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自创之路
“唉。”无名老人扶额叹息。
“唉,晦气。”杨清风又在闻笛背上踩了两脚,脸上失去了从容和体面。
“唉,前功尽弃啊。”闻笛趴在地上愁眉苦脸,即便已经有了三十年罡气护体,依然被杨清风打的鼻青脸肿。
“其实,破戒也无妨,无非就是会留下罩门而已,一般人也找不到。”无名老人呵呵道。
“也是,七天都坚持不了,四十九天更不可能。”杨清风淡淡道。
“大哥,连你也不相信我了吗?”闻笛苦笑。
“不是不信你,而是根本不相信,放弃吧......我直接倒立吃史!”杨清风冷笑。
“好,都不信我是吧,那就试试看!”闻笛爬了起来,正气凛然道。
结果当天半夜,他就坐了起来,
“哼,果然!”杨清风阴恻恻的声音响起。
“啊!大哥,你干嘛啊?”闻笛吓了一跳,
“作为过来人,我要告诉你......”杨清风痛心疾首地说完,便回去睡觉了。
闻笛愣了一下,纠结了一会儿,最后穿好了衣服,开始打坐,只是坐着坐着,脑海中不自觉又浮现出各种俏姑娘的风情,
“不行,不行!我一定要证明给大哥看,我才是真正的男人!”闻笛狠狠拍了自己一巴掌。
又过了两个时辰。
“妈的,真男人爱谁做谁做吧
转眼就过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杨清风的武道理论大为长进,因为无名老人年轻时就是江湖闻名的武痴,到处偷学各门派的秘笈,最后犯了众怒,不得不隐居起来。
所以,无名老人闲着没事就炫耀他这些年来的武学心得,并演示给杨清风看,杨清风大受启发,他本身也是天赋异禀的武学奇才,加上忽然获得了深厚内力,这段时间倒是学会了不少功夫。
由于时间有限,肯定不可能学的太详细,加上无名老人只讲那些武学的精髓地方,所以杨清风学的虽然多,但并不杂,反而都是精髓。
而闻笛,也不负众望,一个月内,按照平均一天一次的频率起航,如今还未消停下来。
“他这样长时间下去,还能等到娶亲吗,到时候别用不了了。”杨清风有些好笑。
无名老人笑道:“没事,金刚不坏修炼的罡气本身就是至阳至刚,运行时浑身会燥热,宜疏不宜堵,我说的破戒就会留下缺陷是骗他的。”
杨清风瞪大了眼睛:“这样会不会太缺德了?”
“你就说看着这傻孩子每天装作认真端正,半夜里又忍不住破戒的样子,是不是很好玩?”无名老人哈哈道。
杨清风服了,但不得不承认:“是挺有意思。”
转眼又是一月之后。
这个月,闻笛起航的频率下降了一些,因为被杨清风逼着练基本功去了,被人喂饭固然很爽,但空有内力肉身跟不上也是白搭,三十年的护体罡气对体质的改造毕竟有限,无名老人也不可能天天闲得蛋疼给这小子舒筋活血,虽然也不怎么耗费功力。
于是,杨清风就给闻笛安排了加练,而自己也在这一个月内开始研究自己的武功,把方丈、胡人凤、梁叔、无名老人的经验相融合,胡人凤和梁叔还好都是外家功夫为主,但其中方丈和无名老人的武功太过浩瀚,短时间内很难吃透。
即便如此,杨清风对武学的理解还是比以前开朗了许多,看待招式和出手动机,渐渐找到了一套方法论,开始用物理和心理加哲学的角度去总结武道。
“清风,你是我见过的对武道最有天赋的年轻人,仅次于我,因此老夫始终愿与你同辈相称,你可知我为什么把罡气传给闻笛而不是你吗?”无名老人捻须笑道。
“想必,您是觉得,我必然会走出与您截然不同的道路,而且您希望我能青出于蓝胜于蓝。”杨清风毫不谦虚道。
“哈哈,不错,老夫觉得你能,你也觉得自己能,那你最后就一定能。不止武道,任何学问探索的过程,都是要追求创新,然而世人焦躁,大多只看结果,不去领略中间那漫长苦涩的滋味,不去自己思考,只会摘前人果实,到最后都成了一样的高手,练的也都是一样的武学,这样还有什么意思?”无名老人酣畅大笑。
杨清风也上了头,道:
“我一直都觉得,自创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然而天才之间亦有灵感雷同,自己想过的别人必然也想过,所以在自创之前需要大量学习前人智慧,前辈你也说了,年轻时候偷学过各门派的秘笈,否则也不可能有这么渊博的武道见解。”
无名老人点点头,道:“来时路虽然不算体面,但初心不改,最后就一定不会后悔,这世上武道流派众多,并不是越高深的武学就越值得看,反而是那些烂大街的铁掌功、一指禅、擒拿手等等才最值得研究,能传承多年不朽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但是江湖中骗子居多,真正的大师往往不怎么喜欢抛头露面。”
杨清风道:“回去若能安稳下来,我想开一家武道阅览馆,收集大量民间武学资料,加以整理,除了用作自己研究之外,也对外开放,希望人人都有机会练武强体,身体强,则意志强,国强,外敌不敢辱。”
无名老人笑了起来:“很有格局,我年轻时候居然没这样做,回想起来太后悔了,研究了一辈子武学,到头来居然没能流传下去,等我死了就什么都没了,等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却发现找一个合格的传人有多难,清风,幸好遇见了你。”说着,从怀里掏出厚厚一册纸页。
“这是我这二十年来整理的东西,也许比较混乱,毕竟也没想着留给别人看,现在,我把它给你,我就死而无憾了。”无名老人抚须而笑。
杨清风珍而重之的接过,小心翼翼翻开一页,便被无名老人那涂鸦般任性的字迹吓了一跳。
幸亏自己以前写字更烂,仔细辨认之下居然每个字都能看懂,而且这字虽肆虐饱满,却并不显得拥挤杂乱,看久了反而有种大气天然之美。
杨清风毫不留情就是一顿夸:“不说内容,光是前辈你这字,就让人受益匪浅啊。”
无名老人脸色一僵:“你还是第一个说我写字好看的。”
“唉,不知何时,衡量字体好看变成了笔画是否方正、字体是否四方对称,好像写的稍微失误一点、笔画歪了一点都不行,本来应该挥洒自如的东西,被某些规章弄的小心翼翼,每个字都写得十分刻板没有生气,字与字之间也失去了连贯性与完整性。
却忘了书法亦有各种自由天地,有楷书之方正端庄,也有篆书之古朴圆润,有行书之流畅动态,更有草书之跌宕连绵,虽每人水平各有高低,但艺道,本就该率性而发,何须他人评判!”杨清风夸夸其谈,为自己和无名老人正名。
“哈哈,说的好!不是咱们不行,是别人欣赏水平差!”无名老人使劲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