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小院改造完成
徐东阳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心里感慨,这才是她们这个年纪该有的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没有家庭负担,父母身体又好,能快快乐乐地成长。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在一旁默默守护,给她们遮风挡雨。
对于侯家的事儿,徐东阳早就有了主意。虽说钱能通神,可要是没钱呢?有钱的人家,徐东阳倒不害怕,他头疼的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像侯家这种靠钱撑场面的,家里肯定藏着不少珠宝玉石,他只要想办法去侯家走一趟就行。
经过之前那次“土行孙之旅”,徐东阳对现在住平房四合院的人家有了新主意。从外面进不去,那就从地下走。不过,从地下走也有麻烦,回来的时候,他没法把地面变成水泥地。
当然,有钱人家大多狡兔三窟,这事儿徐东阳也没辙。四九城那么大,他可不知道其他二窟在哪。
不过,有钱人大多胆小怕事。像侯家这样的,只要把他们家里的钱财洗劫一空,再连着一个礼拜给他们送子弹,不怕他们不崩溃。
徐东阳白天忙着做木工活——打门窗、做一米八的双人床。到了晚上,就忙着垒院墙,毕竟垒院墙要是不靠空间作弊的话,进度实在太慢。
大伙看徐东阳从早忙到晚,天刚亮就往后山跑,一趟趟搬石头砌墙,都好心劝他:“东阳啊,这么干太辛苦了,又不赶这一会儿,活儿慢慢干呗。”可谁能想到,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劳作,徐东阳愣是一点没见疲态,每天都精神抖擞,活力满满。大家只能感叹,年轻就是体力好,也就不再多劝了。
木工活干了一天多就完工了——六个房间六张床,外加三间土坯房的门窗,做得那叫一个快。毕竟这些木材都经过空间的“特殊处理”,而且农村木板床样式简单,把床架子支起来,木板往上一放,就成了。
徐东阳心里明白,这儿只是临时落脚点。等四九城解放了,大家都得回四九城生活,往后十几年,也就他打猎的时候可能来住一两晚。十几年后搞运动,孩子们要下乡,到时候再重新收拾也来得及。
木工活干完了,徐东阳也没闲着,白天也开始垒院墙。这回可没法作弊了,只能实打实搬石头砌墙。好在大家不会一直盯着他,没人的时候他就偷偷“作弊”垒墙。虽说这五百平的院子听起来面积不小,可对有“作弊手段”的徐东阳来说,垒墙速度挺快。他垒的院墙有两米高、五十公分宽。为了防止院墙日后倒塌,徐东阳从空间里拿出五十包水泥,仔细搅拌均匀,倒进石头缝里加固,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连着垒了两天,院墙总算把院子围起来了。忙里偷闲,他还做了一张一米六的大圆石桌,摆在院子里的树荫下。这石桌不是一整块的,是由四个石墩稳稳撑着上面的圆形石板,既稳固又实用。
“东阳,你瞧,土坯房都弄好了,吃过午饭,咱去县城逛逛吧。”徐慧真一边吃着午饭,一边兴致勃勃地说道。
“行啊,听你们安排。”徐东阳笑着答应,想了想又问,“慧真,你觉得这石桌咋样?”
“东阳,这石桌可真好。坐这儿吃饭,凉快又舒坦。”徐母轻轻摸着石桌,抬头看了看头顶枝繁叶茂的大树,满脸满意地说道。
吃过午饭,徐东阳跨上三轮车,转头问徐母和陈母:“娘、婶,你们要不要一起去县城转转?”
“我们就不去了,家里啥都不缺。”徐母想了想,说道,“你就带着慧真和雪茹去县城转转吧。”
徐东阳点点头,喊道:“慧真,雪茹,上车,咱出发咯!”
看着徐东阳带着徐慧真和陈雪茹渐渐远去,陈母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感慨道:“慧真妈,我可真羡慕你,找了这么好个女婿,啥都会干。你瞧瞧这院子,依山傍水,环境多好,又养鸡又种菜,日子过得太舒心了。”
徐母笑着回应:“东阳这孩子确实不错,有本事还勤快。可就是太优秀了,反倒让我心里不踏实。”说着,拉着陈母坐到饭桌上,压低声音说:“雪茹妈,你看这院子,条件这么好,我们村那些地主家都比不上。”
经过徐东阳几次填埋改造,如今的院子占地五百平,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有三间正房,两间东厢房,三间西厢房,两间南房。还有菜园、地窖,院子里有鸡舍、鱼塘,还有甘甜的山泉水。
陈母望着景色宜人的院子,周围青山绿水环绕,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忍不住点头赞叹:“我觉着这院子比城里住的地方还好呢。”
自从徐母住到这儿以后,平日里没什么人陪她好好唠唠嗑。她老伴有时候一大早出门找村里人闲聊,忙得比酿酒的时候还欢实。如今陈母来了,正好给她作伴,陪着说说话。
“虽说慧真和东阳定亲了,可东阳越优秀,我有时候心里就越没底。”徐母跟陈母说起自己的担忧,“雪茹妈,你看看,他一个人就盖了这么多房子,还砌好了这么结实的院墙。自从认识东阳,家里吃喝用度,我一天心都没操过。”
“慧真妈,我咋感觉你是在跟我炫耀呢。”陈母打趣道,“你看看我家那口子,他俩定亲的时候,我们都没在场,定亲后也没来我家问个好。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知道该知足,可这福气来得太突然,总让我觉得不真实,像做梦一样。我老担心,一觉醒来,梦就没了,又回到从前的日子。”徐母有些忧虑地念叨着。
陈母看着徐母一脸愁容,忍不住调侃:“慧真妈,你要是不想要东阳这个女婿,给我得了,我把雪茹嫁给他。”
徐母笑着说:“那可不行,东阳现在可是我正儿八经的女婿,你可晚了一步。再说,你家雪茹的事儿还没解决呢。等把那事儿处理好了,再打我家东阳的主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