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朱允熥,开局复活祖母

第44章 朱高炽兴兵打海盗,朱允熥训话

  朱允炆手扶着龙案:“爱卿,你所奏何事?”

  “朱高炽请缨派兵增援朱允熥抗击陈祖义和陈士良父子所率领的海盗。”齐泰说。

  “哦,有这样的事儿?”朱允炆觉得很是意外。

  “朱高炽听说陈祖义、陈士良父子在东边作乱,威胁着京师的安全,所以,请求派兵增援,恳请陛下恩准!”

  朱允炆对于这件事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把目光看向文武大臣:“各位爱卿,你们都说说,这件事朕能否答应?”

  黄子澄站出来说道:“微臣以为此事必有蹊跷,皇上不能答应。”

  “这是为何?”

  黄子澄清了清嗓音,接着说道:“虽然说朱棣已经疯了,但是,朱高炽并没疯。

  前不久,皇上下旨削了周王的藩,想必此事已经传到了北平。

  朱高炽得知此事之后,应该愤怒才对,他怎么可能会高兴呢?

  毕竟周王是他的亲叔叔。

  可是,此时,他却要增兵朱允熥,说什么为朝廷驱赶海盗,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李景隆站出来说道:“陛下,末将有事要奏。”

  李景隆乃李文忠之子,长得人高马大,油光水滑,要说他的忠心。

  朱允炆对他十分信任,但是要论他的军事能力,作战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朱允炆看了看他:“李爱卿,你有何话要说?”

  李景隆趾高气扬地说道:“陈祖义和陈士良父子在沿海一带作乱,一直是本朝的心腹之患。

  先帝在世之时,曾经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陈祖义,但是,就是抓不住他,为此,先帝十分头疼。

  如今陈祖义他们更是猖獗,竟然劫掠了50多座城,他们杀人放火,屠城,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此次,趁此机会朱允熥和常遇春去攻打海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是,朝廷的军队太少了,各处又要防守,兵力分散,急切之间,很难筹集到那么多的兵马。

  既然朱高炽有这份心,末将认为,陛下当答应他的要求,让他们去和海盗厮杀。

  这样对朝廷来说,有两个好处。”

  朱允炆听了,觉得李景隆说的也有几分道理:“那你说说,有哪两个好处?”

  “其一,朱高炽支援朱允熥他们,如果打了胜仗,把陈祖义给灭了,那对于咱们朝廷来说,除去了一个心腹大患,这是好事;

  其二,如果说陈祖义打败了朱允熥他们,那么,损失的是北平的军队,

  这对于朝廷削藩来说,也不是坏事儿。

  因此,无论胜败,对于朝廷来说,都是好事儿。

  也就是说,无论胜败对于朝廷来说,都是好事儿。

  因此,末将以为,可以答应朱高炽的要求。”

  老将耿炳文站了出来:“陛下,末将不同意李景隆的观点。”

  耿炳文在朝中德高望重,资历甚老。

  朱允炆对他也十分敬重。

  耿炳文也是老朱留给朱允炆的少有的将军之一,在朝中说话也是极其有分量的。

  “老将军有什么意见?”

  “朝廷要削燕王的藩,并且,派去了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和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司。

  那朱高炽何等聪明?

  他自然明白陛下的用意,是要掣肘、监督于他,

  紧接着,宋忠都督、徐凯和耿瓛又调检了燕王府护卫军士,削弱了北平的兵力,

  而且,北元的军队飘忽不定,来无影,去无踪,经常一夜之间,就到了北平的城下。

  因此,在老臣看来,朱高炽应该是向朝廷请求援兵才对,以增加北平抗击北元的力量,

  可是,他却说要南下支援朱允熥,这分明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恐怕并不是他的真实的意图。

  如果陛下一定要答应他的要求的话,老臣劝陛下加强沿途防范,尤其是黄河延津渡口和济南两处,以防有变。”

  朱允炆静静地听着,他知道耿炳文这么大的岁数了,作战经验丰富,对朝廷自然是忠心耿耿,应该说,他考虑得比较周全。

  此时,朱允炆把目光投向了徐辉祖。

  徐辉祖一直一言不发。

  朱永炆知道徐辉祖老成持重,于是,问道:“徐爱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徐辉祖的心情也很复杂,因为朱棣的燕王妃徐妙云是他的姐姐。

