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储君

第39章 聚会

红楼储君 观屾 2573 2025-05-13 10:22

  三日后,午间。

  墨禅居,地处鼓楼西大街一带,也是神京有名的品茗盛地,往来文人骚客颇多。

  肃王府的轿子,稳稳落在了台阶处,相候的知客相公,但见陈虎等护卫,眸光一动,上前拱手道:“不知贵人可有预约……”

  须臾,随行小厮双喜,递了紫檀木制的牌子,上书“望云”二字,也是定好的包厢名字,旋即昂首道:“我家主子前儿就约好了!”

  两人说话间,朱仲安已下了轿子。

  但见他今儿头戴黑色绉纱网巾,内衬云锦交领袄,外穿素色程子衣,束乌木鎏金暗扣革带,脚踏素面青缎粉底靴。腰间还悬有羊脂玉禁步,及香囊等饰品。

  单是这身行头,加上俊朗外表,即便孤身一人,也足以刷脸步入!

  而他将聚会地点放在此地,正好附庸风雅,掩人耳目,商谈一些事项。

  正前方,知客相公头戴玄色方巾,长得清瘦白净,一手持花名册,一手持拂尘,这边刚核对完。

  他转头一瞧,知是肃王府的贵人当面,忙恭敬行礼道:“贵人万福金安!鲁王家的小主子,已提前到了……小人给您引路!”

  闻言,朱仲安轻轻颔首,心里面却有些感触。

  今儿本是他做东,因此提前一个时辰就到了!

  而堂弟朱仲良做什么都有些丢三落四,唯独来这地方白嫖,却是最为积极了。

  随之,知客相公于前面引导,到达一层的楼梯口,便换上了眉清目秀的清音童子,捧香炉走在前面。

  顺着朱漆雕花扶手,至二楼后,早有管事的掌班相候。向前望去,还是位丰腴端庄的美妇。

  方才得了楼下通禀,知来者身份,妇人左手捏帕,行了个万福,笑道:“妾身芸娘,请贵人安,您这边请!”

  不论其他,单是这一路走上来,情绪价值算是拉满了!

  但同后世相比,各方面条件,到底是相差甚远。

  朱仲安瞥了眼,就收回目光,说道:“嗯,前面带路吧!”

  待来到包厢门帘处,还没有迈入,十四弟的声音,就传入耳中。

  “哼,我才不管呢,今儿是我十三哥,第一次来你们这里。那明月姑娘,吹拉弹唱、琴棋书画茶,样样精通,若不叫来展示一番,不就是不给我十三哥面子吗?”

  “爷您见谅!明月姑娘有约了,今天却是不行。等到有空闲,我一定让她好生陪一陪您!”

  听到里面的说话声,朱仲安面色倒无多变化,反正堂弟的性格,他本就清楚的很。

  而今日,同冯紫英等人见见,可不是为了娱乐。

  见状,反倒是芸娘有些尴尬,想要解释些什么,就见肃王世子,大步迈入。

  脚步声响起。

  恰好被屏风另一侧的朱仲良给听见了。

  待转头一瞧,见是堂兄到来。

  朱仲良忙起身见礼道:“十三哥……”

  “十四弟来得早啊!”

  堂兄弟略一寒暄。

  朱仲安看向恭候的芸娘、茶博士等人,说道:“暂时不用其他人……若是南国公府的夏公子,成国公的史公子,还有神武将军府的冯公子到了,且速请进来!你们也都下去吧!”

  “是。”

  注意到肃王府的贵人气度,还有话语中的威严感,芸娘等人,心里有些忐忑,忙是应声离开。

  朱仲良见此,一屁股坐在那螺钿屏风榻上,拿起茶水往嘴里灌了口,忍不住叹道:“十三哥也太不懂得怜香惜玉了,就说那芸娘,生得风情万种,往来的人啊,哪个不想上……”

  朱仲安倚于临近的楠木榻上,观堂弟之态,抬眸道:“再有十来天,鲁王叔就从山东回来了吧?”

  “咳咳!”朱仲良一口茶水喷出,猛地咳嗽了几声,捂着胸口,直到捋顺了气,无奈道:“唉,十三哥,能不能别提我爹,让我好生潇洒快活几天!”

  针对堂弟这般摆烂状态,朱仲安摇了摇头,拿起紫砂壶,往手边的白瓷若深杯,倒了七分满,品了口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想以鲁王叔,也是希望十四弟,能够承太祖、世祖之余烈,扬我大明威武!”

  “说起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今诚非太平世道,也是宗室子弟,该有作为之事……”

  “哈哈,世子爷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好男儿生于世,诚该建功立业!”

  一道豪爽大笑声,从门口传来。

  当朱仲安携朱仲良站起身时,只见史宗朝、夏承烈、冯紫英三人,联袂而至。

  三人显然是约定了时间,想着提前到来。毕竟,两位世子爷,皆为宗室子弟,又岂能怠慢了?

  开口之人,正是冯紫英。而两侧的史、夏二人,也都目露奇光,颔首认可。

  “拜见肃王世子!”

  “拜见鲁王世子!”

  “紫英兄、宗朝兄、承烈兄……”

  五人互相见礼,落座之后,朱仲安拿起手边茶具,亲自烹茶,给几人各倒了一杯,边饮边聊。

  茶技乃前明文人“五艺”之一,众人常以茶会友,便是贵族子弟,也多有学习此道。甚至还专门著有《茶谱》、《茶疏》等,流传于后世。

  只是当下,很多勋贵子弟不学无术,多有丢弃,而他正好会一些。

  随之,接着方才的话,从大明的内忧外患出发,冯紫英等人,同朱仲安一道,难免聊起了边地局势,一时多有义愤填膺。

  反倒是朱仲良,听得百无聊赖,显得昏昏欲睡!

  “去年秋,直至今秋,瓦剌数度犯边,骑兵大部来袭,又同罗刹秘密联合,于我大明有夹击之势。此况若不改变,情况只会愈发危机……”

  原本有些沉默寡言的夏承烈,论及军事,讲的头头是道。

  朱仲安听罢。

  结合这些天里,所翻阅的史料,他心里却是清楚,从世祖朝之后,大明边疆愈发不稳,原因在于防御线过长,难以同时顾忌东西,加之辽东安危,牵制了明军的大部分精力,以及众多国内问题……

  当着冯紫英等人的面,他客观陈述了个人看法。

  “大明边患问题,由来已久。想要改变这一切,需要的是对症下药……”

  冯紫英闻此,当先拊掌,接着一叹道:“世子爷所言极是,然则,我大明想要改变这一切不利状况,甚为不易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