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猪一般的何进
“如今马元义已死,黄巾军各渠帅必将争夺掌教之位,只待他们内部混乱,便可以各个击破。”
荥阳,中军营房。
地图在中央桌案展开,皇帝身穿戎装,和众将围在一起。
此时皇甫嵩、朱儁脱离包围,汉军出关的四万兵马回来两万多,已经稳定住了局势。
正当众人议论,如何剿灭河南黄巾军残敌时,只见一人匆匆赶来。
是散骑常侍孙乾。
“陛……陛下,大事不好了,大将军何进发布军令,让各地自行募兵,共同讨伐黄巾。”
刘宏快步过去,接过奏报,狠狠揉成一团。
“何进误我。”
皇甫嵩、朱儁一起劝说。
“陛下,我看大将军的军令并没有错处。”
“如今黄巾四起,让各郡县自行募兵抵御,难道不行吗?”
“哼!”
刘宏显得很不高兴,就皇甫嵩和朱儁的政治头脑,有些话没法和这两个人说。
他们只管打仗就行了,皇帝考虑的可就多了。
朝廷让各州郡自行募兵,不正是说明朝廷兵力不足,无法应对乱局吗?这让各州郡怎么想,他们还会甘愿依附朝廷吗?
有时候人心之乱比局势之乱更难处理。
事已至此,何进发出的命令,也无法追回,就这样吧。
刘宏让孙乾回去,告诉何进,皇帝在荥阳前线,大将军府收到的奏表直接转送荥阳,由皇帝亲自批阅。
这一步,等于是削了何进的权,省得他再出昏招。
指着郡县兵马剿灭黄巾不现实,现在的情况是,地方豪强和黄巾军已经勾结。
而地方官府大多被地方豪强控制,少不了有豪强会借机招兵买马,养寇自重。
这样黄巾贼几年都剿不干净。
眼下最重要的是彻底剿灭颍川、南阳、汝南三郡的黄巾贼。
也等不到黄巾贼争夺掌教而自乱了,必须赶紧出手,展示朝廷威力。
刘宏命赵云护军,皇甫嵩、朱儁、刘备、关羽、张飞各领一支兵马,分兵剿灭黄巾贼。
命令下完,众将散去。
士兵通报,骑都尉曹操领一万郡兵前来。
“快快有请。”
不多时,曹操身穿戎装走进营房,见了皇帝,躬身长揖一礼。
“恕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孟德不必多礼。”
刘宏笑着说道:“你怎么来了?”
曹操拱手道:“大将军密令,说陛下出关击贼,他很担心,让臣下寻陛下。
“陛下在长社大捷,臣下已经听闻,趁着黄巾贼动乱,臣带兵冲杀,也有不少斩获。”
“好。”
刘宏笑道:“朕已经下令,全军反击,你也带一路兵,和皇甫嵩他们一起剿贼,挣些军功。”
“诺!”
刘宏看了看曹操,感觉想到了什么,好像在梦里,有个和“曹”有关的东西,但是现在想不起来。
刘宏晃了晃脑袋,还是想不起来。
“你去准备吧。”
“诺!”
等曹操离开,只有赵云侍卫一旁,刘宏皱了皱眉,又晃了晃脑袋。
“陛下,你没事吧?”
赵云察觉到皇帝的异样,赶紧过来搀扶。
“朕没事,或许是累了。”
刘宏坐在坐席上,开始回忆起梦境里的内容。
东吴……
日后东南出现的一个强大割据势力。
这个其实不难想象。
秦朝两汉的统治几乎是一个模式,以关西制关东,以关东制江淮。
在这个统治模式中,江淮处于下层。
而江淮经济体量大,发展迅速,不甘于被制约,内部士族多有反抗的意念。
别的不说,老刘家就是在淮泗造反起的家。
当时有那么多起义军,只有老刘家毫无背景却杀到最后,少不了江淮士人的支持。
不过老刘家入关以后换了基本盘。
江淮士族因为站队支持项羽,最终挨了老刘家的铁拳。
至此,秦时的治理模式依旧没变,还是关西制关东,关东制江淮。
后来的七国之乱,也算是江淮人扑腾了一下,但又挨了老刘家一记铁拳。
但由于地理、气候原因,江淮发展就是比关东、关西快,实力积蓄到一定程度,还是难免支楞一下。
江淮就是现在的徐州、扬州。
如今朝廷显出疲态,难免徐州、扬州人再起异心。
别的不说,以兵荒马乱为由,拒交赋税,朝廷就难以运转。
所以,打击黄巾贼必须施以雷霆手段。
……
各路大军进展顺利,一个月内,三郡黄巾军皆平,波才、彭脱、韩忠、赵弘的首级先后送到荥阳。
这一日,有一支兵马来到荥阳,献上贼酋张曼成首级,并两千黄巾贼首级。
刘宏听说,亲自接见。
来将叫孙坚,吴郡富春人,收到大将军命令后,起兵于淮泗,一个月内队伍迅速壮大,一路连战连捷。
孙坚……吴郡人……
刘宏心忖,这人怕不是江淮人推出来的新秀吧。
江淮人最大的特点是聪明,知道打不过大汉铁拳,那不如融入大汉铁拳,成为大汉铁拳的一部分,从而影响大汉铁拳。
孙坚会不会和东吴有关?
现在把孙坚杀了,以后大汉岂不是少了一个强敌?
当然想想归想想,刘宏不会那么做。
江淮人想融入大汉铁拳,在此时看来有正面意义,这时候杀害有功之臣,也说不过去。
刘宏笑着说道:“孙卿,没想到你能迅速响应朝廷号召,组织兵马,痛击贼寇,果然忠勇可嘉。”
孙坚拱手道:“末将听闻黄巾贼起,朝廷危急,便高举义旗,前来平贼。”
“你有多少兵马?”
“一万。”
孙坚如常回答。
刘宏心里泛起嘀咕,一个月来到荥阳,除去行军和作战,孙坚招一万兵马也就用了几天的时间。
江淮豪族到底藏了多少私兵?
不要说孙坚威望有多高,再高也没有朱儁高吧,朱儁到江淮都不一定能几天招兵一万。
即便能招到一万兵马,如此烈度的行军和作战,军需补给哪儿来的,不还是江淮豪族提供的吗?
马元义领着造反的大部是江淮人,过来平贼的又是江淮人,这出戏演的真好啊。
……
汝南,太尉行辕。
听闻黄巾贼大部被剿灭,曹嵩惶恐不已,坐在对面的襄楷则是在悠闲喝茶。
“先生,太平军都快打没了,你一点不发愁吗?”
襄楷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太平军死活,关我什么事?我又不是太平道的,那些人不过是垫脚石,不值一提。”
曹嵩问道:“那……那我私下支持马元义一事……”
襄楷笑着说道:“放心……你是我辅佐的未来高皇帝,我肯定不能让你出事。
“我已经有安排,皇帝自然会把马元义的幕后之人往江淮联想,曹公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