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寝宫的檀香被穿堂风卷得散乱,鎏金烛台上跳动的光影在锦被上投下斑驳的痕。
二皇子南笙沣跪在青玉阶下,指节攥得发白——他分明看见大皇子的影子覆在女皇脸上,那团阴影里藏着淬毒的匕首。“母皇,您醒醒。“他的声音发颤,喉结滚动着咽下涌到嘴边的腥甜。
三天前还能握着他手说“阿沣要学你父亲“的女皇,此刻却像被抽干了生气,苍白的指尖搭在他手背,凉得像腊月的冰棱。
殿外传来甲胄摩擦的声响,大皇子南笙明的笑声混着皮靴踏地的闷响:“二弟,你又在说胡话了?母皇不过是染了风寒,等父亲回来,咱们兄妹几个还能围在跟前讨糖吃。“他话音未落,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三皇子南笙昭抱着酒坛踉跄进来,发间的玉冠歪在耳后,腰间的玄铁剑撞在门框上,溅出几点火星。
“大哥又在吓唬沣儿?“三皇子晃了晃酒坛,琥珀色的酒液泼在青砖上。
“昨日我在冰窟练刀,砍翻了三座冰雕,你猜怎么着?那冰雕里冻着的竟是宣武国的密探,怀里还揣着要刺杀母皇的毒针。
“他突然凑近女皇床榻,酒气混着血腥气扑面而来,“你说,要是让父皇知道,大哥的人在皇宫里埋了这么多钉子......“
“三弟!“大皇子猛地拍案,案上的药盏“当啷“坠地,褐色药汁在锦缎上洇开,像极了凝固的血
,
“你醉了!“
“我没醉。“三皇子歪头笑,玄铁剑“唰“地出鞘,寒光掠过女皇的脸,
“我只是想起上个月在演武场,大哥说要教我'君臣之道',结果用的是淬了软骨散的软剑。“他的剑尖轻轻挑起大皇子的衣襟,在锁骨处划出一道血痕,“大哥的软剑,可比这药汁还软。
“殿外的监察军突然骚动起来。李子夜站在琉璃街的雅轩阁八楼,透过雕花窗棂望着皇宫方向——那里腾起了黑烟,是羽林军的火铳在燃烧。他摸了摸袖中硬物,那是用陨铁打造的短刃,刃身刻着前世的符文,在暗格里泛着幽光。
“子夜,看够了?“沐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换了件月白锦袍,腰间挂着块羊脂玉佩,倒像个游手好闲的世家子,“戚无双在楼下等你,他说有位老匠人要见你。“李子夜转身时,瞥见沐辰袖中露出的半截银枪枪柄——那是用极北之地的寒铁打造的,枪杆上缠着人发,据说是从某个死去的将军墓里盗出来的。
三个月前在面包店的密室里,他曾问过沐辰:“你要的不只是面包店吧?“
“我要的是活过这个乱世。“
沐辰当时正在擦拭那杆银枪,枪尖映出他冷冽的眼,
“查理扎回不来,女皇撑不过今夜,大皇子要登基,二皇子要拼命,三皇子要练他的破刀......“他把枪尖抵在李子夜心口。
“而你,李子夜,你身上有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楼下传来脚步声,戚无双倚着门框,手里拎着个酒葫芦,发梢还滴着水——显然刚从冰窟里上来。他身后的老匠人佝偻着背,手里捧着个檀木匣,匣盖上刻着扭曲的龙纹,正是南笙国皇室的私印。
“这是前朝司礼监的暗匣。“老匠人掀开匣盖,里面躺着半块虎符,还有卷羊皮纸,“当年女皇的乳母是我表姑,她说女皇登基那晚,老皇帝把半块虎符和这张图塞进了暗匣。“他的手指抚过羊皮纸。
“这是辽顺要塞的布防图,当年老皇帝亲率十万大军都没能攻破的冰原天堑,图上有......“
“有以气化炉的阵眼“戚无双突然开口,酒葫芦里的酒液顺着喉咙发出咕咚声。
“三皇子说他在冰窟里感悟到的'以气化炉',其实是从这图里来的。“他盯着李子夜的眼睛,“你上次问我,为什么总说你像外来者?因为你懂'制度',懂'人心',懂怎么用面包店做掩护,把南来北往的商队变成你的耳目——“他突然笑了。
“现在,你需要懂怎么用这半块虎符,换你想要的'长生'。“殿内的动静越来越大。李子夜透过窗棂看见,大皇子的亲卫已经冲进了偏殿,二皇子被按在地上,嘴角淌血,却还在笑:“大哥,你可知父亲从前最爱吃我烤的兔子?他说我的火候比御厨还妙......“大皇子的剑抵住他咽喉:“闭嘴!等父亲回来,我就说你谋逆......“
“谋逆的是你。“女皇的声音突然响起,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所有人都愣住了——她不知何时坐了起来,枯瘦的手攥着半块虎符,正是戚无双匣中那半块的孪生,“当年老皇帝临终前说,这虎符合则天下定,分则天下乱。“她的目光扫过大皇子,“你私调禁军入皇宫,私藏宣武密探,当本宫是死的?“大皇子的剑“当啷“落地。
