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储君

第43章 举荐林如海

红楼储君 观屾 3168 2025-05-13 10:22

  翌日,黄昏。

  鲁王府,存心殿。

  六爷朱伯嘉身穿赤袍,独坐于北端的朱漆云龙纹翘头案处。

  受邀参宴的朱仲安、端宁郡王朱伯朗等人,分居左右青玉案。朱仲良也在其中,不过昨儿挨了揍,屁股仅贴着交椅的四分之一。

  而朱仲安身为晚辈,早于四个时辰前,就已持贽见礼,递名帖来见。

  并同这位王叔,短暂闲聊了一会儿。

  之后,见端宁郡王到来,心里难免有些意外!

  说起来,他对端宁郡王不熟悉,只道是管理皇家府库,平素闲散低调。

  反倒是那位长子,常在宗学相逢,两人日渐熟络。

  “都是自己人,不必拘于礼数,今与诸亲共乐,与咱一起满饮此杯!”

  “饮胜!”

  宴席一开始,朱伯嘉洪亮的大嗓门,就从主位传来。

  而朱仲安还在长身体,于是选择以茶代酒。

  一时间,宴席之内,其乐融融。

  待让侍从们都下去后,聊着聊着,话题就从山东、河南等地的动乱,转到了神京。

  朱伯嘉眸光,扫过端坐的侄儿,又见没心没肺啃鸡腿的长子。

  内心幽幽一叹。

  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自家这儿子算是废了。

  若非于亡妻的思念,加之亲情所系,他早就娶了续弦,再养个小的!

  视线最终落在了堂弟朱伯朗身上。

  朱伯嘉握着酒杯,眯眼问道:“咱在山东时,听说前些年里,失踪的那批税银有着落了?”

  “毕竟涉及到了一千多万两,伯朗,你可知后面调查到了什么?”

  当着子侄的面,朱伯嘉没有避讳什么。

  说起这丢失的税银,他语气多有不善!

  这些年来,无论是军中,还是民间,因战乱饥荒,最缺的就是银子。

  几年前,偏那批救急的税银,悄无声息不见了,谁不知道里面有鬼?

  而且,涉及的不是一个人,只怕是一大群人。

  此番突兀出现,又和老四扯上关系,可见宗室内部乱成什么样子了?

  哼,想到这里,就凭老四这些黑手,若真要坐上那位子,他第一个不服!

  端宁郡王名叫朱伯朗,年三十有五,蓄着短须,身子显得有些臃肿。

  闻言,他顿了顿,这才开口说道:“不瞒王爷,于码头发现税银后,朝廷也花费了大力气。可惜随着漕帮解散,又有一群主事人,先后不明不白的死去,这线索也就断了!”

  朱伯嘉冷哼道:“真就断了吗?我就不相信,什么都没寻到!”

  “再说这税银背后,藏着什么猫腻,真当所有人是傻子?朝堂里的蛀虫,江南那些乡绅,只怕吃的盆满钵满。反正到了最后,瞒过宫里,苦苦百姓……”

  “哼,这一切,岂能这般算了?”

  听到鲁王这么说。

  朱伯朗侧过身,瞥了眼面容肃静、默默倾听的朱仲安。

  能被六爷邀来家宴,可见对肃王世子的亲厚,倒也不必避着什么……

  略一思后,他摸着双下巴,试问道:“我听说,宫里要将户部,交由王爷执掌……王爷可是要彻查税银案,还有近两年来,江南乡绅拖欠赋税之事?”

  “若是如此的话,只怕不易。”

  话说留京的几位皇子,于六部等实权部门,分工各有不同。

  之前,像七爷就把控着户部。每年里,从地方到朝堂,可是捞到了不少钱!

  闻此,朱仲安用余光扫了眼上首。

  现在看来,同预想一样,六爷确实补了七爷的空缺。

  但想要查清这些财政大案,就如端宁郡王所言,何其艰难,毕竟牵涉到各个方面。

  最为重要的是,六爷根基处于军中,于户部并没有班底!

