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代辽开始到天可汗

第63章 病入膏肓

  耶律暮云无论如何都未曾料到,德妃见到她,竟直截了当地说道:“唯有他,或许能够在这危如累卵的困局之中,力挽狂澜,拯救大辽于水火。”

  耶律暮云听闻此言,只觉心中更加慌乱,思绪如麻。

  就在此时,一阵剧烈且沉闷的咳嗽声骤然响起,瞬间将她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现实。

  她连忙端着汤药进入。

  嘉宁殿中,剧烈的咳嗽声不断的传来,夹杂着尖利带着哨音的喘息声。像是被人堵住了嗓子眼一般,透不过气来的窒息的感觉。

  天锡皇帝躺在床上,在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头伸在床边的铜盆里吐出了一口带着血丝的浓痰。

  然后重重的躺在床上,闭着眼睛,面色煞白。

  数日前,得知萧干、耶律大石、张令徽以微弱兵力大败南朝十几万精锐后,心中的喜悦无言以表。

  他虽是意外当了大辽的皇帝,但当了皇帝之后,耶律淳便告诉自己,无论如何,在自己的手中,要将大辽江山社稷尽可能完整的保存下来。

  不说收复失地,起码要达成联宋抗金策略,固守现有地盘。

  即使委曲求全向南朝求救,即使纳贡称臣也在所不惜,同时心中祈祷大辽不会在自己在位之时国土沦丧,乃至亡国。

  所以听到前线大败宋国时,欣喜之余又意识到‘联宋抗金’之策怕是要泡汤了,耶律淳忧心如焚。

  南朝自诩华夏正统,极要脸面,一向视辽为狄夷,如今大败,脸面无光,恐怕气的要哇哇大叫。

  金兵如狼似虎,若是不能联合宋国徒之奈何?

  难不成真要改变策略,如常胜军张令徽所言‘北失南补’?

  然而,天祚帝扬言八月攻入幽燕的消息,如一根刺插在他的胸口,让他喘不过气。

  耶律淳心中甚为忧虑。

  当天晚上,他便忧心如焚导致虚火上升,直接咳嗽不停。

  本来就是心病,事已至此他已然贵为大辽皇帝,并且刚一上任便大败南朝十多万精锐,着实提升了长久以来被金兵打压的士气。

  证明他耶律淳比天祚帝强,若是想开了,自然无事。

  他也这番安慰自己,同时问询蕃汉百官,然而百官给他来了一个‘迎秦拒湘’之策,让他进退为难。

  湘阴王自然是天祚帝,而秦王和天祚帝乃是父子。

  这世上哪有子拒父的道理?

  百官的态度让他怒火攻心。

  他登基以来一直处于担心受怕的状态,心情处在压抑之中。再加上年事已高,登基为帝后难免纵情酒色,这一切的因素让耶律淳倒下不起。

  紧接着,耶律淳开始咳血。

  咳嗽的昼夜不停,痛苦欲死。宫内太医束手无策,甚至请了宫外游医进宫诊治。也不见任何的好转。

  或许是迎秦拒湘的策略刺激到耶律淳了,随后朝中不少大臣频频前来宽慰他,毕竟,百官拥立,刚刚改朝换代,一旦耶律淳有个好歹,恐怕刚刚初立的朝廷便会分崩离析。

  近日探望耶律淳的时候,耶律淳的咳嗽还不太厉害。但是几天时间,耶律淳已经下不了床了。

  每一口痰中都带血,整个人也已经连气都喘不过来了。

  “陛下,喝药吧。喝了便会好的。”耶律暮云端着熬煮的药汤道。

  “拿走……咳咳……拿走。朕不喝了。这些都没用,这些都没用。朕再也不喝了。”耶律淳摆着手,有气无力的道。

  “陛下,不能不喝啊。喝了才会好啊。眼一闭,几口便喝了下去了。病便好了。”耶律暮云耐心劝说道。

  “朕说了,不喝,就是不喝。走开,走开。”耶律淳坐起身来,怒目喝道。

  耶律暮云明显被吓了一跳。

  然而耶律淳这一用力,再一次大咳起来。一大口鲜血冲口而出,喷在地上。满地殷红,甚为可怖。

  在喷出这口血之后,耶律淳的心里空荡荡的,就像是魂灵被自己吐了出去一般。

  整个人变得软绵绵的,肺腑身体都似乎不属于自己了。

  耶律淳心里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了。

  她定睛看去,只见耶律淳毫无征兆地咳出大口大口的鲜血,那殷红的血迹在素净的床榻上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耶律暮云当下吓得花容失色,娇躯一颤,险些站立不稳。

  “咳咳咳......”耶律淳的咳嗽声虚弱却又揪心,一声接着一声。

  “陛下!陛下!”耶律暮云惊慌失措地呼喊着,声音中带着哭腔。

  “内侍,医官,医官在哪里?”她一边呼喊,一边慌乱地看向四周,眼中满是无助与焦急。

  “好了,暮云......”

  “朕,朕已然病入膏肓,药石无灵,就不要再为难下人了。”耶律淳强撑着虚弱的身体,气息微弱地说道,声音中透着无尽的疲惫与无奈。

  “呜呜呜......”耶律暮云泣不成声,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泪水夺眶而出。

  “暮云长大了,却还是这般爱哭鼻子,舅父就要去了......日后可该如何是好啊......”耶律淳看着哭泣的耶律暮云,眼中满是慈爱与不舍。

  “舅父.......”耶律暮云哽咽着,想要说些什么,却被泪水堵住了喉咙。

  “咳...咳......咳,朕已然没有多少时间了,暮云,替舅父召集蕃汉百官前来此处。”

  耶律淳用尽最后的力气,艰难地吐出这句话,重重地闭上了眼睛,气息微弱得几不可闻。

  耶律暮云强忍着泪水,颤抖着双手为耶律淳擦拭嘴角的血迹,而后匆忙唤来内侍,命其火速传召蕃汉百官。

  内侍领命后,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廊道中回响,愈发衬出此刻气氛的凝重。

  不多时,百官们神色匆匆地赶来,嘉宁殿瞬间挤满了人。

  听闻耶律淳仍昏迷不醒,气息奄奄,皆面露惊惶之色,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堂内一片嘈杂。

  耶律暮云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招呼众臣退出寝宫。

  她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杆,高声说道:“诸位,如今陛下病重至此,至此大辽危在旦夕,还望各位能共商良策,拯救我大辽江山社稷。”

  然而,她的话语落下,换来的只是一阵短暂的沉默。

  随后大臣们又开始各执一词,争吵不休,有人主张向金国求和,割地赔款以保一时平安;

  有人则坚持抵抗,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耶律暮云感到绝望。

  眼底不由浮现张令徽的身影,若是他在此,或许会有办法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