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城门候群才
黄承彦府邸离襄阳城并不远,不过片刻,就赶到城门前。
赶在最前的王虎眼神最好,他远远就看见城墙上的城楼有一个伞盖模样。
其下人影绰绰,时常有人形来回走动。
他稍稍停马,将速度降了下来。
等到王垕众人赶上,他手指着城楼下的人影说道:“大哥,城楼上有点不一样。”
王垕点点头,他也看出了城楼上人影来往的太过频繁。
但又恐怕吓到身侧几个读书人,他向王虎使了个眼神,让他去前看清情况后回报。
接着他拉住缰绳,将马匹停在道上,向几人说道:“马上就要入城面见使君,不如诸公在此下马,以正衣冠。”
仪态是这些读书人最重视的事情之一,闻听此言,都十分认可。
纷纷下马,从马上取了水囊,打湿面巾后,擦拭手、面,又互相照料着着,抚正了衣冠。
如此一来,再骑马难免又会蹭乱衣服。
几人想着与刘备这样的豪杰相见,第一印象尤为重要,便不再骑马。
各自拉住缰绳向城门结伴行去。
王垕心中觉得有趣,就这么眼巴巴看着堪称豪华的谋士天团,步行着向城门行去。
王虎已经看清城墙,城墙上的人也看清了他。
随着王虎回来报信时,城墙上的人好像点着的爆竹一样,人影迅速炸开。
接着又凑成一团,从城门向外涌出。
仪仗、鼓乐登时奏响,排场大的让几人回头看了看,发现并没有什么大官模样的车仗过来。
王垕这下算是知道,是刘备设的欢迎队伍。
这一次出门前,王垕倒是跟主公说过,他不一定能求来人。
但只要能来一人,便是济世之能臣,希望主公万不能轻视,将他们赶到敌对的阵营中去。
如今看来,主公确实是把他的话当回事了。
眼下这架势,给这几个怀才不遇的小青年一上,怎么也得心中振奋,坚信遇到了明主,为大业披肝沥胆的。
既然主公这么给力,王垕也不能浪费,他拍手叫好,面向众人道:“诸公,我主在此等候多时了。”
说完,加快脚步,向城门赶去。
因为他已经看见,那城门正前有三人,正是刘关张兄弟。
而正中的刘皇叔正翘首以盼,等候着他们的到来。
众人闻听王垕说话,也算是明白如此大的阵势,就是为自己预备的。
个个心中欣喜,牵马的步伐加快,跟着王垕往前赶去。
城门下,刘备面色潮红,眼睛紧紧盯着不远处越来越近的几人。
身旁关张二人也被大哥情绪感染,笑着看向大功臣王垕。
大哥自打起事,身旁一直是简雍、孙乾等人辅佐,虽然各有本事,但在谋略上还是差上一筹。
得亏有了王垕先生,才能保住徐州,又领下荆州。
只是地盘越大,压力越大。
两个不相邻的州,仅凭王垕先生一人,恐怕要跑断腿。
所以,求得贤才,双线运营,心有灵犀形成合力,这才是王垕所盼。
只是如今,三人出门,八个人回程。
远远看上去,领回来的各个风姿绰约,实在是纯纯的意外之喜。
今日又听闻城中广传王垕得了庞德公赐字,成了他的得意门生。
以庞德公在荆州的地位,王垕在荆州文士圈的名声也是水涨船高,亦是与诸葛亮、庞统等人齐名的大才。
仅仅几日不见,王垕就有了如此大的变化。
就连在城门一旁等候的刘表也不住咂舌。
他身后正立着已经没了舌头的管家,不过好歹得了条命。
如今见主人活得轻松自在,他也沾了光,脸色红润了许多。
他顺着老爷的目光远远望去,听着主人刘表的赞叹之语,也跟着点了点头。
直到众人到了面前,刘备深施一礼:“诸公一路辛苦,备特设宴席,以候诸公。”
王垕众人回礼。
见主公脸上有些赤红,问道:“主公何故面上有晒痕?”
一旁张飞见王垕大获而归,心中欣喜的很。
听见王垕问话,他面带心疼,抢言道:“先生有所不知,自打先生走后大哥就怕错过诸公。所以自那日起,就时时在城楼观望。
后来干脆在此设了个伞盖,天一亮便到此等候诸公。”
话说的很到位,说的不是等王垕,而是等大家。
这一下说完,王垕就知道气氛到了。
刘备闻听张飞说话,他抬手示意不要再说了。
接着双手捧住王垕的双臂,笑着上下张望检查身上确实无碍,随后将手向城内一伸,做了个请的手势。
邀请众人入城。
王垕轻轻捏了下刘备的手背,似有所意。
刘备何其精明,他瞬间就反应过来,向王垕点点头。
接着行到诸葛亮、庞统面前,一手一边接过二人手中缰绳,笑着说道:
“诸位先生,请。”
随着刘备动作,关羽、张飞、赵云几人纷纷上前,接过缰绳。
一套求贤若渴的连招打下,几个士人彻底沦陷。
他们竟然一改骄傲的常态,十分谦逊地随众人入城。
宴席上,王垕作为双方最信任的人,为各方一一引荐。
刘备也是痛快,在与众人畅谈一夜后,又与王垕议论如何安置。
最后决定直接置军事中郎将二人,正是诸葛亮、庞统。
相当于如今的参谋长,手下可行使兵权。
又辟四友为军师。
相当于现在的参谋,尽管手下没有军权,但议事中建议的分量也不会轻。
对于如此大手笔的封赏,除了几人确实表现不俗。
其中还有王垕作保的影响。
尤其是面对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的时候,刘备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就好像冥冥之中,就有一点相熟。
对于几人互相来电,王垕也是抚须而笑,不作干预。
次日宴会上。
王垕发现一旁的徐庶忧心忡忡,才发现他愁眉不展,竟有些不安的神色。
王垕正了正神,看向徐庶,问道:“元直何故一筹不展?”
徐庶咽了口唾沫,有些六神无主。
“使君城门候群才之事,不日就要化为美谈广传四海。”
王垕心中有所预料,却故意作吃惊:“如此,岂不是美事,何故愁眉不展?”
徐庶无奈摇头:“正是如此,庶老母尚在老家,恐曹操心生歹念。”
虽然徐庶现在还不是什么出名角色,但正所谓人怕出名。
老母不在身边,这仍是让小有所成的徐庶十分不安。
王垕赞同的点点头,却见堂门前闪过陈岩身影。
正是寻徐庶老母的陈岩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