他盯着女皇手中的虎符,突然笑了:“母皇,您以为凭这破铜片就能镇住我?父亲在前线被宣武的妖人缠住了,中央军在枫叶城被监察军牵制,您以为三皇子的冰窟是练刀的地方?那是他养私军的地洞!“他踉跄着后退两步,撞翻了药炉。
“等查理扎回来,一切都晚了!“
“查理扎回来了。“低沉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众人转头,只见城墙上火把连成星河,为首的银甲将军手持长枪,枪尖挑着面绣着玄鸟的大旗——正是查理扎的帅旗。他的盔缨上沾着血,却依然挺直如松:“辽顺二十万边防军,三天急行军,比你们这些跳梁小丑快多了。“大皇子的脸瞬间惨白。他望着查理扎身后如潮水般涌来的士兵,终于明白自己输在哪里——查理扎用了二十年,在边境种下的不只是粮食,还有人心。
那些曾经被南斗国欺压的百姓,那些被他从宣武手里救回的士兵,此刻都成了他最锋利的刀。“拿下。“查理扎的声音像淬了冰,“传本帅令,羽林军听二皇子调遣,监察军交由戚将军节制,所有私军......“他的目光扫过大皇子,“就地解散,违者格杀勿论。“
李子夜摸了摸袖中的短刃,突然觉得有些索然无味。他转身走向楼梯,沐辰和戚无双跟在身后。楼下,老匠人正把虎符和布防图重新收进檀木匣,看见他过来,低声说:“大人,您要的'长生',或许不在这虎符里。“
“那在哪儿?“李子夜问。
“在人心。“老匠人指了指楼上,“女皇刚才说,当年老皇帝说,虎符合则天下定,分则天下乱——可他没说的是,真正的'定',是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刀枪能护自己。
“他笑了,“就像您的面包店,卖的不是面包,是希望。“窗外,晨光穿透云层,照在查理扎的帅旗上。
那抹玄色,像极了前世他见过的国旗。李子夜突然想起,三天前在面包店的密室里,他曾对着镜子练习微笑——那是他在前世学了十年的社交技巧,此刻却觉得,或许真正重要的,从来都不是技巧。而是,他终于在这个乱世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查理扎的玄甲军在黎明前踏碎了最后一丝夜雾。李子夜站在雅轩阁八楼的雕花栏杆后,望着城楼下如蚁群般列阵的士兵——他们的铠甲泛着冷光,枪尖挑着的火把将枫叶城的青石板路照得透亮。最前方的银甲将军勒住战马,抬头望向琉璃街的方向,眉骨处一道狰狞的刀疤在火光中忽明忽暗。
“那就是查理扎。“沐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不知何时换了件玄色直裰,腰间的羊脂玉佩被擦得锃亮,“十年前在辽顺前线,他脸上挨了一刀,据说那刀是用宣武国的玄铁打造的,能吸人血气。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子夜手中的短刃,“你猜他现在最想见谁?““二皇子?“戚无双靠在门框上,手里转着个酒葫芦,“毕竟是他亲手扶上皇位的储君。
““不。“李子夜望着查理扎逐渐走近的身影,突然开口,“他最想见的是女皇。“话音未落,查理扎的马队已停在皇宫门前。他翻身下马时,玄甲撞在青石板上发出闷响,却没有立刻进门,而是站在台阶下仰头望着寝宫的飞檐。
晨风吹动他额前的碎发,露出眉骨间那道狰狞的疤痕——这道疤从左额斜贯至右耳,像条狰狞的蜈蚣,却在疤痕上方嵌着枚鸽蛋大小的夜明珠,珠子里流转着幽蓝的光。“那是......“沐辰眯起眼。
“以气化炉的结晶。“戚无双突然低笑一声,“三皇子说,当年老皇帝在冰窟里悟道,用千年玄冰和极北玄铁炼了颗'定魂珠',能镇住魂魄消散。
女皇病危时,大皇子想抢这颗珠子,却被查理扎先一步送到她枕边。
“他晃了晃酒葫芦,“现在你明白老匠人说的'人心'了吧?查理扎要的不是皇位,是让这个国家活过冬天。
“寝宫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二皇子跌跌撞撞冲出来,脸上还挂着泪痕,却在看见查理扎的瞬间僵在原地。
查理扎一步步走上台阶,玄甲上的鳞片在晨光中泛着冷光,直到走到二皇子面前,才开口:“皇兄呢?“
