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开局刷到永乐大帝,朱棣慌了!

第1章 万朝君臣观天幕

  陆清羽不知道,自己也活在个楚门的世界里。

  上完课。

  他照常打开了手机,刷起短视频。

  而与此同时,无限多元宇宙平行世界中。

  一张天幕准时准点张开。

  ……

  大秦。

  兰池宫。

  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事赵高眼见夜空中亮起熟悉的荧光,微微扭了扭发酸的脖颈。

  他躬身俯首,恭敬道:

  “陛下,天幕亮了。”

  始皇帝嬴政仍未抬头,只是轻轻应了一声,目光依旧在手中的竹简上。

  天幕出现已经有半月时间。

  据百官推测,其上内容乃是后人日常生活之景,虽偶尔会涉及些对大秦大有裨益的内容。

  但大多数时候其内容都一言难尽。

  若非必要,嬴政不会将太多精力投入其上。

  西汉。

  长乐宫,前殿。

  不用左右近臣提醒,汉高祖刘邦已然将笔放下,摆了个最舒服的姿势看向天幕。

  左右郎官见此,自觉抬笔铺卷,随时准备记录下天幕的内容。

  一旁,张良和陈平额外被赐坐左右,随时准备着为刘邦解答疑惑。

  东汉。

  冀州邺县。

  大贤良师张角盘膝于观星台上,远望天幕,面无表情。

  台下围聚着一群黄衣弟子,一个个庄严肃穆,静默无声。

  天幕突现,打乱了张角许多布局。

  “但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大事将举,张角从未想过退缩。

  “若天要亡我,那便葬送苍天。”

  大唐。

  太极宫,两仪殿。

  唐太宗李世民与亲信大臣共处。

  考虑到天幕播放时间短则几刻钟,长则半个时辰一个时辰。

  不少老臣身体不便,他特意让尚舍局掌固准备了胡人的高足凳。

  上至先秦,下至明清,历朝历代,各个时空都同时出现天幕。

  无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不约而同的放下手中工作。

  黄昏时分本就是休憩之时,闲来无事,看看天幕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习惯。

  若遇到些有趣的,也能成为来日的谈资。

  在许多双眼睛注视下,天幕彻底亮起。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身披轻甲,束发短髯的中年人。

  在其背后,四个红底大字“永樂大帝”格外醒目。

  此四字一出,顿时吸引了许多人目光。

  “陛下。”

  蒙毅的声音在嬴政耳畔响起。

  听到提醒,嬴政抬起头,一眼看到了那四字。

  尤其是后两个。

  “大帝。”

  心中默念此二字,秦始皇转而看向前两个字。

  后世文字大多与秦篆差异颇大,前二字他一时没认出来。

  “李卿。”

  他认不出来没关系,自会有人能认出来。

  天幕出现第一天,他便发现文字不同的问题,吩咐李斯负责文字翻译工作。

  听到自己被点名,李斯当即会意,答道:“陛下,天幕上四字为‘永乐大帝’。”

  “此前可有相关记载?”

  始皇帝继续发问,但他这次没看向李斯,而是下方的众多博士。

  博士制度于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大秦统一六国后延续制度,设博士约七十人。

  掌古通今,以备顾问。

  “敢告陛下,博士臣越有话。”

  一身着紫色深衣的中年博士从人群中走出。

  始皇帝认得他,齐地博士淳于越,前些年东巡封禅泰山时此人在齐地众儒中就颇有威望,仅次于孔鲋几人。

  后招入宫中为博士。

  言直刚正,略显迂腐。

  可听之,不可尽信之。

  “允。”

  淳于越闻言,答道:

  “臣读经,知《尔雅》言,永者,长也、远也、遐也。《楚辞》有句为‘穷身永乐,年寿延只’。远到三皇,近至三代,历朝为帝者未有以此名之者,故天幕所谓‘永乐大帝’者,当为后世天子,而不为过往帝王。”

  “永乐大帝,这兄弟倒是个会取名的。”

  西汉。

  刘邦嘴角含笑,对天幕上的家伙来了几分兴趣。

  “若真可以永乐,那倒也不错。只是那秦始皇也没实现传万世的梦,这永乐大帝,想必也不会一直乐下去。”

  明,洪武十三年。

  应天府,华盖殿。

  朱元璋带着朱标、朱棣等人于此处夜观天幕。

  瞧着那几个醒目的大字,老朱随口点评一句。

  在其身侧,刚收到就藩圣旨从中都凤阳回京受命,但尚未赶去封地的朱棣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天下哪有永乐这种事,不知道为什么,当他看到那鲜红的四字时,心中莫名的感到有些悸动。

  总感觉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相比之下,永乐九年,应天府。

  同样是在华盖殿。

  身披皇袍的朱棣非但没感到不安,嘴角反而逐渐勾起一个弧度。

  历史上并非只有他一人年号为永乐,但他自信,自己是永乐大帝。

  毕竟古今能称大帝者,再次都不算庸才。

  朱高炽与朱高煦陪同左右,都注意到了朱棣的表情。

  二人刚想说什么,天幕之上画面一转,一列标题显现:

  《一口气看完明成祖朱棣的一生,篡位?嗜杀?大明狠人!从燕王到永乐大帝》

  天幕少有这么一长串的文字,但每次出现这种形式的标题,都会显露不少信息。

  “明成祖,姓朱。果然朕的大秦还是亡了吗。”秦始皇嬴政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只是不知道大秦传了几代,历经几千载,想来不会比那三代更差。”

  他一直都知道,王朝无法永存。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秦乎?

  只是身为大秦的建立者,他更多的期望大秦能传百世、千世乃至万世。

  观星台上,晚风咧咧。

  张角一身黄袍在如血夕阳映照下略显红光,原本激荡的心情平复下来,抬头望天,胸中尽是豪情万丈:

  “后世帝王不姓刘,这天下终究还是换了主人。苍天将亡,不死于张某手中,亦要葬于他人之手。”

  “不过这天幕无个定性,不知哪日就会漏了计策,甲子既至,当不再犹豫——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大唐两仪殿内。

  群臣噤若寒蝉,唯有起居舍人动笔记录的声音在宫中回响。

  “篡位~”

  群臣反应李世民自然看在眼里,他面不改色,只是心中还是避免不了有些许波动,没来由的对这素未谋面的永乐大帝多了些好奇。

  亦或者——共情。

  唐太宗或许能和明成祖共情。

  燕王朱棣则只想将天幕上那家伙骂的狗血淋头。

  篡位?

  嗜杀?

  永乐大帝!

  您倒是爽了,我怎么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