看他摊上的花灯,随口问道:“你这花灯如何卖的?”

  夏笙听见那摊贩老板的话原本小脸微红,但见在一旁的李千阳也没解释,不禁又有些窃喜。

  老板看着这单买卖又要成了,赶忙介绍道:“我这花灯皆是宫灯制式,上面的图画虽不及宫里画师水准,但也差不到哪去,十文钱一个,只赔不赚。”

  李千阳笑了笑,心想这生意人真会说话,天下哪有赔钱的买卖,但十文钱也绝对算不上贵的,遂问夏笙道:“夏笙,你喜欢哪一个?”

  夏笙低头浅笑,挑了一会儿便选中了一个,李千阳给了钱,老板笑脸相送,夏笙提着花灯便和李千阳一起走了。

  两人一边走着,李千阳看这花灯样子别致,便说道:“这民间真有高人,我看这灯笼造型别致,图画精美,定是出自个灵巧匠人之手。”

  夏笙眉眼带笑,看起来心情颇佳,闻言说道:“千阳,你可知这灯笼叫什么吗?”

  李千阳疑问道:“灯笼就叫灯笼,还能叫什么?”

  夏笙说道:“那是旧时灯笼的叫法,自从这灯笼改为如今的样式便有了一别名,叫‘气死风’。”

  “气死风?”李千阳闻言失笑道:“这名字好,灯如其名。”

  两人边走边聊,有说有笑,不觉便到了掌灯时分,这时,五风城中,楼台亭阁,万盏彩灯,一时皆亮,金碧相映,锦绣交辉,街上人潮顿时浩闹。

  大街小巷的彩灯之上皆画神仙故事,泼墨山水,灯山相连,人海绵延,这街景亦如灯上所画。

  人潮拥挤,夏笙不觉得便揽住了李千阳的胳膊,李千阳一愣,看向夏笙,人声浩闹,以平常声音说话根本听不清楚,夏笙踮起脚冲着李千阳喊道:“我们去皇宫脚下。”

  李千阳不明何意,便问道:“去那干嘛?”

  夏笙把脸向李千阳凑得更近,说道:“去看鳌山花灯。”

  话音刚落,夏笙却被这人群中的行人挤了一下,当下失了重心,一下扑倒在李千阳怀中,李千阳见状立刻扶住夏笙,两人四目相对,一时羞涩。

  “夏笙,你…没事吧。”

  当下还是李千阳先开了口,夏笙摇了摇头,说道:“快走,不然一会儿人更多了。”话毕,便拉起李千阳的手往皇宫脚下奔去了。

  待到两人赶到之时,皇宫脚下已是人山人海,广场之中,巨大的鳌山花灯高约十六丈,宽二十四丈,底部龙首足有三四人之大,龙首口含金珠,光彩夺目,鳌山之上更有仙境山水,飞瀑流泉,百仙罗列,神兽盘踞。

  那水乃是由辘轳摇至灯顶水箱,之后再顺流而下,水流流至花灯底部盆中,再由灯烛烧开便生雾霭,此时仙山雾融,华灯宝炬,绚丽生辉,如神仙地。鳌山花灯后侧城墙上挂有两诗牌,上书: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鳌山花灯两侧,教坊司搭台奏唱,引乐人歌舞,另有艺人或舞火云花灯,或以竹竿提星子花灯,游走四周,还有一人之高的圆形红纱大花灯来回滚动。彩戏师手捏法诀,不时放出飞龙焰火旋游夜空,引得游人赞叹不已。

  整个广场周边有大批士卒林立,方阵森严,五风城内各个街道每百步亦有军士守卫,此为一防贼人作乱,二防游人踩踏,三防起火至灾。

  鳌山花灯后侧城墙顶上,天子挟百官以及后宫众妃嫔共赏元宵灯会,与民同乐。妃嫔嬉笑相谈,百官饮酒作乐,共看这盛世繁华。

  李千阳与夏笙挤在众人当中,虽离鳌山花灯较远,但那花灯如此巨大,亦能看得清楚。李千阳在拥挤的人潮中一直紧握着夏笙的手,夏笙低头浅笑,媚眼含羞。李千阳从未看过如此景致,当下不禁踮脚相望,看得痴迷,夏笙看着李千阳样子也不禁笑了起来。

  今夜朝堂解除宵禁,各个店铺恐怕都要通宵达旦。

  这两人看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夏笙也给手里花灯上了亮,正提着花灯在街上走着,她见李千阳还是意犹未尽的样子,便说道:“怎么样?这鳌山花灯好看吧。”

  李千阳点头道:“嗯,我平生第一见这么大这么漂亮的花灯。”

  夏笙嘻嘻一笑,说道:“多亏了本姑娘带你游玩,让你长了大见识吧?”

  李千阳笑道:“夏笙,这五风城中的热闹地你都玩遍了吧?我本以为你也只是个在山中隐居的姑娘而已,没想到你却大有见闻。”

  夏笙听后便笑嘻嘻地紧走了两步,随之提着花灯回身一转,裙裾翩跹,发梢轻摇,洋洋得意道:“那是,本姑娘自是见多识广的。”

  李千阳看后不禁失笑,转而又说道:“那这位见多识广的姑娘接下来要带我去哪儿长见识呢?”

  夏笙含笑道:“本姑娘有些饿了,我们先填饱肚子再做打算。”

  说罢便又笑嘻嘻地拉着李千阳往临江集市上去了。

  这两人在一小摊上要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鸡汤河粉,又要了些白肠鸭卵类的小菜,吃完后都觉得腹中暖和充实了许多。之后两人便在江边漫步,见有摊铺贩卖河灯,夏笙便买了一个。

  李千阳见状问道:“买这有什么用?”

  夏笙低眉说道:“给我娘写信。”

  正说着,夏笙便在摊铺上拿了纸笔,老板又帮她研开了墨,她沾饱了毛笔便在纸上写了起来。

  李千阳听夏笙这么一说忽然想到之前确是听说过民间有放河灯给逝去亲人的习俗,随之想到了自己的师父霍书阳,当下便也买了一个河灯,取了纸笔写起了信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