  而宫里这般任命,将户部托付。

  往深处想,看似给予重用,其实也想一步步剪除六爷的羽翼……

  他的脑海里,重新浮现了永宁帝的面孔。

  这位大明天子,居于深宫之内,静观诸子纷争,又将权术运用的炉火纯青。

  然而,有时候太过自信,实则更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另一方面,在他看来,六爷也好,朝中也罢,真想解决税银,及江南的赋税拖欠问题,最简单的法子——

  莫过于杀人了!

  杀一个人不行,那就杀一群,杀一批!

  回思前明,除过太祖皇帝铁腕整肃,无论是张居正改革,还是从万历帝到崇祯帝的“矿税监”,及“矿税监”事件,都可见朝廷处于被动之境。

  现今大明内外动荡,加之前明的遗留问题,江南乡绅日益庞大。

  若是不以雷霆手段,刮骨疗伤,拖得越久,情况只会更严重!

  况且,退一万步讲,老朱家若是因此再度亡国,那要这些不听话的乡绅,还有什么用?

  当然,这一切,重点的是宫里态度,有没有这个魄力。但很显然,永宁帝没有……

  故而,他为父亲肃王争皇位,不仅是救自己,也是救天下!救万民!

  朱伯嘉并不知道身边的亲侄儿,早生出了夺嫡之念。

  若是知道了,以他对亲兄长朱伯栋的敬重,定会全力支持。

  而自昨儿接了宫里的旨后,他就将全部心思都放在户部亏空上。

  谁能想到老七这些年,留下了这么大的烂摊子?

  便是皇室之内,除了老四、老七,还有哪些人监守自盗?

  厅舍内。

  朱伯嘉放下酒杯,沉默半晌,依那直爽性子,并未隐瞒。

  而是颔首道:“是然,而今受宫里信任,咱岂能坐视不管?得想尽办法,让这些人,把银子全都吐出来,用在国计民生上!”

  随之,他又摇了摇头,眉头紧蹙,叹道:“为了此事,咱昨儿向宫里提议,增设从三品的‘巡按总督’,配合好户部,督查四省赋税。此人需要熟悉江南事务,为人正直清贵……只是人选上,尚无着落!”

  初督户部,可是能用的人手,又从哪里寻找?

  总不能用军里的那些粗汉吧?

  而朱仲安听到这句话,眸光一垂。按照六爷的要求,他正好有个合适的人!

  家宴结束后,夜幕已然降临。

  端宁郡王先行告辞离开后,朱仲安跟随叔父朱伯嘉,一同来到了书房。

  至于堂弟朱仲良,则被训去家庙,继续抄写《皇明祖训》,连个私下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这边厢,朱伯嘉坐在了太师椅上,指了指前面的椅子,说道:“贤侄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多谢皇叔!”

  见了朱仲安一丝不苟行礼,而后恭敬落座,朱伯嘉点了点头,摸着髯须,又笑道:“大半年光景未见,贤侄愈发稳重了,皇兄可算生了个好儿子……”

  “前番贾府之事,就多劳贤侄费心。以后若有什么事,尽管向咱提!”

  闻言,朱仲安神色一舒,深知这句话的重量。

  他忙是起身回道:“皇叔过誉了,肃王府和鲁王府本就一体,侄儿和十四弟,亦是亲兄弟。只要十四弟需要帮助,侄儿定会倾力而为。”

  关系到血亲,别看朱伯嘉把长子打得狠,但他心底里,依旧认为“亲大于理”。

  是故,朱仲安这番话,最对他胃口,不禁拍案,朗声大笑道:“哈哈,好!那逆子有侄儿你这个兄长,是他前世修来的福分!”

  又交谈了两句,直让六爷笑声不断。

  朱仲安又行了一礼,正色道:“刚才听皇叔聊起‘巡按总督’空缺……侄儿听说过一人,或许适合此职位!”

  朱伯嘉抬首,好奇道:“哦,皇侄说的是谁?”

  “禀皇叔,此人乃巡盐御史林如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