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与教场音同,大体意思也差不多。都是操练,操演的地方。
不同的地方就是教场侧重于检阅,校场侧重抗衡,也就是比武。
下场的势力主要有三方:皇族,文官世家,武勋。
皇族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和事实上的第一世家,为了保证权力建立了不良人组织。完全是作为皇帝或者说皇族的私有工具,不良人权力现在逐渐参与到这个帝国的方方面面,发挥的作用也愈加巨大。
不得不说,不良人的建立是一招妙棋。建立的名义是处理江湖的武修势力,但江湖是一个模糊而又宽泛的概念。你要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肯定不行。那退一步,朝堂之外就是江湖就没有问题了吧。
问题是这世间武修众多,就算文官家族中武修也是大有人在,没有读书的天赋,就练武呗。但是你不能保证这些人全都在朝廷中有官位啊,那你就是江湖人。世家在这个问题上就更严重,还有专门的武修世家。这就给了不良人很多可趁之机。
作为传统政治势力的文官,或者说世家阵营肯定是持反对态度的。这威胁太大了,但是皇权天生带有一定的自主性。不可能把不良人彻底消灭,那就选择直接对它施加影响。
文官系统其实是一个阶层:他们是天下以读书来争取前途的所有人的代言人,他们通过师生,同门,同乡等等关系连接到一起,近乎垄断了官位。
文官的传统是在保证和扩大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来限制皇权。
他们的口号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言下之意他们就是天下人。朝廷中的大部分官员就此统一了意见,文官世家和一部分武勋子弟很快以各种途径进入这个体系当中。
武勋就比较割裂。
武勋都是军功之后,按道理来说天生属于皇帝一系。但是多数些武勋家族在长期和平的优渥生活中逐渐腐化,失去了当初的勇武,利用手中特权渐渐的演变成世家。
只有少数武勋保持了传统。
尴尬的问题来了,这些成为世家的武勋家族没有那些正统世家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累。他们的崛起来源于皇帝赋予的兵权和各种特权,而且禁止他们直接参与政务。皇帝相信你,你就还有权利。一旦失去信任,那么就只能剩下经济地位上的优待。
这类失宠的武勋数量不少,他们渐渐学会了抱团,方式就是互相联姻。
皇族当然不能置之不理,这个变化从上京开始,第一场直接的对抗也在这里发生。
具体到这场较量,这是一场老大带着几个死忠小弟,对其他所有人的战争。
比斗在不良人内部进行,具体的争目标是神威堂的防务权和官场的监察权利。
这是一个基本又极其重要的权利。
成蟠的出丑给了杨晾一个完美的发力点,这一击,直接瞄准了内堂接近一半的权利。
武勋作为裁判上场,队长的双方其实是皇权和文官势力。
双方各出动三人,积分制判定胜负。胜者积两分,平局积一分,负不计分。
具体到文官世家方面的代理人,周烈出动三个武修,两个地阶中期,一个地阶初期。
皇权这边自然是杨晾,只有两个地阶中期和一个玄阶。玄阶自然是孟沉舟,两个玄阶一个是江南,另外一个是他弟弟,也就是当初的那个持刀武修,名为江北。
比斗规定,双方抽签决定第一场出场顺序。
确定双方人选之后,一方先出场,另一方选人应对。
败者下一场首先出人。
抽签的结果不利,杨晾方先出场。
杨晾选择江北出场。
江北选择的武器居然不是当初的长刀,而是双短枪。难道从进入五凤山开始就已经进入杨晾的算计范围?
江北手持双枪首先上场,对面出了一个双刀选手。
这么大的把握嘛?
