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开局刷到永乐大帝,朱棣慌了!

第29章 真君子?

  始建国元年正月初一。

  新朝以十二月为岁首,故正月初一为十二月初一。

  王莽立国,改国号为新,改元始建国。

  这名字很明显的跟始皇帝一样,秦始皇想着能传万世,王莽想着可以建国万年。

  然而,事实是:

  “十五年,十五年大新就亡了!”

  这一声吼叫撕心裂肺,好似能打破次元壁,天幕之上浮现密密麻麻的蛛网纹路。

  只听咔的一声,玻璃破碎声。

  天幕画面一黑一暗。

  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一座大山猛地崩塌。

  紧随其后,几个金线大字浮现其上:

  太阴之精,沙麓之灵,作合于汉,配元生成。——扬雄。

  【王政君,王莽姑母。】

  【伴随祥瑞而生,后被父亲送入宫中,又机缘巧合为当朝太子刘奭诞下一子刘骜。】

  【汉元帝即位,立为皇后。】

  【汉成帝即位,尊为皇太后。】

  【成帝河平二年,其兄弟五人同日无功封侯,王氏外戚专权伊始。】

  听到这里,刘邦双拳不由得拧的嘎吱作响。

  感情他的子孙后代从没把自己的话放心上。

  他白马之盟时才定下的“非刘不王,非功不侯”的规矩,后世这叫刘骜的不孝子不仅坏了规矩,还坏的彻底,一天就坏了五次。

  他很想问,大臣呢,三公九卿呢,就没人拦一下的吗。

  他刘邦想换个太子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同意,怎么这刘骜做荒唐事就没人阻拦。

  天幕之中画面变动,一个年轻版王莽出现于画面之上。

  看其年龄,应当不过束发之龄。

  【我叫王莽,如今尚无表字。】

  【我的姑母,如今的皇太后王政君是一个很幸运的人。】

  【姑母没有绝世容颜,也没后宫中人的那些弯弯绕绕。】

  【但受上天眷顾,入宫为妃,生下当今陛下。】

  【陛下即位,王氏由此开始兴旺。】

  【我的父亲王曼,是姑母同父异母的兄弟里最年长的,去世的也最早,没赶上封侯的时间。】

  【于是几个叔叔都封侯,唯有我和兄长仍为庶民。】

  【不久,兄长去世,独留孤儿寡母予我照料。】

  【不同于其他王氏二代,骄奢淫逸,我家境普通,因而得以坚持简朴。】

  【在这大汉的天下,陛下就是最大的,但我偶然发现,陛下也有畏惧的东西。】

  【那便是,那天,那命,那高高在上的天命!】

  【而天命降世,便化为祥瑞。】

  【我知道,谁能掌握祥瑞,谁就能接触到天下最高处的天命。】

  【于是,我拜当世大儒为师。】

  【孟子言五百年而必有圣人出,舍我王莽何人能胜之!】

  “儒家,天命?”

  刘邦毫不掩饰情绪,略有不满的看向叔孙通。

  他不是傻子,从这王莽的只言片语中便猜出,后世大汉君主,多半对这所谓天命言听计从。

  而儒生便如先秦的巫史一般,掌握着天命化现而成的祥瑞的解释权。

  倒是与阴阳家类似。

  只不过,这种东西不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吗?

  他目光微眯,他刘邦于战国末年活过了前半生。

  长成于礼崩乐坏之时,对所谓天命之说,利己则信之,不利己则不信。

  譬如那陈胜吴广藏书鱼腹,又如秦末有人于陨石之上刻咒秦之语。

  他虽起于微末,但也不会盲信。

  不过这后世子孙笃信如此,显然非一时之功,指不定那帮儒生以此为由头已经宣扬了不知道多少代了。

  蓦然回想起此前看到的后人的那题目——祥瑞亡国!

  刘邦心中对儒家的印象不由得又降几分。

  【若有一鹤立于鸡群,必定突出。】

  【若于众多纨绔子弟中,多出一克己复礼的儒生,也必定名噪一时。】

  【而我王莽,要的不止是名噪一时。】

  【所谓君子相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行君子之道,便多与君子结交。】

  【如班稚、王歆、扬雄等人。】

  光和七年,涿郡。

  客舍。

  一姿容俊爽,留尺许长髯的大汉见天幕之语,冷哼一声将手中一卷《汉书》拍于桌案之上。

  “王莽贼臣,篡汉滔天,行骄夏癸,虐烈商辛!”

  “其自言交好于班稚,殊不知班稚有孙儿曰班固,其荒淫之政,自有班固秉公执笔。”

  离此人不足百里外,桑树下,刘备心中亦多有鄙视。

  所谓新帝王莽,乱臣贼子之辈,用周礼而误天下之徒。

  【君子之道,至孝至悌、勤学守礼。】

  【故我待侄子如已出,尊嫂子如亲母。】

  【常出入于叔母皇太后左右,尽晚辈之礼。】

  【时任大司马为叔父王凤,叔父病,我立侍左右,亲偿药,连月时间不解衣带,蓬头垢面。】

  【始得任黄门侍郎。】

  【小人得位而骄,君子居高而静。我一日不敢放任自我,终得几位叔父赏识,又得陛下认可,封新都侯。】

  【为父者,最忌偏颇,侄儿年小于长子,为避免长幼冲撞,我安排他们同日结婚。】

  【两人大婚之日,百官来贺,举杯交盏之时,仆人来报,言母亲身体欠安,我便于众目睽睽之下多次回房照顾老母。】

  【后将军硃子元无子,我遂选一能生侍婢送之。】

  【许是因为我兢兢业业,孝悌极致,得陛下赏识,于叔父之后继位大司马之位,辅政庙堂。】

  【今年,我三十八岁。】

  【母亲患病,朝中不少官员前来看望,贱内开门相迎,衣不曳地,布蔽膝,王公贵族皆以为为奴仆。】

  【......】

  涿郡。

  一庄园内。

  一状貌魁梧的大汉声若惊雷,于天幕所言颇为不屑。

  “王莽那斯分明是想自己买一侍婢,但被昆弟议论,自觉于名声不利方又送于别人。”

  “孟坚所言无错,此人匿情求名至此,其虚伪简直令人发指。”

  他又想起王莽种种行径,所谓孝悌廉俭,深为不耻。

  “王莽此人,如若经年累月一生如此,即便不算君子,倒也不失为一善士。”

  “只是其不过沽名钓誉之徒,昭之于众处为无欲无求,阴之于心中乃无物不求。”

  似乎是为了验证张飞的话,天幕之中,亦随之言及王莽性格缺陷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