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晋贼,从兰亭开始君临天下

第60章 凉州使者

  “丹徒令大人既然是活捉那歹人,不知道从其口中问出了什么?”

  王凝之拿起茶杯,不疾不徐轻饮一口热茶。

  “没问出什么。”

  “没……”

  刘云之这下有些傻眼了。

  这不骗傻子吗?你进城的时候可是大张旗鼓吊着朱刚呐,会什么都没问出来?

  这王凝之到底是想做什么?

  无论他想做什么,只要朱刚还在王凝之手上,对刘云之来说肯定都不是好事。

  “不如丹徒令大人将那歹人交给下官,让下官来审,如何?”

  刘云之本就是随口一试,谁知王凝之竟然是同意了。

  “好啊。在其位谋其政,本县治安本就是由刘县尉负责,这人我本就是打算交给刘县尉的。”

  这王凝之是傻子不成?这么重要的证人就这么交给自己了。

  刘云之大喜过望。

  “那快快将其交给我。这丹徒附近歹人横行,可惜我这么多年一直未能抓住个活口,若是有了此人,我定能还丹徒百姓一个朗朗晴天。”

  “可以,不过此人事关重大,还需要刘县尉亲自去领人。”

  “好。”

  “既然如此。阿山——”

  身形如铁塔的阿山又从后堂转了出来。

  “去带着刘县尉去提人。”

  “是!”

  阿山缓步走到刘云之身旁,居高临下的看向刘云之。

  “刘大人,走吧。”

  刘云之被阿山压迫感十足的目光盯着,额头冒出冷汗,硬着头皮道:

  “好。”

  二人走后,赵晨从阴影中转了出来。

  “郎君,你就这么把那朱刚送出去了?”

  “不然呐?”王凝之反一脸的理所当然,“该问的咱都问出来了,还留着他作甚?浪费咱家的粟米吗?”

  赵晨忍了半天,最后还是忍不住问道:

  “可是……哪有把证人送给犯人的道理啊?朱刚送回去,还能活吗?”

  王凝之反问:

  “你觉得朱刚会给咱们作证人吗?”

  赵晨沉默了一瞬,想起了朱刚这一路上的种种表现。

  越临近丹徒,朱刚就越恐惧,挣扎的幅度也越大,甚至看到丹徒城门时,直接吓晕了过去。

  “不会……吧。他对那刘云之的惧之入骨,若是当庭对峙,他应该不会为我们作证,甚至可能作伪证。”

  “对喽。”王凝之打了个响指,“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死无对证呐。”

  赵晨疑惑。

  “那为何不一开始就杀了他?”

  王凝之神秘一笑。

  “死在刘云之手中,和死在我们手里,终究是不一样的。”

  “可是,若是那刘云之不杀朱刚呐?”

  “没有可是,刘云之今天,一定会杀了朱刚的。”

  “嗯?”

  赵晨毕竟是个武人,不善于这些阴谋诡计,还欲再问。就在此时,刘礼突然跑了进来,在王凝之耳边轻声道:

  “郎君,丹徒朱,楚,陈,杨四姓的人来了。”

  王凝之颔首。

  “让他们都进来吧。”

  “是。”

  不多时,四个老少不同,高矮各异的男子相继走了进来。

  “某丹徒朱氏,朱起。”

  “某丹徒楚氏,楚熊。”

  “某丹徒陈氏,陈裒。”

  “某丹徒杨氏,杨彝。”

  “见过丹徒令大人,丹徒令大人一上任便开仓放粮,实乃我丹徒苍生之福啊。”

  话音落罢,四个大箱子也相继抬了进来。

  这也是来拜码头的。

  王凝之自然是来者不拒,通通收下。

  紧接着,除了四位族长之外,一位位丹徒有头有脸的人物也相继到场,送上贺礼。

  丹徒县寺大门之前,一时间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那些来领粮食的流民,也是过足了一把眼瘾。

  他们上次见这么多大人物齐齐到场,可还是两年前县尉大人老母大寿的时候。

  看着那些衣着华丽的大人物从车架中上上下下,抬着一个个精致华美的木箱进进出出。

  再看看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自己。

  一时间,原本还兴高采烈的流民队伍竟变得有些沉默。

  可惜的是,那些大人物可不会注意到流民群的异样。

  他们眼里,只有丹徒县寺的朱漆大门。

  ……

  ……

  与王凝之这边的热闹不同,今天的崇德宫有些冷清。

  王凝之离开之后,别说褚蒜子了,就是崇德宫里的宫女都有些不适应,今日打理起花圃来都有些无精打采的。

  褚蒜子今日上过了早朝,念过了佛经,便一直坐在这凉亭中赏花了。

  不知为何,这花儿开的虽艳,但是褚蒜子总得好似缺了些什么。

  “齐卿。”

  “在。”

  “今日怎么没看见道福?”

  “回太后,新安郡主殿下今日一直在房中,还未出来。”

  “一直没出来?”褚蒜子有些讶异,“莫不是病了?”

  宅在房中未出,这可不是司马道福的风格。

  “回太后,据服侍郡主殿下的宫女说,郡主殿下今日一直在看书。”

  “看书?”

  褚蒜子更惊讶了。

  “什么书?”

  司马道福安安静静看一天的书,这种事要是让其父司马昱知道了,怕不是直接要请道士来驱邪了。

  齐长卿回忆了片刻,才说道:

  “好像叫什么《世外奇缘集》。很奇怪的名字。”

  褚蒜子语气中满是担心。

  “你去看看,莫要是什么怪书才好。”

  “是。”

  齐长卿应声离开,褚蒜子则是也从怀中摸出一本书籍。

  说到书她这才想起来,这本《百花谱》,她可还没翻开过呐。

  这几日朝中并不悠闲,王凝之离开的当日,建康便来了位凉州使者,说要凉州刺史张重华已经出兵七万至陇上,就等着与朝廷出兵共讨关中氐人苻氏了。

  这可是让褚蒜子头疼不已。

  出兵?现在的朝廷拿什么出兵?

  去年刚刚吃了败仗,现在还没缓过劲呐。

  而且就算出兵,关中又真能打下来吗?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关中真打下来了,谁来驻守?殷浩还是张重华?

  殷浩已经是扬州刺史了,而且以他的习性是必然不想留在西北苦寒之地的。

  至于张重华,其人自领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褚蒜子还能继续给他加码不成?

  不过北伐是大义,而且现在天下堂而皇之的反贼已经太多了,张重华既然还未明着反,能安抚褚蒜子还是打算尽量安抚的。

  于是她写了一封诏书,正式加封张重华为凉州牧,昨日才将那使者打发走。

  今日才算是真正又闲了下来。

  也是时候看看王卿到底为自己特意编撰的这本《百花谱》到底写了个什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