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代辽开始到天可汗

第71章 南朝来使

  张令徽见状,挺直了身子,言辞恳切地说道:“太后一心为国,天下臣民皆看在眼里。如今虽局势艰难,但我大辽底蕴深厚,又有太后这般英明的主上,定能渡过难关。”

  “臣愿鞍前马后,为太后排忧解难,无论是朝堂之上的纷争,还是前线的战事,臣都将全力以赴。”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寝宫内回荡,仿若给萧普贤女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萧普贤女轻轻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欣慰:“有将军这番话,本宫便放心了。往后朝堂之事,将军若有见解,尽管直言,不必有所顾虑。”

  她的声音柔和,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令徽再次单膝跪地,高声应道:“谢太后信任,臣定不负所托!”

  帮助萧普贤女,便是帮助自己。

  合则两利!

  此刻,他心中清楚,眼下燕京还需要萧普贤女主持大局,换作旁人还真没有这个威望。

  如今的燕京,随着耶律淳驾崩,随时都面临解体的风险,一旦局势大变,幽燕之地易手,再想夺回便千难万难。

  宋国再次异动,金兵虎视眈眈,他想要经略幽燕之地,需要团结更多的力量才行。

  如今萧普贤女刻意拉拢,倒是让他不必费心斡旋。

  萧普贤女摆了摆手,示意张令徽起身,接着说道:“将军一路奔波,想必也累了。

  今日暂且回去休息,待本宫梳理好朝堂诸事,再与将军详谈抗敌之策。”

  张令徽起身,躬身退下。

  待他走出寝宫,夜幕已经深沉,繁星点点。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夜晚的凉意,思绪却早已飘向了远方。

  这一次的召见,萧普贤女加官进爵,改变了他在辽国朝堂的地位,他亦投桃报李,两人有了合作基础。

  ......

  新朝新气象!

  数日后,恭迎德妃的队伍抵达宫门。

  德妃萧普贤女身着华丽凤袍,面色凝重地走下轿辇。

  淡金色华衣裹身,外披白色纱衣,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清晰可见的锁骨,裙幅褶褶轻泻于地,挽迤三尺有余,使得步态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丝用发带束起,头插蝴蝶钗,一缕青丝垂在胸前,薄施粉黛,只增颜色,将姣好的面容分成两边,使脸庞格外富线条感;

  她步入元和殿后,缓缓落座龙椅上,扫视着眼前殿下参差不齐的百官,眼神中既有上位者的威严,又隐隐透着一丝忧虑。

  萧普贤女深吸一口气,开口道:“诸位爱卿,陛下驾崩,我大辽正逢多事之秋,如今本宫临朝,望诸位肱骨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李处温站在百官前列,微微欠身,说道:“太后圣明,臣等自当为大辽鞠躬尽瘁。

  只是如今金国虎视眈眈,南朝亦有觊觎之心,我大辽兵力分散,粮草不足,这局势实在堪忧啊。”

  他言辞之间,看似忧心忡忡,实则暗藏机锋,意图在萧普贤女面前展现自己的重要性,同时也为自己接下来的谋划埋下伏笔。

  他李氏乃是燕京氏族,岂能陪辽国一起陪葬?

  俗话说,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虽然如今世家势弱,但是他李处温绝对不可能陪辽国殉葬,定要为李氏寻找出路。

  张琳上前一步,拱手道:“太后,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整顿军务,整合各方兵力。可传令各地节度使,速速加强城防,操练士兵。

  同时,可在幽燕之地推行一些惠民政策,安抚百姓,稳定民心。”

  德妃蹙眉,旋即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张琳的提议。

  虽然此话等于没说,但是,如今的大辽形势已经到了危亡时刻,她也不能太过苛责什么。

  然而,就在此时,一名侍卫匆匆跑进大殿,单膝跪地,高声禀报道:“启禀娘娘,宋国使者已至城外,要求面见陛下,说是带来了宋国皇帝的重要口信。”

  大殿内瞬间一片哗然,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面见陛下?

  这位使者已经来了数日,每日都在打探消息,岂会不知陛下情况?

  他想见鬼不成?

  德妃的脸色微微一变,她深知宋国此举定不简单,可这使者又不能不见。

  当时耶律淳驾崩,他刚刚临危受命,还未想好如何接见,便将其安置在行馆。

  如今对方再次跳出来,让她恼火不已。

  萧普贤女思索片刻后,她看向百官,沉声道:“诸位,如今宋使前来,该当如何?”

  “这位马扩此时前来,怕是来者不善啊。”张令徽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

  由于此前萧普贤女告知,他已经知道使者是宋国马扩,故而并未有异色。

  而朝廷上,其他不明真相的官员已经开始吵闹起来。

  “南朝定是知晓了陛下驾崩的消息,想借此机会试探我大辽虚实,甚至有可能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

  “不可能,陛下刚刚驾崩,消息恐怕还未传到南朝。”

  “哼,指不定有心人见到我大辽势微弱,指不定有什么心思呢。”

  “我大辽大败南朝十数万精锐,难不成南朝是来求和的?”

  “.........”

  元和殿内,肃穆的氛围如实质化的雾霭,沉沉地笼罩着殿中众人。

  殿上,百官们神色各异,纷纷开启了激烈的讨论,此起彼伏的话语声,在空旷的殿宇内不断回荡。

  司徒左企弓身姿前倾,恭恭敬敬地向太后躬身行礼,略带忧虑的声音说道:“太后,那宋国皇帝赵佶,野心勃勃,对我幽燕之地觊觎已久,其心不死。

  此番南朝使者前来,如今看来,定然是心怀不轨,意图窥探我大辽的虚实。”

  他的声音低沉有力,让人不容忽视。

  “那依诸位爱卿之见,我大辽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萧普贤女柳眉轻蹙,面上满是忧色,她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的群臣,眼神中带着期许询问道。

  “如今我大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境地,南朝那帮人又怎会轻易放过这般大好机会?

  但无论如何,依臣之见,这南朝使者,咱们不能不见。”太师张琳向前踏出一步,神色凝重,声音沉稳有力地说道。

  张令徽目光如炬,拱手出列,朗声开口道:

  “我大辽刚刚大败南朝,士气正盛。既然南朝使者胆敢前来,我大辽更不能有丝毫示弱之举。

  再者,此番南朝使者前来,正好借此机会,询问他们为何背弃百年盟约,联合女真人攻我幽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