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初见杨戬,杨蛟噎鸣
若论遁速,陆压的划虹之术,当属世间第一列。
一瞬十二万里,转眼即至哪吒、天蓬身旁。
他负手身后,玄黄衣飘然于空。
继而金炎凝至阳,汇六丁,恰似太阳陨落,横空落下。
【太曜神光】
正在和哪吒打斗的天蓬,心中危机感大觉,元神示警。
九齿钉耙泛水哗,恰似重水汇一元。
宛若天河之声划开哪吒,朝着身后神光打去。
玄黑如墨,一滴千钧。
其威能绝不逊色于陆压的太阳真火。与太曜神光相撞间,激荡无数气浪,催云散风。
“天蓬这么厉害?”
陆压眼见一元重水将太曜神光削去七成,剩下三成被九齿钉耙挡下,心中暗道。
而刚刚反应过来的天蓬亦是惊出一身冷汗。
他这一元重水,可是在天河重地凝聚,位列世间玄水第一等。竟然不能将对方的火术神通挡下,来者是谁。
“原来是三太子和天蓬守将,吾还以为是哪路的精怪,贸然出手,还请二位见谅。”陆压收手道揖。
哪吒脚踏风火轮,周边混天绫飞舞。见是陆压而来,一阵惊疑:“你不就是兜率宫老君的童子。叫什么,金童儿?”
金童儿是你叫的吗?
陆压咳嗽一声,从容道:“贫道道号金角,见过二位。”
天蓬此刻也看清来者,顿时怒火中烧。这不就是在天庭,仗势欺人的那两童子?他都服软了,竟然还会被下黑手。
无耻!!
他强忍着怒气,出言道:“原来是金角道友,本将正奉法旨,下凡抓拿要犯,却被三太子阻拦。
还请出手,拦其一二。”
陆压面色温和,从容笑道:“将军原来是下凡公务,那在下却是奉老君法旨,下凡历练,正所谓公私分明,倒是不便插手。”
什么人?
这词是这么用的吗?
天蓬看了哪吒和金角一眼,当即知道今日之事没有结果,憋屈的驾云朝着天上飞去。
哪吒满脸得逞笑意,驾着风火轮来至陆压身旁:“道友,也讨厌天蓬?”
陆压缓缓摇头:“将军领法旨而来,吾怎会讨厌,实在是自身修为太浅,眼力太低,怕化为灰灰而不自知。”
实际上,他真不讨厌天蓬。
只不过,卖哪吒或杨戬人情?还是卖天蓬人情?
这需要选吗?
不需要吧。
与哪吒交心后,陆压就随他一路飞驰,来至人间都城。
炊烟袅袅,贩夫走卒,尽显红尘气象。
“兄弟可还记得,我当时前往兜率宫求药?”
“当然记得,兄弟还说,是用来救…”
哪吒推开小院门扉,里面住着三人。
他指着众人相互介绍,陆压道揖:“金角,见过诸位道友。”
一个目中神光如电,眉间英气隐现的男子抱拳还礼:“在下杨戬,多谢道友当初赠药。”
陆压紧忙摆手,解释道:“赠药的是老君,吾只是其座下小童罢了。”
在旁的银铃少女扑哧一笑,笑语盈盈:“你就是哪吒说起的金童儿?我叫杨婵。”
这个就是传说的三圣母?
现在还是少女模样,看面色有些憔悴。
最后,他将目光移向床上躺着的那位,只余丝丝生气留存。
杨戬脸色闪过两分悲痛:“这是我大哥,杨蛟。为了护我等兄妹被天兵所伤,纵然有九转还魂丹亦未能将其彻底救醒。”
陆压眉头微蹙。
他领悟了【补天沐日】后,对于老君的炼丹炼器造诣,有了初步的认识。
丹成九转,起死回生。
不要说杨蛟现在还有肉身尚在,就算是肉身泯灭,元神破败。
只要真灵善在。
亦能以莫大伟力聚拢,造化重生。
难道是大天尊暗中出手了?那杨戬和杨婵是怎么活下来的?
说不通啊。
细细上前,以初修的【补天沐日】法将杨蛟的身体细细梳理、检查一遍。
身体血气翻滚,远胜寻常神体。
三魂气魄聚在,只不过死气沉沉。
灵台…
陆压蓦然睁眼,极为奇异:“令兄的灵台怎么如此虚幻,若隐若现。”
杨戬面容冷峻,还未回答。
哪吒就倚着火尖枪,同样不解:“好似是被天兵神将伤了心神,可按理说追凶之人至多是避了三灾的真仙,应当没有这般手段。
只伤心意,不断元神肉身。”
陆压颔首,其实哪吒还有一点没有挑明。
都说是追捕凶人,可大家都知道是大天尊的家事。没有明确的法旨,哪个不要命的敢下狠手?没看哪吒跳得这么欢,都没人来问罪。
杨婵憔悴的脸色一变,有些疑惑的问道:“三太子,金角,你们的意思是说暗中有人出手?”
杨戬听后,面色不变,打断了这个话题:
“都是些猜想罢了。
此番多谢二位兄弟相助,挡住那天蓬守将。
否则我大哥恐怕受不了逃亡奔波。
杨戬在此谢过了。”
话落,他当即抱拳又是一礼。
哪吒上前扶起他,匆匆道:“都是自家兄弟,谈什么谢不谢。”
陆压在旁颔首。
以杨戬的聪慧恐怕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只不过现在实力不够,才避而不谈。
否则,只是徒增烦恼。
随即似乎想到什么,陆压眼中露出两分惊诧:
“不对,杨戬现在都还未成仙。
现在距离孙大圣大闹天宫也就个两百年左右。
所以他会在接下来两百年里学艺修行,一路斩妖除魔,成为二郎显圣真君。
又是个开挂的!!”
一心同出,正在蕴育的时晷,在灵台心声:
“时…时的力量。”
正在参悟天罡变化的李象忽然睁眼,匪夷所思:
“时的力量?杨蛟的体内蕴含的着时的力量?这是人神血脉天生造化,还是…”
【结交杨戬等人,交恶天蓬,因果道气+300】
【因果道气:9860/100000】
……
昆仑西脉,涧底无明。
时光之气肆意冲刷着一道青铜巨门,上面有十二锁链穿行而过,似有春秋流转。
一道沉闷的声音自青铜门中响起。
“晦气,着实晦气。
怎么降身重修会转到这种人身上。
若是和再和祂扯上因果,恐怕证道就更是遥遥无期。
看来光光死了不够,得想想怎么样,能够减轻点因果。”
被封印的噎鸣满脸郁闷。
他生下十二元辰,走时光之道。
不成想此道证道如此之难,稍微一动就关乎日月星辰,年岁甲子。
纵然汇聚九九之数,凝聚大道,斩尽因果牵连,也在最后一步,被天地大道挤压。
稳住己身道途后,又被大道显化的大天尊重伤,近乎垂死。
靠着十二元辰之力才堪堪遮掩自身,自我封禁在青铜门内苟延残喘。
本想降世,换条路走。
又在因果牵连下,遭遇此劫。
难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