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朱允熥,开局复活祖母

第17章 拒接圣旨,杀鸡儆猴(求追读)

  “且慢!”

  朱高煦刚走到门边上,姚广孝把他给喊住了。

  朱高煦转过身来看向他:“军师还有什么吩咐?”

  姚广孝微微一笑:“二公子之勇猛,令人佩服啊。”

  朱高煦听姚广孝夸赞他,面露得意之色。

  “不过,这件事,还请大王息怒。

  时机尚未成熟,咱们现在还不能公开和朝廷闹翻。

  既然朝廷已经派人来了,那么,我们不妨听听他说些什么,然后,再作打算,方为上策啊。”姚广孝说。

  朱棣也算是一个从善如流的人。

  他听姚广孝说得有道理,当即摆了摆手,朱高煦便退了下去。

  北平南三十里。

  古道边上。

  风吹得甚紧,时有沙尘乱飞迷人眼,天空中一片混沌。

  朱允熥、张昺、谢贵和张信四人骑着四匹马立在风中。

  朱棣领着三个儿子、姚广孝和朱能等人出迎三十里,跪接圣旨。

  朱允熥从怀里把圣旨取出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王朱棣镇守北平,抗击北元,功劳甚大。

  近日,北元十分猖獗,为了加强北平力量,朕特派张昺出任北平布政使,谢贵和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共同对抗北元,钦此!”

  朱棣听了,心想好你个朱允炆和本王玩这一手,你这哪里是加强我们的力量,分明就是来分本王的权啊。

  一时之间,朱棣竟然气得没有接旨。

  姚广孝从身后拽了拽他的衣襟,朱棣这才缓过神来:“臣谢主隆恩!”

  朱高炽笑眯眯的,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朱高煦和朱高燧瞪大了眼睛看着朱允熥,恨不能把他给吃了。

  朱允熥只当作没看见,依旧谈笑风生。

  朱棣接过圣旨之后,站起身来,拉着朱允熥的手:“好侄儿,你一路辛苦了。”

  “侄儿,不辛苦,还是四叔镇守北平辛苦啊。”朱允熥笑道。

  “一路之上,可太平?”

  “还好,遇到两个小毛贼,已经被我打发了。

  上次的事……。”

  朱棣把手一挥:“不要再说了,那事儿,本王已经知道了,不怪你,你是遇到了强敌,放眼天下谁能是常遇春的对手?

  只是,不是说他已经死了很多年了吗?

  怎么又活过来了?”

  朱允熥心中暗笑,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四叔,其实,外祖父根本就没死,只是他厌倦了官场,所以,退隐山林了。”

  “原来是这样,有机会,本王还得和他好好唠唠。”

  朱允熥心想很快你就能见着他了。

  朱允熥用手指着张昺、谢贵和张信三人:“四叔,他们三位已经来了,是不是可以交接手续了?

  等这边的事情办完了之后,侄儿就可以回去复命了。”

  闻言,朱棣看了看姚广孝。

  姚广孝轻轻地揺了摇头,那意思,不能接受朝廷的任命。

  “哦,允熥啊,这事儿不急,你大老远地来了,就在这里多玩几天,回头让朱高炽陪着你四处走走、看看,这塞外的风光和中原可大不一样啊。”朱棣用手指着那一望无际的风沙。

  虽然朱允熥心里也很着急,但是,他知道这事儿急不得:“好啊,我也正想四处看看,那就有劳兄长了。”

  朱高炽与他同岁,朱高炽大月份。

  “本王已命人在城中摆下酒宴,请你们随本王一起赴宴吧。”

  “多谢四叔。”

  张昺、谢贵和张信见朱棣暂时不愿意办理交割手续,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也是没咒念。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北平城。

  高允熥发现这里的城墙高大,城防坚固,外面环绕着宽阔的护城河。

  他心想朱棣果然不是一般人啊,想当年的北平,城墙低矮,兵不过数千,北元的军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后来,老朱派朱棣驻守北平,然后,一切都变了。

  自从朱棣来到北平之后,厉兵秣马,不断地加固城防,积极备战,终于,把北元的活动范围控制在北平以北。

  不过,令朱允熥感到奇怪的是,城头之上,除了数名老弱残兵之外,看不到精壮之士。

  “啊!”

  随着一声凄厉的惨叫声传来,有一颗脑袋被砍了下来,在地上滚出去老远。

  随即,那颗脑袋被挂在了城头之上,鲜血随风不停地滴落着。

  大将张玉喊道:“此人为朝廷使者,到此出言不逊,现已将其斩杀!以示警戒。”

  张昺、谢贵和张信三人看在眼里,都吓得噤若寒蝉。

  朱允熥抬头看了看,神情自若,未置可否。

  大殿内。

  酒宴都已经准备好了。

  朱棣面向东,居中而坐。

  朱允熥、张昺、谢贵和张信坐在左边,张玉、姚广孝、邓庸、朱能坐在右边。

  朱高炽和朱高煦侍立在朱棣的身后。

  在他们每个人的面前,摆着一个方桌,桌子上摆满了酒肉。

  朱棣端起酒杯,笑容满面:“各位,今日能与众人欢聚一堂,本王十分开心,来,请大家端起酒杯,满饮此杯中酒。”

  张昺、谢贵和张信三人刚才进城之时,见朱棣连朝廷的使者都敢杀,心想这位不是要造反吗?

  那么,他们三人到此,还能顺利就任吗?

  不要官没做成,脑袋被人家给剁下来了。

  三个人是提心吊胆。

  朱允熥带头端起酒杯:“敬四叔!”

  “敬大王!”

  众人把酒都喝了。

  朱棣把手里的酒杯放下了:“各位,本王命苦啊。”

  众人以为朱棣必有一番高论,没想到他上来来了这么一句。

  朱允熥笑问道:“不知四叔有什么苦衷?”

  “当初的北平是什么样子,你们知道吗?

  断壁残垣,破败不堪。北元的铁蹄可以随意践踏。

  父皇十分着急,找到了本王,让本王来镇守北平,

  只给了本王不过数千老弱残兵,数百匹羸马。

  当时的条件就是这样艰苦。

  要知道北元有数十万精兵啊。

  但是,没办法,父皇让本王勇挑重担。

  佛语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本王作为父王的儿子,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凭着一时的血气之勇,便来到了北平。

  可是,和北元的军队一交上手,本王才知道对方的实力太强悍了。

  咱们差一点儿就被他们灭了。

  本王一筹莫展,就是想后悔也已经迟了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