“他......他跑了。“二皇子的声音发颤,“带着大皇子的亲卫,往南斗国方向去了。“查理扎的瞳孔缩成针尖。他突然抓住二皇子的衣领,将人提起来抵在宫墙上:“你早知道他要跑?“
“我......“二皇子的眼泪终于掉下来,“他说要我去求母皇立他为储,可母皇......母皇醒过来就只喊'阿沣'......“他突然剧烈咳嗽,嘴角渗出黑血,“他们......他们在药里下了毒......“查理扎的手猛地松开。
二皇子摔在地上,像滩烂泥般瘫成一团。李子夜看见,查理扎的指节捏得发白——他不是心疼这个儿子,而是在压抑杀心。当年老皇帝战死时。
他不过是个在逃亡路上捡回命的小卒子,是老皇帝一句“你救了我女儿,我便许你一个未来“,才让他在这乱世里拼了二十年。
“传令下去。“查理扎的声音像块冰,“封锁城门,全城搜捕大皇子。凡藏匿者,同罪。“
他转身走向寝宫,玄甲在地上拖出刺耳的声响,“戚将军,你带三百玄甲军守在乾清宫;
沐公子,你去内务府,把今年的秋粮册拿来——我要让枫叶城的百姓知道,新首辅的粮仓里,一粒米都不会少。“
“那我呢?“李子夜摸着袖中的短刃,突然开口。查理扎脚步一顿,回头看他。晨光中,他的眼睛像两柄淬了毒的剑:“李少士不是说要开面包店?“
他笑了,“三日后,西市最繁华的街口,我让人给你留间铺子。记住,面包要烤得金黄,糖要撒得均匀——“
他的目光扫过李子夜袖中露出的短刃,“更重要的是,别让任何人看见你揉面时的表情。
“---三日后,西市的“麦香斋“开张了。李子夜站在铺子里,望着玻璃橱窗外的热闹景象。
雅轩阁的老匠人坐在柜台后,慢悠悠地擦着那半块虎符;秦树系着油渍斑斑的围裙,正往烤炉里添柴;最里间的暗格里,藏着戚无双送来的十箱精铁——说是用来做烤面包的长签,实则是给玄甲军的备用武器。
“客官,要尝尝新出炉的燕麦饼吗?“秦树端着托盘过来,额头还沾着面粉,“这是少士特意调的方子,加了极北的蜂蜜,甜而不腻。
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接过饼,咬了一口突然瞪大眼睛:“这......这蜂蜜里怎么有股药香?“
“那是黄芪蜜。“李子夜笑着解释,“大雪山里的黄芪,能补气血。您要是常干重活,不妨多买两斤。“
他望着汉子腰间挂着的粗布钱袋——那是南斗国商队的标记,“对了,您从南斗来?最近路上可太平?“
汉子的眼神闪了闪:“托少士的福,前日查理扎首辅平了乱,现在关卡松快多了。“他摸出枚铜钱放在托盘上,“再给我来两斤,我家婆娘爱吃您这儿的枣泥酥。“
李子夜接过铜钱,指尖触到汉子掌心的老茧——那是常年握刀的痕迹。他突然想起,三天前在查理扎的帅帐里,首辅曾说:“南斗国的细作混在商队里,我已经让人在城门口设了三道关卡。“
可此刻,这个带着南斗口音的汉子,却能大摇大摆地走进他的面包店。“少士,您这招'以商为刃',可比查理扎的玄甲军高明多了。“
老匠人突然开口,他不知何时站到了李子夜身后,“那些细作以为在探听军粮价格,却不知道您在饼里加的黄芪蜜,能让他们的马跑不快;在枣泥里掺的陈皮,能让他们的密信字迹晕开。“
他指了指柜台下的木匣,“昨夜有个穿玄色锦袍的人来买杏仁酥,我往他包里塞了把花椒——您闻闻,这味道,够他在牢里哭三天了。“李子夜笑了。
他望着窗外飘起的细雪,突然想起前世在图书馆读过的《商君书》。那本书里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此刻他才明白,所谓“制度“,从来不是写在竹简上的条文,而是藏在面包香里的蜜,揉在面团里的药,是让百姓吃饱饭、穿暖衣的底气。“
老丈,把这匣花椒收好了。“他转身对老匠人说,“明日让秦树去城南买些花椒,要最麻的那种。“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橱窗外的雪景,“等大皇子的人找上门来,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他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柜台,
“在这枫叶城,最锋利的刀,不是玄铁铸的,是人心。“
---同一时刻,乾清宫的偏殿里,查理扎正捏着半块虎符。女皇的寝宫飘来淡淡的药香,他推门进去时,看见二皇子正跪在床前,把脸埋在女皇的枕头里啜泣。“皇兄不会回来了。“
