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储君

第27章 秦可卿:请世子享用!

红楼储君 观屾 2495 2025-05-06 13:35

  “用膳吧!”

  朱仲安点了点头,话声一落,旋即移步至云纹铜镜架处。

  于鎏金灯树的光照下,可见他身穿的赤色罗纱圆领袍,前后及两肩位置,各绣有一团五爪行龙。

  诚因明制,皇帝常服九龙,太子及亲王五龙,世子四龙。

  再有头戴的乌纱翼善冠,折角向上,虽无专属帝王的双龙戏珠装饰。但搭配着玉带、粉底皂靴,全身上下,更显威严贵气了!

  《左传》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于此方世界待了有一段时间。

  以他所观,大明服饰,基于周礼,承于汉唐,兴于今朝。上至皇室,下至黎民,莫不极具华服之美,更不负“衣冠上国”的称呼!

  可惜到了后世,多有失传……

  朱仲安回到罗汉榻处,这边方一坐下,一阵熟悉的香风,就涌入了鼻息。

  侧眸一瞧,在春杏引导下,正是秦可卿在前,手里托着茶盘,垂眸视地,款步轻移,身后跟着丫鬟瑞珠和宝珠。

  距离三步之遥,她步伐一止,先屈膝行半福礼,说道:“知道世子爷一早要入宫,妾身做了藕粉桂糖糕,还有这玫瑰清露酥,另泡了桂花蜜露茶……还请世子爷享用!”

  朱仲安扫过面前佳人弯腰时,呈现的优美轮廓,随即瞥向那张鲜艳妩媚的脸蛋。

  内心深处,不禁感慨秦氏心思细腻,更会伺候人!

  离府之后,知道他入宫以后,要待上好几个时辰,期间如厕不便,遂准备了清淡茶点。而话里话外,恭敬之余,不失分寸。

  有这么一个秀色可餐,体贴入微的女人,跟在身边服侍,倒也能省去很多麻烦!

  朱仲安指了指旁边的填漆小几,柔声说道:“难为秦姑娘想得周全,你既熬了夜,就先放在这里,下去歇一歇……”

  “春杏!”

  “奴婢在!”

  “我记得府里新进了一匹云锦,记得也给秦姑娘做一件新衣……”

  云锦本是金陵特产,布料甚是名贵。

  闻言,秦可卿忙的抬目,迎着世子爷那双深邃明亮的眸子,似要将人陷进去。她芳心触动,正待说什么。

  朱仲安语气和煦,不以为意道:“这缎子再贵,不过是死物。好布料也只有穿在如秦姑娘身上,才会更好看!”

  “还有,入秋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了,记得给瑞珠姑娘、宝珠姑娘,做一身主衣!”

  宝珠、瑞珠离得远一些,悄悄抬头,看向俊朗英武的肃王世子,双目异彩连连。听了前一句话,由衷地为自家姑娘高兴,既是寄人篱下,这些天的努力下,可算是入了世子爷的眼。

  但闻后一句话,两名俏生生的丫鬟,心里喜悦,忙屈膝行礼道:“奴婢谢世子爷恩赏!”

  十几个呼吸后,离了房间,穿过走廊,回到了别院。

  秦可卿心绪未定,夹杂着不少复杂的情丝。

  就听宝珠叽叽喳喳,说道:“世子爷待姑娘真真是极好的!前番才让春杏姐姐,寻了下人使唤,赶了件藕荷色新衫子,今儿又是关心的紧!”

  瑞珠则站在自家姑娘的角度,思道:“而且,世子爷生得真好看,姑娘站在那里,就好像天造地设的一对儿。便是没能嫁到国公府,秦家也回不去,姑娘若是能……”

  见两个贴身丫鬟,说的越来越离谱,秦可卿的玉容,早就染上了胭脂色,她手指绞帕,心里有些患得患失,声音甜颤道:“你们两个,可别说了……”

  她这无家可归的人,岂能奢望那些?只求着留在王府里,余生能好好报恩吧。

  寅时正刻,天色犹暗。

  一顶八抬朱漆轿,离开了肃王府,往东华门外去。

  随行之众,包括陈虎等四名护卫,及提灯的两个贴身小厮。

  逢大事当有静气。

  朱仲安坐在轿子里,闭门回思礼仪等注意事项,估摸着过去了两炷香时间,尚不足卯时初。轿子停下后,双喜的声音就传了进来。

  “主子,东华门到了!”

  数息后,下了轿,他举目一看,早有鸿胪寺的年轻官吏,于此地候着。宫门处,则不断有人影进进出出。

  见礼罢,朱仲安手握象牙笏板,递上金册。

  至于送呈宫中的“中秋例贡”,按照规矩,早几日就由王府管事备好,交给了礼部主客司。

  待宦官拿出《玉牒》,检查无误,随即朱笔勾名,当众高呼道:“肃王世子朱仲安入觐——”

  随之,于鸿胪寺序班引路下,向宫门走去,过了东华门,且沿着内廷甬道,往奉天门广场候旨,即后世的太和门广场。

  实于前明嘉靖年间,奉天门又被改为“皇极门”,世祖皇帝匡扶明室,便改回了明初的名字。

  而这也是重获新生后,朱仲安第一次迈入紫禁城,也是大明朝的权力中心!

  看着高处屋脊,他尽管努力保持平心静气,但心情难免有些起伏。

  总有一天,肃王一脉,会成为紫禁城之主!

  至会极门,只见奉天门广场上,已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

  话说参与中秋朝贺的臣子,包括宗室成员,留京的五品以上官员,及勋贵外藩等,算起来约莫有四百多人。而这其中,宗室武勋就占了一半。

  来到广场入口,同行的鸿胪寺官吏,临近低语:“世子请随亲王班次!”

  朱仲安轻轻颔首,来到东侧宗室队列,原属于父亲肃王的空位后一尺处。

  他立如松,目视前方,持笏站立。

  这期间,能感受到一双双视线,望了眼后,又迅速收回。

  一炷香过去,等到头戴乌纱帽、身穿獬豸补青袍的纠仪御史踱步离开,借助整冠之机,朱仲安向右侧望去。

  由于父亲肃王乃皇长子,又是“首藩”,遂以他的位次本就靠前。

  因此,这般一瞥,直将众宗亲的相貌神态尽收眼底。

  旁边站着的是三爷,也就是理王朱伯淳。紧邻之人,体貌魁伟,该是那位四爷,宁王朱伯铭了……再往后,能看到身为鲁王世子的十四弟朱仲良,正朝着他挤眉弄眼!

  呵,都是老朱家的孝子贤孙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