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从1986开始

第74章 父系往事

从1986开始 雪中回眸 2657 2025-06-15 20:18

  从李家出来韩旭就发现天气阴的有点厉害。

  今天一早起就挺冷的,看这个阴沉沉的天,感觉应该是要下雪了。

  韩旭不由得蹬快了一点。

  果不其然,他人还没有回到家碎碎的雪已经落下来了。

  很小的小颗粒,这还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不过北方的雪是干的,尽管砸在人身上也不会马上就融化。

  韩旭回到了住处,开门停好自行车把头上的雪刨了一下,也就全落下去了。

  屋子里的火炉子他走的时候就添上了炭,这个时候家里一点也不冷。

  他把外套的外套脱了,把那封信丢在炕上。

  韩旭回来的一路上都在想这个事儿,主要是他不确定韩家是些什么人。

  从原主的记忆里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六岁的孩子他就算有些记忆怎么能判断的出来自己家的人到底是好还是坏?

  就是隐约记得韩家是一大家子人,有爷爷奶奶,有几个伯伯,还有个叔叔。

  韩家在陕省,也是最穷的黄土高坡。

  也正因如此,李向阳那时候实在吃不了这个下乡的苦,才选择嫁给了韩家老四。

  在原主的记忆中他爸还是挺疼他的,但是那个时候也穷,疼也没什么好东西。

  这十几年过去了,亲情这个东西血缘是一方面,陪伴相处也是一方面。

  有句话叫生恩不及养恩,就是这个道理。

  长久的不见面,原来的亲也变成不亲了。

  韩旭洗了一把脸,躺在了那放空自己。

  这事儿倒也不着急,他眼下也挺忙的,难得有这么一天闲工夫。

  躺了一会,转头看着外头地皮已经发白,韩旭想了想重新穿上厚外套。

  还是要去店里看看。

  到了麻辣烫店的时候,店里人就挺多,这个天气麻辣烫卖的好是预料之中的事儿。

  很多人在让煮的时候就说多加汤。

  他们吃完了之后还可以汤里加面,那就是一碗汤面。

  你说那汤里全是油?那才好呢!

  如今的人可不怕油,怕的是你不油。

  吃完了串儿热乎乎的来上一碗汤,那才真是舒服。

  韩旭这一进来拍雪的功夫就有人招呼他说小韩老板来了。

  现在店里很多老顾客都认识他了。

  韩旭跟认识的老顾客招呼了几句就进了厨房。

  他也需要一碗热乎乎的汤。

  给自己盛了一碗骨头汤,撒了点葱花就喝了起来。

  他这么一喝,店里的顾客看着就更放心。

  你自己店里的东西要是老板都不吃还得了?

  “这天气你就别过来了,难得休息一天。”李婶子心疼他,给他把后背上没拍掉的雪都拍了。

  韩旭摇摇头,心想这天气我也没歇着,没少跑。

  在这边待了一会儿之后又去了炸鸡店。

  炸鸡店今天的生意也还可以,有不少家长带着小孩来吃的。

  果然炸鸡薯条对小孩子来说吸引力是很大的。

  现在的忻城已经有了那么一部分小孩儿固定的周末要来吃两口。

  计划生育开始后,家家都剩下一个独苗了。

  但凡是被迫生独苗的,基本上父母都有工作或者其中一方有工作。

  家境都不差,孩子们要吃家长自然也舍得。

  不能天天吃,但是周末来吃一点,大人舍不得吃也给小孩买一点。

  果然韩旭想的不错,小孩子的钱和女性的钱永远是最好挣的。

  下雪天从窗户看出去还挺好看的,尤其开了灯之后,有些年轻的情侣坐在店里,韩旭当时就想到一个东西。

  奶茶。

  他是不爱喝奶茶,不过这个东西在后世挺畅销的。

  韩旭记得后来产生的那种奶茶应该是在港台地区先流行起来,内地这个时候绝对没有。

  他在想在忻城这个东西有没有搞头?

  不过他眼下只是想一想,要做奶茶,很多东西可能不太好解决。

  比如纸杯子,封口机之类的。

  何况现在炸鸡店刚开不久,资金还没有回笼太多,他也没钱搞。

  赵建国把韩旭拉到一边跟他说给派出所送礼的事儿。

  送的都是好烟,一条良友,一条三五。

  这都是零售五块钱一包的烟在这时候非常好的东西了,还有两条双头凤,两条大前门儿。

  拎了四瓶酒,酒倒不算什么特别好的就是老白干。

  还有一网兜子水果。忻城本地水果少,尤其到了冬天除了苹果和梨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花样。

  这些东西烟就挺贵重,分量就够了。

  两条好烟当然是孝敬给了一把手,便宜点的烟下面分一分。

  一个派出所本来也没有多少人,这样大家都能分到手。

  人家态度也挺好的,也就顺手收了,毕竟又不是钱。

  赵建国跟韩旭说:“跑了的那两个人也在抓,不过不太好抓。听他们说大概可能会跑出去。”

  韩旭根本就没有抱希望那两个人能被抓到。

  虽然说被抓的那几个人不见得有义气,但是跑了的那两个人去哪儿了他们也不知道。

  “不来找咱们麻烦就行,跑就跑了吧。”这年头逃犯还少吗?

  有些人一逃几十年都有,可能这辈子都抓不到。

  “对了,你还记得头一次来吃咱们炸鸡那老哥吗?”赵建国笑呵呵的。

  “记得,又来了?”韩旭听着也高兴,有回头客总是好事嘛。

  “又来了,今天还不止一个人,还带了个人,两个人都点的是大套餐。我寻思着既是咱们的回头客,又是大主顾,所以就给送了点薯条和汽水。”

  韩旭点点头,一般情况下,赵建国也不会给谁送东西,这位老哥确实值得。

  “他们聊天儿的时候我听了一耳朵,怪不得舍得点大套餐呢,有钱主顾啊。”赵建国啧了一下。

  “怎么说?做什么生意的?”韩旭也感兴趣了起来。

  赵建国声音小了一点:“倒爷。”

  倒爷是个民间的称呼,倒不是说现在往国外倒卖东西的那波人。

  真正往苏联倒卖东西的那帮人现在还没有完全崛起,或者刚有个雏形。

  现在国内说的倒爷是官倒,也是一个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

  总的来说就是改开初期,商品供应不足,所以商品就分成了计划内和计划外两个销售渠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