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巡吏现端倪,林清谋军队
一想到最近村子里干的事情,陈大虎的额头上,不自觉的冒出了虚汗。
而陈巡吏看着一脸紧张惶恐的陈大虎,心中不由得冷笑。
果然,这些贱民见到牙兵就跟耗子见到猫一样。
旋即,陈巡吏看着陈大虎道:
“陈里正,今日可到了交税的时候了,这税钱你们村子应该凑够了吧?
可别忘了咱们之前的约定,今天要是交不上来税,那咱后面的兄弟可不会手下留情。”
此话一出,身后的牙兵们齐齐伸手,将腰间带着血痂的镣铐给取了下来。
铁链晃动的声音,似死神的铃铛。
听的陈大虎脸色一阵发白。
“都准备好了,我们哪敢拖欠青苗?”
陈大虎连忙陪着笑脸说道。
“呵呵,那就好,你去将村民们召集过来吧,按着这上面的图册缴钱。”
陈巡吏说道。
旋即,陈大虎便让自己儿子去叫人。
不多时,村里众人纷纷带着钱,朝着陈大虎家而去。
陈巡吏见状,开始按照税历报名字。
“陈铁柱,田七亩,青苗三贯三百六十文,修渠十五文。”
只见人群之中,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抱着个瓦罐走了出来。
“陈公,这是我家的钱,您数数。”
中年男子将瓦罐放到桌上笑道。
陈巡吏看着面前瓦罐内厚厚的一层铜钱,满意的点了点头道:
“点数,不要多拿,也不要少算!”
身后的税吏们连忙开始清点。
“回陈公,不多不少,正好三贯三百七十五文。”
一个税吏说道。
陈巡吏见状,点了点头,在税历上划了一下,然后道:
“下一个,陈三狗...”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两个时辰后,陈巡吏顺利的将最后一个村民的青苗收了上来。
整个村子没有一个人少一文钱。
收税的陈巡吏也是有些愣神,狐疑的看着陈大虎。
毕竟,他这几天收青苗,别说整个村子全都交齐的,就是能交上来一半的村子都没有。
不然的话,他这次来也不会带着牙兵。
但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就这么一个穷乡僻壤的村子,却是唯一一个全数交齐青苗的。
一时之间,陈巡吏眯起了眼睛,看着陈大虎笑道:
“呵呵,陈里正,你们青石村看来生财有道啊,竟能将这青苗交齐,这还是头一次见。”
那笑意,似是能将陈大虎看透一般。
而陈大虎听到陈巡吏的话,却是心头一震,脑海之中响起就在不久前林青说过的话。
“此番青苗全部交齐必定会引人怀疑,若前来之人收税后立马离开,则青石村危矣。
若来人询问,可以利诱之,或可为青石村助力。
若来人刨根问底,则杀之!”
顿时,陈大虎呵呵一笑,道:
“山野之民不过是为活命而已,陈公辛苦,不如去寒舍坐坐?”
陈巡吏听到此话,眼中露出一抹喜色。
原本他也只是试探一下,没想到这陈大虎竟然上套了。
旋即陈巡吏笑道:
“确实有些累了。”
说罢,二人便直接进入屋内。
而一众牙兵和税吏见状,也没有跟进去。
毕竟陈巡吏的官职比他们高,他们也只能等着。
而屋内,陈大虎直接拿出一块金饼,递给陈巡吏。
陈巡吏看着面前黄灿灿的金饼,脸上顿时笑开了花,看着陈二虎道:
“陈里正这是何意?我岂是这种人?”
嘴上说着,但手上动作却不慢,直接将陈大虎手中的金饼收入手中,掂了掂后,直接收入了自己的衣服里。
陈大虎见状,笑道:
“哪有什么意思,就是跟陈公交个朋友,还望能和陈公多来往才是,毕竟咱们青石村地处偏远,难得交到陈公这样的朋友。”
“哈哈,这敢情好,这朋友我很喜欢。”
陈公指着自己怀里的金饼笑着说道。
“陈公放心,我们青石村从来不会亏待朋友,日后还得靠着陈公多照拂才是。”
陈大虎连说道。
“那是自然,日后村里若是有什么事情,尽管来找我。”
陈巡吏笑着说道。
三言两语之下,二人便达成了共识。
正所谓千里做官只为财,陈巡吏也不是什么酸腐文人,这年头朝廷不给俸禄,他们这些人就只能东边寻摸一点,西边寻摸一点来养家。
只要是能挣钱,哪管其他的?
至于什么朝廷法度,那都是放屁,要是朝廷法度有用,百姓也不会过的这么苦了。
这青石村陈巡吏也懒得管他们是做什么买卖的,反正只要给钱,那就是他的摇钱树,抓着这颗摇钱树,他一家老小就不用发愁吃饭了。
很快,二人达成共识后,陈巡吏便和陈大虎笑呵呵的走了出来,
“哈哈,陈里正,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陈巡吏笑着说道。
陈大虎闻言,连拱手道:
“陈公慢走,有空我会去拜访陈公的。”
“好。”
说着,陈巡吏便带着牙兵和税吏们朝着山外走去。
而陈大虎也是松了口气,看来...这事应该是成了。
然后,陈大虎立马朝着陈二虎家中而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林青。
林青听到陈大虎的话后,顿时笑了起来,道:
“收了钱就好办事,过两日你去试探试探,看能不能从他那里牵上军队的线。”
没错,林青准备通过陈巡吏,往昭义镇军中渗透。
毕竟这些藩镇军队可是强盗,一旦缺盐的时候就跟疯了一样抓着盐贩们咬。
林青自然要早做打算,如果能提前得到消息,这对于青石村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最主要的是,林青现在想要去大同镇找沙陀人买武器和马匹。
这需要运送大量的食盐,必须打通军中的一些关系才行,不然的话,风险太高了。
之所以会找沙陀人买武器和马匹是有原因的。
如今的沙陀首领本名叫朱邪赤心,现在应该叫李国昌了。
此人于咸通九年率领三千沙陀精骑南下平定庞勋兵变后,于咸通十四年,也就是今年受大同军节度使,改姓李国昌。
不过此人野心勃勃,对大唐只是表面忠诚,但实际上却在暗中扩充势力。
不但私自扩军,更是借着大同地处偏僻的借口,在昭义附近劫掠,以补充军费。
所以昭义镇高湜才会如此提防李国昌。
而;李国昌要扩军,一则需要粮食,二则需要盐。
私盐的价格低,他可以通过购买私盐来进行贩卖,从而从其中获利。
至于朝廷要是问起盐税,那不好意思,俺家穷,军队都养不活了,哪有钱给朝廷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