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诸天:从九叔世界开始吃鬼成仙

第60章 茅山驱魔令

  清晨时分,山间的风裹挟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在荒芜的坟茔间游荡。

  姜炎踏着松软的枯叶,悄然来到任老太爷的墓穴前。

  他微微眯起眼,目光扫过四周,很快便锁定了不远处一座低矮的坟包——

  那是小玉的墓。

  墓碑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不过还能认出来。

  青苔爬满了石面,仿佛岁月的指痕。

  姜炎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碑文,触感冰凉而粗糙。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幽光,悄然运转法力,天眼洞开。

  视野中,坟茔内部的结构清晰可见——

  腐朽的棺木、散落的骸骨、几缕残存的阴气……

  然而,唯独不见小玉的鬼影。

  “不在?”

  姜炎眉头微蹙,心中泛起一丝疑惑。

  他缓缓起身,环顾四周,依然没有任何发现。

  思索片刻,他忽然轻笑一声,眼中浮现出一抹了然。

  小玉大概率应该是外出打猎,找男人去了。

  在《僵尸先生》里,她仅仅因为秋生随手插上的三炷香,便主动投怀送抱,甚至不惜献身报恩。

  那绝非什么一见钟情,而是她骨子里的放荡与贪婪。

  香火、阳气、男人的精元——她所求的,不过是这些罢了。

  秋生……恐怕只是她漫长鬼生中的过客之一吧?

  这样的女鬼,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待在墓穴里?

  或许此刻,她正徘徊在某处荒郊野岭,用那楚楚可怜的模样勾引某个倒霉的过路人,吸食对方的阳气,享受那短暂的欢愉。

  想到这里,姜炎摇了摇头。

  继续等下去毫无意义,反而会打草惊蛇。

  小玉不是傻子,若她回来看见一个陌生男子一直守在她的坟前,必定心生警惕。

  到那时,再想动手就难了。

  在电影里,小玉能与九叔短暂交锋而不落下风。

  这样的厉鬼,绝非他正面能敌的。

  即便他手中握有‘紫阳镇煞符’这样的宝物,也未必能稳操胜券。

  “只有一次机会……”

  姜炎低声呢喃,眼中寒芒一闪。

  偷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这才是唯一的胜算。

  姜炎最后看了一眼小玉的墓碑,便转身离去

  他必须等待,等待一个偶遇的时机。

  既然秋生能被小玉看上,没理由他不行。

  至于这样做是不是太过于卑劣——完全不在姜炎的考虑之列。

  .......

  姜炎一路回到义庄,他心中正盘算着,是不是该让九叔去看看崽崽——

  那小鬼天赋实在惊人,短短时日便能操控实物如臂使指,其中必有蹊跷。

  刚踏入正堂,一阵淡淡的茶香便飘入鼻尖。

  抬眼望去,九叔正与一位胖道人相对而坐。

  那道人圆脸阔额,眉目和善,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额心处一枚清晰的太极图案,黑白分明。

  姜炎微微一怔,总觉得此人似曾相识,却又一时想不起在何处见过。

  九叔见他回来,放下茶盏,温声道:

  “徒儿,过来见礼,这是你钱师叔。”

  姜炎连忙上前,恭敬作揖:

  “钱师叔好。”

  钱道人笑眯眯地点头,目光在他身上打量一番,赞道:

  “好一个精神的后生!林师兄,你这徒弟不错,气度沉稳,是个可造之材。”

  姜炎垂眸,不动声色地为钱道人斟茶。

  借着倒茶的间隙,他悄悄多看了钱道人几眼,忽然心头一震——

  这圆润的面容,这笑眯眯的神态,不正是《鬼打鬼》中那位擅长‘五鬼运财术’的钱道士吗?

  他心中暗忖,却未表露分毫,只是安静地退到一旁。

  钱道人啜了一口茶,神色渐渐凝重,对九叔道:

  “师兄,事情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棘手。”

  “那苗疆鬼母道行极深,已连害数村,大师兄已发布茅山驱魔令,召集同门共赴他的道场,合力诛邪。”

  九叔眉头微皱,指节在桌面上轻轻一叩,沉声道:

  “降妖除魔,本就是我辈职责,义不容辞。我稍作准备,便即刻启程。”

  钱道人颔首,起身拱手:

  “既如此,我便先行告辞,还需去通知其他师兄弟。”

  九叔亦起身相送,温言道:

  “好不容易来一趟,要去歇息一晚再走?”

  钱道人摆摆手,笑道:

  “事态紧急,耽搁不得,林师兄的好意,我心领了。”

  九叔不再挽留,亲自送他至院门。

  钱道人朝九叔和姜炎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开,身影很快消失在朦胧的雾气中。

  九叔负手而立,目光沉沉地望着远方,眉宇间透着凝重。

  姜炎站在他身后,察觉到师父的异样,忍不住低声问道:

  “师父,究竟出了什么事?那苗疆鬼母……很厉害吗?”

  九叔沉默片刻,终于缓缓开口:

  “苗疆自古多诡术,这鬼母更是百年难遇的凶煞。”

  “她以蛊术为引,操控群鬼,所过之处,生灵涂炭。”

  “原本西南有你大师伯坐镇,本该稳如泰山,可如今……”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

  “连他都不得不发布茅山驱魔令,召集同门共赴劫难。”

  姜炎心头一震。

  他自然知道九叔口中的‘大师伯’是谁——

  石坚,茅山当代大师兄,号称‘雷法无双’,能引天雷诛邪,手挫雷电而不伤分毫。

  这样的存在,竟也有束手无策之时?

  夜风掠过,吹动九叔的衣袍,他微微仰首,目光似穿透了沉沉夜幕,望向那遥远的西南方向。

  “驱魔令一出,便是生死存亡之际。”

  他低声喃喃,随即收回目光,转向姜炎,语气肃然,

  “为师需即刻启程,助你大师伯一臂之力。”

  姜炎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九叔似看透他的心思,淡淡一笑:

  “放心,为师自有分寸。”

  他抬手掐诀,指尖泛起淡淡金光,随即凌空一划,一道繁复的符纹凭空浮现,如蛛网般蔓延开来,笼罩整座义庄。

  “此阵名为‘九霄天罡镇魔阵’,乃茅山护道秘传,借九霄清气,化天罡正气,可镇邪祟,辟阴煞。”

  九叔指尖轻点,阵纹流转,最终汇聚于堂前香炉之下,化作一枚晶莹的玉符,隐入地底。

  “阵眼在此,你需每日以三炷清香供奉,维持阵法运转。若遇凶险,此阵自会护你周全。”

  姜炎郑重点头:

  “弟子明白,师父......”

  姜炎顿了顿,目光陈恳的看着九叔。

  “此行凶险,还请师父千万小心。”

  九叔拍了拍他的肩,笑意温和:

  “区区鬼母,还奈何不了为师。”

  姜炎沉默。

  我的傻师父啊,我担心的不是鬼母,而是那位素未谋面的大师伯,石坚啊。

  不过这种话,显然不适合直接说。

  因为九叔肯定不会信,说不定还会责怪姜炎。

  九叔转身回屋收拾行装,姜炎站在原地,望着九叔的背影,发出一声长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