  也就是说,他和朱棣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如今朝廷正在大力削藩,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必须谨言慎行。

  当然,徐辉祖是一心忠于朝廷的。

  此刻,徐辉祖见朱允炆问到了,那便不能再装聋作哑了。

  于是迈步出班奏道:“陛下,末将认为耿老将军说得对。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虽然说朱高炽是我的外甥,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呐,

  按理说,朝廷削了周王的藩,等于断去了朱棣的一条臂膀,

  朱高炽应该十分愤恨才对,但是,他现在却提出增兵朱允熥,这事儿可能有点儿蹊跷。

  如果说他真的是一心一意支援朱允熥和常遇春他们攻打海盗的话,

  末将认为是可以允许的,毕竟陈祖义和陈士良父子是朝廷的心腹之患。

  如果真能把海盗剿灭的话,那是最好不过了。

  但是,我听说陈祖义他们现在的实力很强悍,人家有大型战船上百艘,各种小型战船,不计其数。

  船上配置的还有火器,听说,还有什么海上的怪兽两头蛇,这真是闻所未闻呐。

  想要对付他们陈家父子,绝非易事。

  人多力量大嘛。

  不过,还是要提防着朱高炽一点儿,

  假如朱高炽趁此机会南下,攻打我们的城池,那就不好了。

  因此,末将建议沿途州衙府县加强戒备,然后,将朱高炽的军队分批地进入中原地带,

  比如,他派来一万的兵马,如果兵力集中在一处,可能会对朝廷产生危险,但是这一万兵马如果分五批或者是十批进入中原,

  那么,就不会拧成一股绳了。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他前几批的军队的表现,看看他到底是真的去打海盗了,还是另有打算。

  这样一来,皇上答应了朱高炽的请求,朱高炽也无话可说,另外,也防止他会做什么手脚。”

  朱允炆把文案一拍,十分感慨:“此计甚妙。”

  于是,朱允炆下旨同意了朱高炽的请求,但是,不允许他的军队一次性到位,而是,要分批进入苏州地界,然后与和常遇春的军队会合。

  中午时分。

  太阳拼命地炙烤着大地,知了在树梢上发出来凄惨的叫声。

  苏州。

  朱允熥军营。

  赵思礼正在训练那些新招募过来的新兵。

  不得不说,赵思礼训练新兵果然有一手。

  他把那些新招募过来的兵和两百名家丁放在一起训练,攻守兼备,也就是几天的时间,感觉那些新兵和其他的老兵也差不多少了。

  此时,朱允熥和赵宁儿在一起。

  他们刚到校军场,就听到了阵阵的喊杀声,

  “杀!”

  朱允熥用双手把一个水壶递给了赵思礼。

  赵思礼接过水壶,咚咚咚,一口气喝干了。

  “岳父大人辛苦了。”

  赵思礼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算不得什么,平时多训练,到了战场上,就会少流血。”

  “岳父大人所言极是,此次招募的新兵训练得怎么样了?”

  赵思礼用手指着那些骑兵:“他们进步很快啊!

  他们听说要去打海盗,一个个斗志昂扬,怒不可遏,

  他们中间很多亲属都死在了海盗的刀下。”

  赵宁儿看着他爹,说道:“爹,你在训练士卒的同时,也要注意休息,不要热中暑了。

  这天气太热了。”

  “为父知道,料也无妨。”

  他们正说着,有两名军士被热得倒在了地上。

  但是,其他的军士依旧队列整齐,并没有去拉他们。

  朱允熥明白军队最重要的是纪律,有了铁的纪律,才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赵宁儿和朱允熥赶紧跑了过去,把那两名军士抬到了树荫之下。

  赵宁儿对他们进行抢救,其实那两名军士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就是天气太热了,中了暑。

  朱允熥看着眼前的一千骑兵,和那两百名嘉宾,提高了嗓音说:“诸位辛苦了?”

