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懿宗突病逝,新帝躺赢狗
林青这才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一旁的李克用无奈笑道:
“不是,少主,你也没说骑马骑久了胯下会磨破皮啊!”
“我这不是看林兄弟骑的兴起,哪敢打扰。没事,我小时候骑马的时候也是这样,等你磨出一层硬皮之后就好了。”
李克用笑着说道。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二人虽依旧没有消除彼此之间的戒心,但也算熟悉了一些。
林青没有任何想要逃跑的迹象,反而是在诛邪部玩的有些乐不思蜀。
甚至于,林青还时不时的帮衬一下那些诛邪部的百姓,学习诛邪部的语言。
“这下估计得休息好几天了,不过好在现在我已经学会了骑马,倒也算是值了。”
林青说道。
现在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能顺利的驾驭马匹一路驰骋两个时辰。
只是还没有学会在马背上骑砍的本事。
不过已经足够了,至少...逃跑的本事学会了。
不过不得不说,沙陀人的马上功夫还真不赖,跟玩杂耍一样。
他们能在马背上如履平地,甚至上马也不需要踩马镫,而是直接一个跳跃,就能骑上马,林青还是学不来。
而与此同时。
在大唐长安,那座最为辉煌而又至高的皇宫之中,那位崇信佛教,沉溺于享乐的大唐皇帝,李漼。
也在紫宸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病榻之上,他手中抱着佛像,在睡梦之中长眠。
身旁侍候的宦官看着他瘫软下去的身躯,不由得一惊,然后颤颤巍巍的小声呼唤道:
“圣人?圣人?”
他伸出手指,小心翼翼的凑近李漼的鼻尖。
数息后。
一道嘹亮的声音,自宫中陡然响起。
“不好了!圣人驾崩了!”
此话一出,似是平静的死水之中陡然丢进去一块大石头,激起层层叠浪,将原本死寂的长安城,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而这个消息,层层叠叠,瞬间就传遍了宫中。
而与此同时,镇守皇宫的大唐神策军,立马便行动了起来,层层叠叠的将整座皇宫包裹起来,以防不测。
同时,紫宸殿外,神策军左军中尉刘行深,右军中尉韩文约二位公公,正带着神策军快步朝着寝宫而来。
自安史之乱后,皇帝不再信任外臣,所以作为中央禁军的神策军最高职位,就由宦官担任。
此时这二位公公的嘴角全都扬了起来,终于...死了!
这位平时压在他们身上的大山,终于消失不见了。
也不枉这些年,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将年长的皇子谋害,从皇子中选拔出他们认为最听话的皇子进行‘培养’。
如今终于迎来丰收了。
二位公公进入宫殿之后,便立马将提前准备好的‘诏书’放入了寝宫的暗盒之中。
与此同时。
在神策军左营之中。
“哈哈哈,我又进球了!”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正在偏殿内和几个神策军在空荡的宫殿内玩着自家‘阿父’从宫外给自己淘换到的波罗球(蹴鞠),不亦乐乎。
“普王威武!”
神策军士卒见状,连连开口称赞。
而就在此时,一个穿着紫袍,身形瘦削但肩背却挺得笔直的宦官匆匆带着几人来到偏殿内,然后走到面前的少年面前轻声道:
“殿下,该去哭临了。”
此话一出,原本还在嬉闹的少年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抹迷茫,看着面前的宦官道:
“阿父,我真的要当皇帝了吗?”
“自然,殿下乃是真龙天子,本就该当圣人。所以殿下现如今还请先行换上衣物,随阿父一起去紫宸殿哭临。”
宦官说道。
这个少年,叫李俨,李漼的第五子,如今的普王。
至于为什么不是太子即位,而是由面前这个十二岁的少年接管这个大唐江山。
功劳还得归功于那两位神策军中尉,他们将排在前面的几个皇子全部弄没了。
而这李俨之所以能成为那二位神策军中尉的人选,功劳还得归功于这位‘阿父’。
此人叫田令孜,自李俨还小时,便由这位田公公亲自带着长大。
这位田公公,本是蜀中一穷苦人家,一朝入宫,便被分配来伺候普王。
过惯了苦日子的田公公,自然想要出人头地,所以这些年费力的讨好李儇。
只要是李俨喜欢的,他都会想尽办法弄来,为的就是取得李俨的好感,从而在宫中站稳脚跟。
而李俨正好喜欢除了读书以外所有的东西。
于是乎...李俨除了读书,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甚至对这个让他经常玩乐的宦官极为喜爱,私底下甚至称其为阿父。
正因为他的不学无术,让他免遭毒手,还成为了本年度最大的躺赢狗。
田令孜说着,从身后的宦官手中拿出孝服,亲自为李俨穿上,然后道:
“殿下跟着奴才走就行,奴才说怎么做,殿下便怎么做,错不了。”
旋即,田令孜牵着十二岁的李俨,便朝着紫宸殿而去。
刚出偏殿的门,便见殿外,一个穿黑光铠改制袍,腰悬错金仪刀,身形魁梧如武夫的宦官,正带着一队阉童匆匆朝着营外跑去。
田令孜见状,喝道:
“思恭!”
魁梧宦官听到田令孜的话,连忙停下脚步,对着李俨和田令孜行礼道:
“见过殿下。”
“处理干净点,万不可有任何意外!”
田令孜声音冰冷的说道。
“是!”
此人乃是田令孜的心腹,西门思恭。
随后,西门思恭带着人马,开始在宫内清洗异己,凡是和他们不是一条心的宦官,皆杀之!
而其中,先帝最亲近的宦官,杨复恭,此时还在凤翔,根本不知道宫中大变。
一日之间,壮丽的皇宫迎来鲜血的洗礼,许多太监的尸首被西门思恭沉进了太液池。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而皇帝驾崩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宫外。
百官闻言,纷纷朝着皇宫而来,但在抵达光顺门时,却被神策军拦在了门外。
翌日。
李俨在刘行深,韩文约以及田令孜的帮扶下,召集百官入宫,宣读先皇遗诏。
“朕绍承大统,十有四载,荷天地之洪休,赖祖宗之遗训...
皇五子俨,天资仁孝...然春秋尚少,未谙政机,军国重务,委宰臣萧仿、夏侯孜同平章事,神策军中尉刘行深,韩文约参知枢密,共辅冲人。
皇五子俨继统之后,宜亲贤纳谏,节用爱人,使海内乂安,宗社延永。
咸通十四年七月辛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