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郑冬汉:亏麻了
“看来,华纳是把我当做进入港岛市场的跳板。”卢同一眼就看穿了合同的漏洞——
虽然华纳唱片写了很多有利于他的条款,但专辑制作配置、宣发渠道等关键内容都没有明写。
显然,这是打算“灵活”处置。
“你这合同是假的吧?外埠渠道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版税率?”
郑冬汉指着合同上的俩条款——累加后足足高达40%的版税率,指甲在白纸上留下淡淡的压痕。
40%的版税率扣除了制作成本、宣发经费等,高得不正常。
“郑生应该学会睁眼看世界。”鲍比达知道自己也无权给出这等优渥的条件,毫不留情地嘲讽,“一些独立厂牌已经提出和制作人五五分利,你们宝丽金那套抠门的分成方式,早就已经过时了。”
对手的成功固然令人嫉恨,但死对头的失败更令人兴奋!
再者,合同上这么写的,卢同的歌也不一定在欧美发布。
《bang bang》的音乐风格非常罕见,不属于欧美主流,能在港岛爆火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在欧美不一定能火起来。
华纳总部又不傻,他们肯定不会花心思投资有风险的EP。
画饼罢了。
邓易鸣附和:“鲍生有见识。”
郑冬汉被你一言我一语地讥讽,面色有些难看。他主要负责东南亚的音乐市场,哪里知道欧美的情况?
卢同提出条件:“我要拥有录音母带。”
黄渤高生怕卢同不签合同,急忙圆话:“当然可以。卢生不放心,我这就联系总部发一份补充协议。”
吴经理说了,只要华纳唱片能顺利进入港岛和东南亚市场,他就能从货仓部主管升为中文唱片部主管。
事关升官,谁挡了他的路,他就跟谁急!
“鲍生、郑生,抱歉。”卢同同两人一一握手。
“在商言商,”鲍比达主动拥抱了卢同,热情地询问,“对了,你的那首《财神到》有没有打算出售?叶莉仪的单曲专辑刚刚开始制作,卢生有没有打算帮叶小姐打造一张EP(迷你专辑)?分成和先前一样。”
“期待与鲍生的合作。”卢同再次与鲍比达握手,眼带笑意。
聪明人就是上道。
“祝卢生得偿所愿。”鲍比达意有所指地笑了笑,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郑冬汉,眉毛微微上挑。
郑冬汉愣了一下,随即明白,鲍比达的意思是什么了。
卢同并没有进入乐坛的意愿,他的本心是拍电影和赚钱,一切歌曲都是营销手段。同时,卢同更看重欧美市场,不太在意港岛市场。
艹!
为了一颗西瓜,漏了一把芝麻。
亏麻了。
真,还没开始,就已结束。
卢同在合同上签字,让阿梅拿出三张录音母带,交给邓易鸣:“我打算用这三首歌制作一张EP。”
“我们可以现场听听吗?”黄渤高的一句话如超强重音,给郑冬汉一记超强暴击。
一道午间的阳光斜斜地照在他的脸上,郑冬汉只觉得格外刺眼。
该死啊!
他颗粒无收,还要被两个臭小子贴脸开大。
“我倒要听听,这两首歌到底有什么门道!”
邓易鸣补刀:“呵呵,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鲍比达看热闹不嫌事大:“卢生的新歌,肯定值得一听。”
他看了看录音母带上的标签——
《Bang Bang》
《Bad Romance》
《Booty Music》
“你们当然可以听,不过,我希望华纳能帮我重新制作一版。”
《Bang Bang》作为结石姐、麻辣鸡和A妹演唱的全球热单,洗脑程度一绝。它在制作时主要用到了Sequential Circuits Prophet-5这款经典合成器增加声音的空间感,在现代合成器加入了自动化参数调整。
注:Sequential Circuits Prophet-5这款合成器作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全局储存特性的合成器,第一台完全可编程的复音模拟合成器,在1978年冬季NAMM展会上首次展出。
(资料显示,1977年已经有欧美歌曲使用了这款合成器。)
港岛大部分的录音棚都没有合成器,卢同参考《我是歌手第三季》和《歌手2018·总决赛》的版本,通过乐器编排、人声和声和修改间奏,代替合成器。
梁翘柏真是个天才!
或许是这个时代的音乐人接受的声乐训练较少,卢同外包录制的人声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饶是如此,这首歌的洗脑程度也足以给这个时代一点小小的震撼。
邓易鸣跳过《Bang Bang》,拿起《Bad Romance》,播放单曲。
开头一声藏腔,配上迷幻的音乐风格,直接令人头皮发麻。
紧接着——
“Oh-oh-oh-oh-oooh
“Oh-oh-oooh-oh-oh,
“Caught in a bad romance.”
金属质感的强混、强声压带来的听觉质感,在一声一声的鼓点中,敲得人心尖发颤。
邓易鸣只听了开头,就笃定,这首歌肯定能成为全球热单。
音乐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郑冬汉再不爽,专业的素养也强迫他端正姿态,鉴赏歌曲。
鲍比达眼前一亮,眼中随即又闪过一丝遗憾。
百代唱片内部对是否开辟独立厂牌之事一直存在争议,他就算有心挖人,公司也给不出华纳的条件。
当放到副歌时,他拍了拍身旁老对头的手臂,小声道:“这首歌的完成度好像比《bang bang》更高。”
鲍比达点头,“确实。卢生的机能很强,这首歌更注重技巧。”
《bang bang》虽然好听,但编曲是硬伤。尤其是人声和声,乍一听,它把歌曲的空间感烘托出来,可仔细一品,和声的律动感明显拖后腿。
这首歌能在港岛迅速走红,一方面是因为粤语歌尚未统治港岛,另一方面是因为歌曲本身律动感强,会吸引人不自觉地跟着节拍摇起来,演唱者的机能赋予歌曲极强的听觉效果。
正所谓——
外行听热闹,内行听门道。
郑冬汉沉默了一下,凝眸时似在回忆歌曲。几秒后,他反驳:“那首的技巧性也很高,强制衡重混声、轻哨音、说唱是三种互不兼容的发声模式,欧美乐坛也没几个人掌握。我记得,能把哨音用于演唱的歌手,目前只有蜜妮·莱普顿比较出名。”
“但这首歌的艺术门槛更高。”
鲍比达的话,郑冬汉无法反驳。
阿梅竖起大拇指:“好听。”
“必须的。”卢同挑眉一笑。
这可是CoCo的神级现场。
《Bad Romance》是Lady Gaga的代表作,用了大量现代合成器。但由CoCo演绎的版本,大放量乐器的堆叠达到了比合成器更震撼的效果。
当年,五旬老太守国门,这一神级现场就在音符迅速走红。
无数音乐博主分析天后影像,从编曲到演唱扒了个底朝天。
CoCo的现场版,除了爆发时的声压比不上Gaga,其他都堪称完美。
大学时,卢同闲着无聊,就喜欢到新长城的录音棚捣鼓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