  那些军士知道朱允熥要训话,都停止了训练,排列整齐,静静地听着。

  朱允熥的目光注视着大家:“我知道你们都很辛苦,但是,今天的辛苦是为了能在战场上保全你们的性命。

  那些海盗侵占了我们的家园,凌辱了我们的姐妹,杀死了我们的父老兄弟,他们灭绝人性,惨无人道,因此,我们必须把他们赶出去!”

  “赶出去,赶出去!”校军场上,众位军士齐声呐喊,那声音响彻云霄。

  “将士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海盗人数众多,有数万之多,而我们目前所有的人马加在一起,不到3000人,兵力悬殊是非常大的。

  而且,他们有高大的战船、有火炮,可能你们也听说了,他们还有一个怪兽两头蛇。

  那蛇高耸入云,嘴巴张开,都能够吞得下去一头大象,

  若非亲眼所见,简直难以置信。”朱允熥并没有隐瞒,而是把海盗的情况向大家讲述了一遍。

  此时,校军场的那些军士议论纷纷,什么怪兽两头蛇,他们从来也没有听说过,

  有很多的将士说:“吴王,我们不怕,为了保卫咱们的家园,为了保护父老乡亲,为咱们的兄弟姐妹报仇,我们什么也不怕。”

  朱允熥听了他们说的这番话,也很激动:“你们都是好样的,不过,你们放心!

  咱们和那些海盗斗智斗勇,我坚信邪不侵正,我们必定能打败他们。

  你们要团结一心,不要指望和依靠任何人。

  咱们就得靠自己,

  从今以后,你们这一千两百人,就是我的兵了。

  我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同甘共苦,福祸与共!”

  “必胜,必胜!”

  此时众军士挥舞着手里的兵器,高声呐喊,士气高昂。

  晚上。

  朱允熥的大帐。

  他把常遇春和赵思礼都请来了,商量军情。

  “外祖父,岳父大人,我发现陈祖义和陈士良父子十分狡猾,自从上一次在盘龙岭一战之后,他们现在没了音讯,就像是突然从地面上消失了似的。

  咱们想寻找他们的主力作战,不是那么容易啊。”

  常遇春手捻须髯:“陈祖义当初在马六甲,能做到今天这个规模,说明他也是有过人之处的。

  他善于分化和隐藏自己的实力,

  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的军队想寻找他们的主力作战,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就好比当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在沙漠之中寻找匈奴的主力作战是一个道理。

  陈祖义他们有大型的轮船在海面上飘荡,咱们很难掌握他们的行踪啊。”

  此时,有哨探来报告说:“朱高炽要率兵增援我们。”

  常遇春,赵思礼和赵宁儿听了之后,都感到十分意外。

  赵宁儿双手掐腰:“朱高炽那个死胖子,坏得流油,他能派兵来支援咱们?

  这太阳真是打西边出来了。”

  常遇春就问:“他们派了多少军队来?先头部队到了哪里?”

  朱允熥说:“据可靠消息报道,他们的先头部队2000人已经到了黄河延津渡口。”

  常遇春接着说:“陈祖义,陈士良父子的海盗有数万人马,他就派2000人来,又有什么作用呢?”

  赵宁儿双眉紧蹙:“就算你们说小麦是黑色的,我也不能相信。

  朱高炽派兵支援咱们,我觉得其中必有蹊跷。”

  朱允熥正襟危坐:“我也觉得这事儿有些不太寻常,可是,从目前来看,还看不出什么毛病来。”

  赵思礼问道:“那么,他们先头部队的主将是谁?

  是朱高煦,朱高燧?”

  “朱高燧。”

  “我也听说了。

  虽然朱高燧十分勇猛,但是,他和朱高煦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另外,他也太过年轻了些。

  朱高煦在什么地方?”

  “现在还不得而知。”

  “不是,”赵宁儿在大帐内踱着步子,“据我看来,这件事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朝廷已经削了周王的藩,

  周王是朱高炽的亲叔叔,削了周王的藩,就等于斩去了朱棣的左膀右臂。

  他不恨朝廷一个洞,才怪呢?

  他又怎么可能帮着朝廷拿来打海盗?

  我实在难以相信朱高炽会有这么高的觉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