女皇的声音轻得像片羽毛,“他小时候最怕黑,每次走夜路都要攥着我的衣角。现在他带着三万亲卫往南斗走,那里的森林里有吃人的野兽......“
她的目光落在查理扎脸上,“阿扎,你说我能活到明年春天吗?“查理扎跪下来,握住她的手。这只手曾经捧起过无数玉玺,如今却瘦得只剩皮包骨:“女皇陛下,臣不信天命。“他从袖中取出个青瓷瓶,“这是太医院的续命丹,每日服一粒,能吊您三年元气。“
“三年......“女皇笑了,“足够了。“她望着床头的青铜灯树,灯油里浮着几片冰花,“辽顺的冰原天堑,我用三十年时间,在冰层下埋了十万枚雷。当年老皇帝说,那是给宣武国的'见面礼'。
“她的手指抚过查理扎眉骨的伤疤,“阿扎,你记得当年在辽顺,你替我挡的那支毒箭吗?“
查理扎的喉结动了动:“记得。箭头淬的是苗疆的蚀骨散,我用了七副解药才捡回命。“
“那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半块虎符给你吗?“女皇的声音突然变得清晰,“因为真正的虎符,在你心里。“她指着查理扎的胸口
“当年老皇帝说,虎符合则天下定,分则天下乱——可他没说的是,合的不是虎符,是人心。你治了二十年国,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刀枪能护自己,这就是最好的'合'。
“查理扎的眼眶红了。他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辽顺前线,他跪在雪地里啃冻硬的炊饼,是老皇帝的一句“等打完仗,我让你当户部尚书“。
让他熬过了零下四十度的寒冬。此刻,他望着女皇苍白的脸,终于明白:所谓皇位,不过是块镀了金的石头;所谓权力,不过是过眼云烟。
真正能流传下去的,是枫叶城的面包香,是城南的纺织厂,是边境的粮仓,是每个百姓脸上的笑容。“女皇陛下,我会让您看到。“他握紧女皇的手,“等来年春天,辽顺的冰原会开出花,南斗国的商队会带着丝绸来换粮食,您的子孙会在冰窟里练刀,练出一身能护百姓的本事。“
他站起身,玄甲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您歇着,我去看看北城的粮仓——昨天运来的冬小麦,要晒在向阳的地方。“女皇望着他的背影,突然笑了。
她摸出枕头下的半块虎符,轻轻放在胸口。虎符上的龙纹在烛光下泛着幽光,像极了查理扎眉骨间的夜明珠。
她知道,这个从逃亡路上捡来的少年,终究会成为南笙国的定海神针。而她能做的,就是在他背后,轻轻推一把。---雪越下越大。李子夜站在麦香斋门口,望着雪花落在烤炉上,瞬间化作白汽。秦树端着刚出炉的杏仁酥出来,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少士,刚才有个穿玄色锦袍的人来问,说您这儿的蜂蜜饼能不能寄到南斗国。“
“告诉他,可以。“李子夜接过托盘,“但要等雪停了,让玄甲军护送。“
他望着街角那辆不起眼的马车,车帘被风吹开一角,露出半截绣着宣武国图腾的锦缎,“老丈,把后屋的地窖收拾出来,今晚可能有客人。“
“是。“老匠人应了一声,转身往屋里走,“您猜那位客人是谁?““大皇子的军师。
“李子夜摸着袖中的短刃,“他身上的龙涎香,我在查理扎的帅帐里闻过。“他笑了笑,“不过没关系,等他走进来,就会闻到比龙涎香更香的——“他的目光扫过橱窗里的面包,“麦香。
“雪还在下。麦香斋的灯笼在风雪中摇晃,暖黄的光透过玻璃窗,把“麦香斋“三个大字映得发亮。远处传来玄甲军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却又越来越远——那是查理扎的巡逻队在清街,要让每个百姓都能睡个安稳觉。
李子夜突然想起,前世在图书馆读过的《史记》。那本书里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此刻,他望着橱窗外来来往往的人群,突然明白:所谓“长生“,从来不是活过百年、千年,而是看着自己种下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他,李子夜,不过是这土地上的一粒麦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