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洪荒:逆天悟性,开局收徒杨戬

第127章 奉命潜伏,杨戬忧心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恐惧、对陆奉仙与菩提的无边怨毒,以及一丝对自身处境的绝望和不得不依附的屈辱。

  “师兄,此仇不共戴天,然……形势比人强。”

  准提脸上蛛网般的裂痕让他显得格外狰狞,声音嘶哑,“阐教势大,元始天尊欲借我西方残余气运与因果牵扯,加速覆灭殷商,此亦是吾教唯一喘息之机。”

  接引枯槁的脸上悲苦更甚,却也只能无奈地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此乃天数…吾等当助玉清道友,一臂之力!”

  他心中苦涩,西方教经此一役,早已名存实亡,他们这两个“圣人”,不过是天道维持圆满的工具,是元始天尊手中的棋子罢了。

  另一边,金鳌岛,碧游宫。

  通天教主盘坐于上清殿内,周身凌厉的诛仙剑意如同被困的怒龙,在殿内疯狂冲撞,却始终无法突破那层无形的、由天道意志亲自布下的强大禁锢。

  整个碧游宫被一股浩瀚的天道威压笼罩,如同巨大的囚笼。

  不仅仅被夺走了正当得到的灵宝,此刻还要被禁锢在碧游宫之内,让他心中极为不满。

  “鸿钧!天道!安敢如此欺我!”通天教主眼中怒火滔天,诛仙四剑的虚影在身后明灭不定,发出不甘的铮鸣。

  他感知到元始天尊的动作,感知到西方二圣的屈服,更感知到西岐那越来越盛的刀兵之气,心急如焚,截教道统危在旦夕。

  然而,在天道的亲自镇压下,他空有圣人伟力,却如同笼中猛虎,寸步难行,连一道神念都无法突破封锁传递出去!

  此刻,只能倚靠继续参悟陆奉仙所指导的诛仙剑阵之力了。

  西岐,周原。

  姬昌看着手中元始天尊赐下的玉清符诏,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煌煌天威与许诺,连日来因北海大败、损兵折将、声望大跌而阴郁的心情,终于振奋起来。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身披天子衮服,站在朝歌废墟上的景象。

  “天命在周!天命在周啊!”姬昌激动地抚摸着符诏,对着昆仑山方向深深下拜。

  “姬昌谨遵天尊法旨!必当竭尽全力,伐无道,诛暴纣,还天下清明!”

  在姜子牙的主持下,西岐这台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粮草、兵甲、战车源源不断地调集。

  姜子牙更亲自登坛作法,沟通西岐境内的山神土地、精灵鬼怪,许以封神榜上神位,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积蓄力量。

  一时间,西岐境内,仙光隐隐,兵戈之气冲霄,取代了之前的颓败之势。

  而此刻,按照陆奉仙所教,“投效”西岐的杨戬、哪吒、敖丙等人,也开始了他们的“任务”。

  西岐军营,中军大帐。

  姬昌正与姜子牙、散宜生等心腹商议军机,意气风发。

  帐外,几个负责看守粮草的低级军官聚在一起,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北海之战,咱们西岐的兵死得最惨!”

  “百万大军啊,听说侯爷为了保存实力,故意让咱们的人冲在前面当炮灰,结果被闻仲杀得片甲不留!”

  “反倒是其他三位伯侯的精锐,见势不妙溜得快,损失小得多!”一个脸上带着愤懑的士卒压低声音道。

  “嘘!小声点!你不要命了!”另一个年长的军官连忙捂住他的嘴,紧张地看了看四周,才低声道,“这事…八九不离十!我有个远房表兄在崇侯虎大人麾下当百夫长,他亲口说的!当时咱们西岐的帅旗退得最快!侯爷…唉!”他重重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失望。

  类似的对话,如同无形的瘟疫,在西岐军营的各个角落悄然蔓延。

  从粮草营到前锋营,从伤兵帐到伙夫营……伴随着那些有鼻子有眼的……细节。

  比如某某将军亲眼看到伯侯的帅旗后移、某某伤兵临死前控诉是侯爷下令让他们断后送死……

  这些流言如同毒藤,悄然缠绕上姬昌那原本因“仁德”而熠熠生辉的名声。

  士兵们看向中军大帐的眼神,少了往日的崇敬,多了一丝怀疑和难以言喻的疏离。

  西岐城,市井之间。

  “哎,你们知道吗?前几日城外‘凤鸣岐山’的祥瑞,出岔子了!”一个茶摊上,一个行商打扮的人神秘兮兮地对同桌说道。

  “哦?什么岔子?那神鸟凤凰鸣叫,不是预示着咱们西岐要出圣主吗?”旁人好奇追问。

  “屁的祥瑞!”那行商啐了一口,声音却压得更低,“我有个亲戚在宫里当差,听说是姜丞相手下一个懂点法术的门客喝醉了说漏嘴,那根本不是什么凤凰,是姜丞相用仙法弄出来的幻象!”

  “就是为了哄骗咱们老百姓,给侯爷造势呢!结果法术没弄好,那‘凤凰’叫得跟老母鸡似的,差点露馅,被姜丞相狠狠责罚了!”

  “啊?!竟有此事?!”众人哗然,脸上写满了震惊和被骗的愤怒。

  “嘘!别声张!掉脑袋的!”行商连忙摆手,匆匆喝完茶溜走了。

  留下满桌人面面相觑,眼神复杂,曾经让他们激动不已、深信不疑的“凤鸣岐山”,此刻蒙上了一层浓浓的欺诈阴影。

  类似的故事版本,在酒肆、在街巷、在田间地头飞速传播。

  有说祥瑞是伪造的,有说姬昌为了称王故意制造异象欺骗上天,甚至还有说那“凤鸣”其实是妖邪作祟的不祥之兆……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流言如同最锋利的刀子,不见血,却刀刀诛心。姬昌苦心经营数十载、被视为立身之本的“仁德”之名,在西岐军民心中,开始悄然崩塌,裂开了一道道越来越大的缝隙。一股压抑的、怀疑的暗流,开始在西岐的土地上涌动。

  而此刻,在某个不起眼的营帐角落,变化成普通士卒模样的哪吒,正得意地对着旁边同样伪装起来的杨戬挤眉弄眼,用传音入密道。

  “杨戬师兄,怎么样?俺哪吒这谣言散播大法,效果不错吧?保管让那老狐狸姬昌,浑身长嘴也说不清!”

  杨戬眉心竖眼微阖,感应着军营内外弥漫的那股越来越浓的怀疑气息,冷峻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传音回道。

  “勿要得意忘形,谨记师命。此乃攻心之策,釜底抽薪。待其民心军心尽失,根基自溃。”他目光投向朝歌方向,带着一丝担忧,“只是不知……师尊闭关,何时方能功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