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有请大贤良师
冀州,巨鹿郡,黄天观。
这一日,车马粼粼,旌旗招展。
朝廷使者、巨鹿太守郭典领着一众人马,来到太平道总坛,黄天观。
禁军骑马上前,高声道:“请大贤良师接诏。”
守门道人听见,慌忙跑进大殿。
张角正在高台上讲道,下方信众芸芸。
张角是个头发花白之人,披发,以黄巾抹额,身穿土黄色道袍,手捧拂尘。
见有人匆匆忙忙跑来,面露不悦。
守门道人喘匀气,立掌道:“大贤良师,朝廷传诏,请师尊接诏。”
“哦?”
张角一惊,一挥拂尘,起身缓缓走下高台。
亲信弟子道:“师尊,莫不是朝廷又有人构陷?”
张角摇了摇头:“要是有人构陷我,必会有人传信。”
张角的书信好友是张让。
另外,十常侍中的封谞、徐奉,也都是太平道中人。
要不是有这些人帮忙,上次官府抓自己,也不会依法处置。
到了如今,只有双方都有背景时,律法还有些作用。
张角走出大殿。
朝廷使者和郡府卫队已经进入殿前广场,黑衣使者手捧诏书,立在众人前方。
“张角,接诏!”
张角上前,躬身拱手。
黑衣使者展开诏书:“大汉皇帝陛下制诏,册封张角为国师,请张角入宫讲道,教天子养生之法。”
诏书一出,太平道全体哗然。
太平道创教,依据的是《太平青领书》,此书来历不明,但大概是星相师襄楷所作。
襄楷曾携《太平青领书》面见汉桓帝,请汉桓帝以此书治国。
桓帝谢绝。
襄楷于是咒骂汉桓帝生子不养,将来皇位也得交给旁系。
御史台举报此事,请求处死襄楷。
桓帝没有同意死刑,但是给襄楷定了罪。
由此,太平道中人都认为,本道的理念,并不被朝廷认同。
因为当今皇帝和桓帝极其相像,这种想法也被套用到了今上身上。
听闻今上要请大贤良师讲道,众人都认为不可思议。
巨鹿太守郭典也认为不可思议。
郭典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监视太平道的活动,看看他们有没有积蓄粮草、打造兵器、训练私兵。
答案是没有。
但朝廷既然要监视张角,说明对他是提防的,又为何请他进雒阳呢。
难不成要闭门杀之?
汉室最喜欢搞闭门除贼之举了。
张角那边也有智囊团,郭典能猜到的,他们也能猜到。
等张角接诏谢恩,答应启程,回去收拾行装时,亲信弟子们围了上来。
“师尊,朝廷对你十分忌惮,此去恐怕有凶险。”
“师尊,汉室善用阴谋,防不胜防。”
“师尊,去不得。”
张角抬手,打断众人,道:“我们太平道扶危济困、造福苍生,不就是为了得到朝廷认可吗?
“如今陛下召见,请我讲道,我哪里有不去的道理?
“纵然有人欲刀刃加身,欲置我于死地,我也不能不为太平道的未来打算,不能逃避这次机缘。”
众人见张角心意已定,也不好劝说。
“张梁、张宝两位师尊不在,师尊要不要召他们二人来问问。”
“不必。”
张角就是想独断专行一回,哪里会再听兄弟们的意见。
而且这两位兄弟,未必有自己的格局。
张角准备了四季常服八件,一应常用物品,加起来不过一小箱。
亲信弟子们不放心,向使者请求一起随行。
“我们可否随行?”
朝廷使者道:“陛下请大贤良师讲道,大贤良师当然可以带随从人员。”
于是,张角选了八位弟子,一起随行。
……
秋风寒凉,席卷四野。
来到巨鹿郡边界,车队停下。
郭典下车,来到张角车前,请张角一叙。
二人亭中对坐。
郭典命人温了一壶酒,与张角饯别。
温热的酒水摆上。
郭典道:“大贤良师,你有幸得陛下赏识,前途不可限量,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实乃幸事。”
张角摇了摇头:“我要是求荣华富贵,不见陛下也唾手可得,此去雒阳,只愿为苍生谋一条生路。”
郭典眉头一皱。
“大贤良师的意思,天下苍生,似乎命悬一线了?”
张角眼睑低垂,微微颔首,发出一声悠悠的叹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有时候真想做个方外之人,潜心修道不问世事,可这一睁眼,便是苍生的苦难,我又如何能不动心?”
郭典笑道:“我早想和大贤良师论道,道家讲究规律之说,盛极必衰,难道不是一种规律吗?
“汉初人口稀少,百废待兴,自然蒸蒸日上。
“到了此时,人口比汉初高出六倍,人多了,人命也就贱了,因天灾大疫,死些人也正常。
“即便这些人能逃过天灾和大疫,人多了争端就多,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汉争霸、光武中兴,哪个不是杀得人头滚滚。”
张角笑了笑:“府君身处高位,自有府君的道理,可无辜百姓,他们愿意成为所谓规律的一部分吗?”
郭典目光一冷:“大贤良师莫非要逆天改命?”
“我说了,只是为苍生,求一条生路。”张角颔首。
郭典举杯,请张角喝酒。
一杯酒喝完,郭典擦了擦嘴角,笑道:“大贤良师有这想法,某十分敬佩,可惜知天命易,逆天命难,大贤良师好自为之吧。”
张角笑道:“这个天下,其实有一个人能逆转乾坤。”
郭典笑了笑,道:“难怪大贤良师接受朝廷征辟时,并无异议,原来已经想好了要游说陛下。”
张角颔首:“陛下也想逆天改命,这才找到了我,希望我们能够协力,扭转天下颓势。”
郭典感叹:“陛下刚刚大胜鲜卑,正是威望高涨之时,事事都想求新求变,但太平道入雒阳,免不了一场疾风骤雨。”
张角笑道:“这或许正是陛下要的呢。”
……
巨鹿郡,广宗县。
阴暗的房间中,身披土黄色道袍的道人围坐。
中央位置,是掌管太平道内务的张梁,此刻脸色阴沉。
亲信弟子道:“三师尊,大贤良师竟然前往雒阳,万一他……”
张梁沉声道:“是啊,兄长的病情,是本道最大的隐忧。”
……
西园,骥厩丞。
“嗖!笃!”
皇帝正在教皇长子射箭,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
只见赵忠、桓典一起赶来。
“陛下,大事不好了,雒阳名士以及太学学生,齐聚上东门静坐,反对陛下册封国师。”
刘宏一边帮刘辩纠正射箭姿势,一边说道:“朕不是说了,找张角来,只是听养生之道吗?”
“他们也得信啊!”赵忠道。
刘宏对桓典道:“让中都官曹驱离。”
尚书台中都官曹,掌管盗贼事务,可管理雒阳治安。
赵忠道:“文人的事情,还得用文人的法子解决,用兵不是好办法。”
刘宏问道:“你的意思是?”
赵忠拱手:“不如开启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