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左良玉身死
翁之琪策马沿着军阵中间的通道,将左梦庚带到了大营里面。
战马踏着小碎步,在中军帅帐前停下。
此时,黄得功与众将都站在了帐门前,目光均落在了马背的俘虏上面。
翁之琪伸手将左梦庚从马背上扔在地上,然后翻身下马,对着黄得功拱手道:“启禀侯爷,末将把人抓回来了,不过这家伙是不是左梦庚,末将也无法确定。”
黄得功看了一眼地上昏迷不醒的左梦庚,让人提了一桶水过来,泼了上去。
被冷水一刺激,左梦庚眼皮一颤,缓缓清醒了过来。
只是当他看清楚周围的情况,脸色顿时就白了。
心里更是恨死了那些负责保护自己的亲兵。
花了这么多钱养他们,关键时刻居然掉链子,该杀!
“左梦庚!”
黄得功一声冷喝,顿时将左梦庚吓了一跳,他有些哆嗦道:“你要如何?”
黄得功本来只是诈一诈,没想到还真是左梦庚,顿时露出一丝喜色,“你想死还是想活?”
“想活!”
左梦庚毫不犹豫道。
“那就好,想活就得按照我吩咐的去做,来人击鼓!”
黄得功当即整顿兵马,前往武昌的中和门外。
此处城墙在去年的时候,曾被张献忠炸出一个长约20丈的缺口。
左良玉舍不得花银子重新修葺,目前只是用夯土混合碎砖简单修复了一下,防御十分薄弱。
也正因如此,这面城墙被重兵把守,是防守最严的地方。
得知黄得功聚兵中和门,左良玉带着部将赶到了城头上。
随后,他就看到自家儿子被押到了大军前方。
“爹,快救我!”
左梦庚对着城头大喊道。
看到这一幕,左良玉满脸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刚才从回城的骑兵那里得知儿子被擒,他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场景。
看城墙上面没有回应,黄得功当即让人喊话。
一个大汉策马上前,对着城头吆喝道:“左良玉,我家大帅说了,半个时辰之内,如果不开城门投降,就砍了你儿子祭旗!”
左良玉身体微微一晃,连忙伸手扶住城垛。
一边是唯一的血脉,一边是打拼了半辈子的基业,孰轻孰重?
他的手指死死扣住城垛,内心无比挣扎。
时间慢慢流逝,所有人都等着左良玉做出决定。
“噗!”
突然,一口鲜血从左良玉嘴里喷出来,他看着城下儿子的身影,感觉浑身力量都被抽干,视线逐渐模糊,最后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左公!”
四周的部将大惊失色,连忙上前将倒在地上的左良玉扶起,然后抬着下了城墙。
等他们将大夫找来,左良玉的呼吸早已停止了。
他身子原本就不好,战场留下的暗伤和各种病痛一直折磨着他。
按照历史,左良玉是活不过明年的,但现在因为儿子的刺激,直接引发旧伤,提前一命呜呼了。
大夫摸了一下脉搏,顿时吓得直接瘫软在地上。
“你做什么?快救人!”
夷丁突骑的统领哈克萨瞪着大夫吼道。
“官爷饶命,人已经死了,老夫无能为力啊!”
大夫跪在地上不断磕头。
“废物!”
哈克萨大怒,直接拔刀将那大夫给砍了,溅射出来的鲜血喷了他一脸,让这蒙古大汉看起来异常狰狞。
聚拢在周围的部将,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左良玉身死,眼下城内诸军群龙无首,是继续守城还是开城投降?
没等他们做出决定,城外就响起了炮轰声。
“不好,黄得功进攻了!”
众将一个个脸色大变,连忙赶去了城头。
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刚好看到去年被炸塌的那段城墙,出现了一道道巨大的裂缝,摇摇欲坠。
因为左梦庚被押在最前面,城头上的士兵在没有得到命令前,根本不敢还击。
只能眼睁睁看着城外的佛郎机大炮,将一枚枚弹丸轰射过来。
“快打白旗,我们投降!”
一名将领看着裂口越来越多的城墙,急忙吼道。
左良玉一死,军心也散了,武昌已经是一座孤城了,不会再有援兵,继续守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人都是自私的,没有人愿意给左良玉陪葬。
只是没等他们找到白旗,一枚铁弹重重轰击在城墙上,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面城墙轰然倒下,露出一个巨大的缺口。
“杀啊!”
如同洪水决堤一般,无数明军士卒从那缺口处涌了进来。
守军士气尽丧,根本无心迎战,一触即溃,逃的逃,降的降。
一个时辰后,武昌正式被黄得功大军接管。
他派兵封锁各处库房,将所有降军解除装备,集中看管。
黄蜚则带兵维护城中治安,所有百姓必须待在家里,不许外出,但凡有趁机劫掠者,不管是谁,就地斩杀。
等堵胤锡带着锦衣卫和黄得功会合之后,他们便一起来到了左良玉的府邸,开始抄家。
三方互相监督,防止有人携带私藏。
抄家过程持续了两天两夜,共抄得白银一百五十万两,黄金十万两,宅院20处,田庄19座,店铺80间,珠宝古玩六十多箱,间接和直接控制的民田90万亩,粮草55万石。
这些财物都要封存装箱,由重兵护送运回应天。
随着湖广的捷报传回南京,整个应天府都沸腾了起来。
这次出兵湖广讨伐左良玉,不是没有朝臣反对。
相反提出反对的朝臣还不少,超过了一半之数。
如果不是内阁有史可法,吕大器,刘宗周,袁继咸四人鼎力支持,再加上朱明压下了反对的奏疏,这一次出兵根本办不成。
如今捷报一来,朝中的风向立刻就变了,一个个上奏疏歌功颂德,只把朱明夸成了功盖三皇德过五帝的明君。
这些奏疏,朱明看着都有些脸红了。
尽管通过历史,知道左良玉外强中干,张献忠忙于建国,无心湖广,但他也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
本想着怎么着也要打一两个月才是。
这次动用五万大军出兵武昌,花费不少,预支了3个月饷银(开拨银)20余万两银子和8万石的粮草。
好在抄了左良玉之后,不但弥补了之前出兵的花费,反而还赚了。
等抄家的银子送入京城,朱明的内帑又能充实不少了。
如此一来,他准备的明报计划,也能提前实施了。
接下来数日里,内阁都在讨论整治湖广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