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代辽开始到天可汗

第29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你说是吧合鲁兄弟?”

  “我萧干最是惜才,没有我萧干当年求情,哪有常胜军的今天。”

  “能够为皇帝陛下、为大辽帝国尽忠,是常胜军的荣幸!”萧干言之凿凿,耶律合鲁点头称是,眸中有血光涌现。

  “宋军开始渡河了......”

  与此同时。

  张令徽死死盯着渡过的骑兵。

  即便是有马蹄声的遮掩,亦是不敢大口呼吸,唯恐惊动宋军。

  如今麾下只有两百骑兵,外加七千步卒,其中一大半都是还未见血的新兵。

  而对面数千骑兵,军容强盛,即便是偷袭,他也没有必胜把握。

  此时萧干方面还没有任何消息,他心中已经不抱希望,区区三十里,除非故意延误,不然早该抵达才对。

  他甚至想到了易州已经陷落,萧干、耶律大石等人已经被宋军包围的可能。

  即便是以卵击石,他也要碰一碰,不然,即便他这点人马逃离此地,没有燕京作为根基,不过是孤魂游勇,迟早被宋、金给消灭。

  白沟河北岸。

  在杨世可的带领下,其麾下数千轻骑已经全部渡河。

  入目所望,果真没有一个辽军。

  此时,即便是他亦有些难以置信,不禁发出疑问:

  “我军就这么渡河了,莫非辽军真成了惊弓之鸟?”

  高世宣忍不住上前,作为西军老将,又是先锋副将,有义务提醒主将。

  当下沉声道:“将军,辽军本应该派重兵防守河岸,如今却是空无一人,以防有诈,不如告知都统制我军战果,让经略相公老种将军派兵前来之支援,守住此地,届时将军不管是前去招降辽军,还是直接越过固安、卢沟河,直抵燕京兵临城下。”

  杨世可蹙眉。

  沉吟少许,他看向身旁参谋,问道:“鹤寿,你怎么看?”

  作为杨世可智囊,赵鹤寿劝进极为重要,此时见到众人看来,赵鹤寿道:“将军,可遣使告知都统制,同时也可遣一位将军前往辽金招降。”

  杨世可点头,直接让身旁亲兵前去将此地情况告知种师道,随后对身旁骁将赵明、赵德二人道:“赵将军,带领你麾下持黄榜旗前往固安等地招降辽军。”

  “末将领命!”赵明轰然应诺,直接率领麾下一部分骑兵前往固安方向。

  “赵德,即刻巡视白沟河两岸,查看是否有辽军藏于芦苇。”

  “末将领命!”赵德同样率部离去。

  ......

  “都监,宋军分兵了。”行军司马刘仲悄声提醒道。

  借着月色,张令徽同样看到杨世可分兵举动,当下朝着刘仲、甄五臣、刘舜仁道:“事不宜迟,由我率领骑兵在前,三位将军随后掩杀宋军。”

  “甄五臣在前!”

  “刘仲居中!”

  “刘舜仁在后。”

  “三位将军时刻注意我的旗语,一旦事情有变,后军便前军,马上朝着涿州、燕京方向撤退。”

  “是!”

  “......”

  张令徽翻身上马,借着月色,带领麾下步众于白沟河东翼河桥浅滩地带渡河。

  此处的情况,不时的汇聚至萧干手中,见到张令徽带领常胜军果然如计划中那般,反渡白沟河,偷袭宋军,嘴角露出笑意。

  他当即下令道:“准备尾随常胜军,阻击宋军!”

  ......

  赵德端坐在骏马上,国字脸,宽下巴,浓眉下是双眸炯炯有神的大眼。

  虽然接到杨世可命令,巡视白沟河两岸,但是他根本没有在意。

  在他看来,辽军听到十多万宋军北伐,根本不可能组织兵马有效反击,辽军是惊弓之鸟才是常态。

  再者,即便是燕京耶律淳有心抵抗,那也要先将居庸关抵挡金兵的守军,抽出来才行。

  然而我宋国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

  “杨无敌啊杨无敌,真是多此一举......”

  在他看来,宋世宣虽出身将门世家,其水平也不过尔。

  谨慎是好事,但是过分的谨慎小心,那是会贻误战机的。

  此时我大宋已经抢驻白沟河,大军不应该火速推进固安,火速北伐燕京吗?

  赵德轻笑一声,摇头叹息道:“庸碌之辈窃据高位,可怜我赵德只配巡视河沟......大丈夫何时才能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呢。”

  “将军......”

  “将军快看......”

  “将军,芦苇中有动静!”

  “什么动静?”赵德下意识道。

  紧接着,他便看到一名身材雄伟,双目神光奕奕,外表看不过二十五、六岁,精神昂然的青年正策马朝着他奔来。

  其身后密密麻麻骑兵、步卒纷纷从芦苇中涌现。

  “辽军!!!”赵德大惊失色,惊恐尖叫道。

  他分明看到无数辽军已经渡过河,正嗷嚎带叫地朝着他杀来。

  焦虑、恐慌、忧虑等诸多情绪瞬间涌上心头。

  跑,远离辽军!

  那种骨子里恐辽焦虑症瞬间涌现。

  此刻,在见到迎面杀来的辽军,所有的情绪瞬间化为一个‘跑’字。

  这是赵德此时脑中唯一的念头。

  我大宋开国初期的惨败,不仅打掉了统治者的自信和从容,还彻底地打垮了他们复仇的意志和勇气。

  由于当年高粱河一战,宋军败得极为惨烈,让宋国的皇帝们刻骨铭心,进而谈辽色变。

  此战之后百年,当政的已是当事人太宗玄孙的神宗,给手下重臣讲起当年高粱河之败时,都还如历历在目:“太宗自燕京城下军溃,北虏追之,仅窃驴车得脱。凡行在服御宝器尽为所夺,从入宫嫔尽陷没。股上中两箭,岁岁必发。其弃天下,竟以箭疮发云。”

  天可怜见,这是多么痛的记忆。

  由此可见,此战在我大宋诸帝之中代代相传,相互告诫作为惨痛教训,使得其不敢轻易对辽动武;

  另一层的因素,就更为现实了,那就是防止武将做大,谋朝篡位之举。

  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兵强马壮者称王称霸。

  我宋朝的江山是怎么来的?方腊已经大大方方喊出来了。

  宋国皇帝心中自然更清楚,故而,在压制防范武将的祖宗家法之下,宋军的战斗力是一蟹不如一蟹。

  想要再现国初那支兵强马壮,猛将如云强大的禁军基本不可能了。

  而即便是那支宋初最强军队,在和辽军作战也只是惨败收场。

  那么,如今又指望现在这支战斗力,远不及当年的军队前去收复燕云,又是哪来的自信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