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开局刷到永乐大帝,朱棣慌了!

第20章 罗辑讲正野史

  陆清羽并不懂史,不过他向来只认考古结果。

  剩下的所谓正史,野史,碑记他都普遍怀疑着。

  他看向罗辑手中的一本线状书。

  书形颇为复古,陆清羽感觉即便是放在晚清电视剧里也不会感到违和。

  注意到他的目光,罗辑主动将书翻开。

  这书不止是封面和装订复古,内里也跟古书一模一样。

  开头右边第一列就是几个繁体字“国史考异卷第一”。

  二三列:

  “吴江”

  “潘柽章力田撰”

  “吴炎赤溟订”

  罗辑道:“中华书局1985年版的《国史考异》,花了我两百软妹币才从孔网上买到。”

  “这书不是野史吗?你们历史系也看?”

  闻听此言,罗辑直接站住了,他指了指陆清羽怀中的一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这锅尼采背不背?你一个学哲学的,怎么一点辩证思维都没有?”

  “鲁迅不是说了吗,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须是野史;或者看杂说。’。学历史的哪有不知道点野史的道理,把野史当正史自然不可取,但把正史当金科玉律更不可取。”

  “别,我的锅。哲学玄乎的很,学了一年半载了我还没看到大门,是我自己的问题,跟尼采没关系。”

  陆清羽讪讪一笑,

  “这话真是鲁迅说的?不是玩梗?”

  “包的呀。”罗辑道,“好像是《华盖集》里的,说的挺好的。”

  “鲁迅的话向来带刺,他这话下半句就是批评中西学者的,说许多人一听到什么‘钦定四库全书’,就类似于皇家正史一类的词汇就吓得魂不附体,膝盖骨不由得软的要下跪。”

  陆清羽眉头一挑,这其实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否认正史的可靠性,但正史肯定比野史可靠。

  说来说去,就是要辩证全面的看待正史,野史。

  但是辩证统一说起来只有四个字,做起来没个几十年功夫谁能辩证统一。

  所以,他还是觉得考古最靠谱。

  “鲁迅的论证其实挺有意思也挺有说服力的。”

  罗辑似乎觉得陆清羽觉得鲁迅一个外行在瞎扯,下意识的给鲁迅辩证道,

  “他一方面是说宋本书跟四库本差异较大。”

  “一方面认为正史要摆谱,摆‘史架子’,这也不敢说,那也不敢说。”

  “他个人觉得,鲁迅觉得哈,不是我的观点。”

  罗辑几乎本能的给自己叠了一身甲:

  “野史虽然几经讹传,而且可能带点私人恩怨,但是记事比较分明,没正史那么装腔作势。”

  陆清羽点点头,但他心里还是不怎么认可,若要这么说,一般的野史就又比不过小说清楚明了了,历史小说又不一定有历史神魔小说能够吸引人。

  如此推下去,《封神演义》《西游记》岂不是也可以当史读。

  还好他没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要是说出来,罗辑肯定会反问一句:

  谁说小说就没史料价值的?

  学历史何必如此拘泥于文本,文本的载体本身就有史料价值。

  就像有人科普潘柽章的《国史考异》,人家可能科普的不是《国史考异》的内容,而是科普有个叫潘柽章的人有一本书叫《国史考异》。

  后来这本书被焚了大半,只剩下一点。

  但这里面的史料价值就有许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谁告诉你《国史考异》是野史的?”

  “你特么的不是学哲学的吗?纠概念不应该是你的特长吗?”

  陆清羽眨眨眼,没有说话。

  他很想说,那些都是哲学家的特点,不是他这个没入门的家伙的特点。

  罗辑继续道:

  “所谓野史,指由民间或私人编撰的历史记载,通常与官方正史相对。”

  “因为不是官方负责的,所以就能看到很多非官方视角下的历史事件、人物轶事或社会现象。”

  “缺点很明显,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性和多样性。但这缺点,有时候你也可以活用一下成为优点,至少你在研究野史作者的观点时,就可以从他写的野史入手。”

  “一般而言,野史的特点为非史官、体裁不拘、记事多出于传闻且较少忌讳。”

  “这个是野史。你再来看《国史考异》。”

  “潘柽章是明末清初的遗民学者,我叫他学者,不叫作者,他以‘隐居著述’的方式坚守气节。他确实不是官方史官,这估计也是很多人认为他的书是野史的原因。”

  “但你要这么说,清末至今那么多史书,有几本是官方史官写的?除了史官和野史作者外,还有一种人,叫学者。”

  “阳明学院的《阳明心学概论》上有一句话你不是很推崇吗——阳明心学至少不是唯心主义。”

  “套一下公式,我认为,《国史考异》至少不是野史。”

  “首先你要知道,潘柽章的《国史考异》是为了服务纪传体史书《明史记》写的辅助性考证著作。”

  “我认为,当然肯定不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认为,他是具有明确的学术目的的,动机是为修正《明实录》等官方史料的曲笔与讹误。”

  “这就跟野史不一样了。”

  “而且,《明史考异》的内容,从事件、人物、时间、典章制度四个维度,对明代史事进行全面的系统性的考订。”

  “史料来源包括官方实录、碑铭、私人文集等一手材料,主打一个多源互证。”

  “能有这一点他就绝对不是野史了。”

  “所谓考异,是考证纠谬和考察比较,考证视野开阔、纵横钩贯。严谨,规范,具有非故事性,不像野史那样故事化。”

  “话密了,谈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就有点喋喋不休。”

  罗辑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四周原本拥挤的人群已经变得稀疏。

  太阳升起,两人满头大汗却浑然不觉。

  “还要继续看吗?”

  他指了指手机,询问道。

  “看,为什么不看,虽然我未必会信你的观点。但起码也多一种视角,搞学术最怕的就是把视角固定死了。”

  “啧,咱俩还搞上学术了,哪天陆哥你发两篇C刊看看。”

  “会有的,会有的,小小C刊,难不倒我。”

  “您真自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