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晋贼,从兰亭开始君临天下

第62章 谁没送礼?

  褚蒜子失笑摇头。

  与上一本梁祝不同,这则《心安》一看就是杜撰的。

  就拿一点来说,汉桓帝若是真有胞妹,怎么史籍中未有记载,而且还取了一个如此奇怪的封号。

  也就司马道福这个不学无术的骄横郡主能拿这当真事了。

  她继续翻看这本《世外奇缘集》的内容。

  发现这本书还真如其名字一般,全都记载着一些男男女女的“世外奇缘”。

  有些一看就是杜撰而出,有些则是引人深省。

  再加上那赏心悦目的字和出类拔萃的文笔,这确实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佳作。

  或许可以将其中一些故事改编入太乐署?

  不仅可以丰富太乐署的曲目,还可以顺便为王凝之扬名。

  这个念头一涌起,褚蒜子便再难将其按压下去。

  “来人呐,宣太常卿。”

  ……

  ……

  已经迁任丹徒令的王凝之不知道,虽然自己已经离开了建康,但是建康中关于自己的传说才刚刚开始。

  当然,就是知道了,王凝之也会表示无所谓。

  名气这种东西,可以有,但不能只有。

  比起在建康提升名气,王凝之更愿意在丹徒巩固根本。

  此时的王丹徒正在自己的库房中查点今日收到的贺礼。

  “……丹徒县丞郑之长,钱五万;丹徒贺氏,金船一只……”

  点数过一点之后,王凝之喜笑颜开。

  今日收到的贺礼加起来,竟然足足有百万钱。

  不过……

  王凝之清了清嗓子,沉声问道:

  “怎么不见渤海刁氏的礼?”

  谁送了礼王县令可能记不清楚,但谁没送礼,王县令是一清二楚。

  渤海刁氏乃丹徒本地第一士族,势力庞大,田亩众多,虽说在整个天下排不上号,但是在丹徒本地,可算是一霸。

  正在拿着账册的阿蘅柳眉蹙起,咬着笔尾仔细的将账册又翻了一遍。

  “好像确实没有渤海刁氏的名字。”

  王凝之冷哼一声。

  “本官今日上任,整个丹徒县都来了,就他渤海刁氏装清高?”

  阿蘅不想看到王凝之刚上任就与本地士族交恶,于是劝道:

  “这……郎君,这天色还早,没准他们只是来的晚了些也说不定。”

  “郎君不必等了,渤海刁氏不会来了。”

  突然间,一道沙哑阴冷的嗓音在库房中响起。

  牛七的身影从角落中转出。

  “为何?”

  王凝之疑惑问道。

  牛七满是可怖伤疤的脸微微抬起。

  “郎君怕是不知道,这渤海刁氏,与我琅琊王氏是世仇。”

  “哦?”

  王凝之确实不知道。

  牛七也不卖关子,直接将其中原委道出。

  原来这渤海刁氏在东晋立国之初,曾经也是在建康风光无限的大士族,不过其主心骨刁协英年早逝,其子又都年幼,刁氏青黄不接,这才没落,退守丹徒,在士族中也退居次等。

  而刁协的死因,正是因为王敦之乱。

  可以说是琅琊王氏亲手打断了渤海刁氏的上升之路。

  虽说琅琊王氏如今如今和反贼王敦进行了正义切割,但是刁氏的仇恨显然并不会就此消除。

  刁协之子刁彝是性情中人,曾亲手斩杀王敦部将为父报仇,其人对当时表面恭顺但其实两头下注的剩余琅琊王氏族人,也没什么好脸色。

  王凝之知道了其中缘由,也只能苦笑一声。

  原来还真有历史渊源呐。

  他王丹徒肚中能撑船,今日就不与这渤海刁氏计较了。

  将眼前这些大事处理完后,王凝之这才想起一件小事。

  “那刘云之将朱刚领回去了没有?”

  牛七眼神一动。

  “领回去了。”

  ……

  ……

  今日午时,刘云之被阿山带着进入了县寺的牢房,见到了里面全身被五花大绑,嘴中被塞着一只带血麻布的朱刚。

  “喂,你主子来接你了。”

  阿山打开牢房门,对着里面将躺在地上不知是昏迷还是装死的朱刚踹了几脚,见其未有动作,眉头微皱,蹲下身查看朱刚的鼻息。

  嗯,还活着。

  阿山站起身,挠挠脑袋。

  “刘县尉,这家伙醒不过来,要不我帮你把他扛出去?”

  刘云之压下眼底的那抹阴狠,笑道:

  “好啊,那就劳烦这位壮士了。”

  阿山将死猪般的朱刚一把扛在肩上,丝毫不在意其身上的血污,又带着刘云之离开了牢狱。

  二人带着几位衙役,径直往丹徒县寺的大门走去。

  刘云之觉得有些不妥,提议道:

  “壮士,这人浑身血污,怕会吓到门外那些正在领米的百姓,要不咱从侧门走?”

  阿山想起王凝之的吩咐,摇头拒绝道:

  “我家郎君说了,这人是从县寺正门进的,就要从正门出去。”

  这是什么规矩?

  刘云之有些不明所以,不过这毕竟是件小事,他也就并未深究。

  二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了县寺大门。阿山随手将朱刚扔给了刘云之的仆从。

  四周的百姓见只见一个铁塔般的巨汉扛着一个浑身血污的人影出来,后面还跟着大名鼎鼎的刘县尉。

  “那是刘县尉吧?”

  “好像就是。”

  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流民似乎并不惧怕刘云之,有胆子大的甚至朝刘云之打起了招呼。

  “刘县尉,吃了吗?”

  刘云之则是一脸和煦的回应:

  “吃了,你也快快领了粮食,快回去吃吧。”

  有人指着阿山背上的朱刚,问道:

  “刘县尉,那是谁啊?”

  刘云之面色一僵,正准备敷衍过去,却有人比他先开了口。

  阿山粗声粗气道:

  “这是县令大人在城外抓住的匪寇,刘县尉正准备将其带回去审问呐。”

  “原来是匪寇啊。”

  人群一片哗然,丹徒县匪患严重,县衙也数次出兵剿过匪,但效果有限,据说就是因为匪寇性情太过凶狠,悍不畏死。

  众人还从未见过活着的匪寇。

  当然,这也是因为众人不怎么关心这件事的缘故。

  毕竟丹徒的匪寇虽然凶狠,却一直只劫那些过路商客。他们这些流民又没有钱,哪里值得那些匪寇惦记。

  “这怎么好像是城北朱家的小子啊?”

  有眼尖的认出了朱刚。

  “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也像。”

  “那小子一向出手阔绰,又整天不干正事,原来是做这伙计的。”

  越来越多的人认出了朱刚,正在窃窃私语之间,只听一声尖叫在人群中响起。

  “让老娘看看,谁敢蛐蛐我男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