双枪虽然稀有但是战场上还是有人用,多是大将。但是双刀,基本没见过。江湖争斗用的倒是很多。
两人场上行过一礼,开始对战。
杨晾双枪一横一竖,意为一阴一阳,首先给出一个防守姿态,略显保守。
对手是个三十许的中年男子。据说学自名师,出师后败敌无数,号称渭南双刀。
双刀男子十分放得开,身似游龙,围着江北团团转。
一有机会,双刀尽出,步伐经典,攻击到位,就像一场教学。
江北的应对就十分简陋,守时横枪一档,有时还要退几步。攻击也就是挺枪直刺,但是也不抢攻,点到即止,稳扎稳打。
江北越稳,对手攻击就越疾风骤雨。
一开始还觉得精彩,时间一久,围观的众人就有些无趣了,势均力敌但不精彩。
江北防守的严密,对手的攻击只能从要害慢慢的扩散到其他部位。
终于,江北趁着对手攻击左臂的时候抓住机会,左手枪尽力缠住对手双刀,右枪一划,在对手胸前割出一大截口子,鲜血直流。
说到底短枪也有接近四尺长,双刀最多不过三尺。
所谓一寸长一寸强。
占得一点便宜之后,江北闪身后退。双枪枪尾一接,竟然对成一把长枪。
长封大劈,孟崩硬扎。
得理不饶人,一会功夫。对手就无法坚持,只能认输。
先胜一场。
杨晾方先得两分。
紧接着第二场开始。
孟沉舟出场,对手是一名空手大汉,善使铁掌摔碑手。一双肉掌坚逾铁石,力可扛鼎。
这一场和上场给人的感觉是反过来的。
待对手亮掌做出已经准备完毕的姿态之后,孟沉舟手持双短斧直接冲了过去。
这玩意的现借的,杨晾有一个手下用着飞斧。孟沉舟现在腰上还插着一个,总共三只斧头。这东西轮攻击强度比横刀要狠得多,反正自己刀法也不咋地,进攻方式也比较依靠身法,用什么武器就无所谓了。只要让对手不对自己的攻击无动于衷就好,地阶中期高手的防御还是很吓人的。
孟沉舟出手和移动速度够快快,绕着对手一通乱砍。虽然对手来不及反击,但至少攻击均被对手以肉掌拦截抵挡。
者攻击效果还是差了点,肯本没法破防。
抢攻几次没有效果,孟沉舟退后几步,持斧右手一挥,对手周围三张方圆顿时烟尘弥漫,遮掩视野。
孟沉舟随后大吼一声,手中短斧银光闪烁,一股金行之气缭绕。感受了一下对手位置,冲上去一斧剁下。
可惜依然被挡住,对手明显能感知到自己的攻击路线。
不过对手的反击也每每需要一个蓄力的时间,对孟沉舟也没有造成实质的威胁。
随后的几次进攻依然是这个套路,土气遮掩,金行之气附着,突击进攻,对手感知到攻击随后挡住。
每次的进攻失败之后,金行之气的凝聚都比之前时间略长,攻击频率也渐渐减慢。
再一次凝聚土气掩护,孟沉舟直接扔出双手中的斧头,第三把也接连掷出。目标直指对手的左右两边和头顶上方。
位置控制的非常精妙,只要对手躲避就会直接撞上飞斧。
可惜对手没有上当,直接站在原地没动。反正你也破不了防,累都累死你。
不过孟沉舟好像并不在意,在扔出飞斧的那一刻就直接原地结内狮子印。
这个是九字真言印的一种:万物之灵力,任我接洽。
这种佛门印法一般是修炼是的辅助,很多人都会,效果不错。但是在战斗中因为要保持这一姿势不动,根本没法反击和防御,基本不会有人用。
但是场外观战的众人同时瞩目,原来刚才一连串的进攻竟然是为了这招做准备。
孟沉舟竭力运行真气,烟尘中的对手还在惯性思维当中,准备抵挡他的攻击。
当烟雾渐渐散去,视野已然清晰。
空中掉下一个四尺见方的巨石,眼见着已经压倒头顶,再躲避已经完全来不及了。
只有尽力去抵挡,对手双手向上,运足真气托举顶住石块。但是石块确实太重,他被压的双腿一曲,差点一岔气跪在地上。
但是还是接住了巨石。
孟沉舟依然还是那个结印的姿势,仿佛连倒下的力气都没有了。
小子,打够了吧,下面换我了。对手马上蓄力准备把巨石掀翻,可随即发现场外的气氛有些许诡异:己方周烈面色铁青,双手颤抖,对手杨晾嘴角一抹微笑则是渐渐明显。
这是怎么回事?对手倾力一击被自己完全抵挡,对面那小子也完全没有余力了。
还没等他想清楚究竟,又一块巨石以柱状形态直接砸在前面的巨石上上。一股沛莫能御的庞然巨力在他毫无所觉的情况下轰然到来。
一瞬间场上烟尘四起,震得擂台一阵晃动,孟沉舟也坚持不住了,一个趔趄坐在地上,大口喘息。
土行秘法,星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