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城隍庙断案
两神虽是显化在城隍庙前,但皆是使了障眼法,寻常香客出入往来,皆不可视。
但若斗法战作一团,必然会闹出动静,那便再无法在人前遮掩。
城隍神杀机凌冽,仗着六品道行在身,欲求一击得手,便击溃陆通真灵。
然而就在此时,杀招尚未脱手。
却见陆通身后浮现一道虚影,是个展翅的人身鹰首,双目如炬。
只拿眼这么一瞪,便骇得城隍一身杀气尽散。
‘嗯?这是谁?’
城隍自然不识金眸鹰使真身,但就此一眼,便被其周身气势震碎酝酿杀招,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恐惧。
但转念一想。
城隍庙香火旺盛,受百姓敬仰,即便是有何处高人,自己以百姓香火信仰为罩,也可立于不败之地。
“本城隍还以为你是个无根野神,却没想到也有庇护,只是你身后势力再大本领再强,还能堂而皇之的对城隍动手吗?”
城隍一脸不屑:“你问问这城中百姓答不答应。”
陆通道:“那我们看看。”
恰恰便在此时,城隍庙前一片喧哗。
人潮如溃堤之水而来,绫罗与粗麻挤作一团,谁也无暇计较,青石板路上脚步杂沓,却无人高声言语。
虽无人高声阔谈,但私私窃语,却如蚊蝇低鸣,嗡嗡不绝。
“听说了吗,这个就是落霞山匪首郑大刀,他说此前一切恶事,皆是城隍幕后指使。”
“放他姥姥的臭狗屁!!城隍爷如此福泽正神,恩泽整个赤山县,怎会与山匪同伍,看我不打死他。”
“你看清楚了吗,押送他而行的那个威武官人,那是本县左捕头,你上去试试?”
“呃……我等会再打死他。”
“……”
“什么,杀人如麻的山匪说受到城隍爷指使,就算戏台上都不敢这么演吧,这郑大刀怎么敢的呀!”
“同时得罪朝廷和神仙,这家伙是不是疯了!”
城隍庙上香祭拜的香客,陡然见到这般景象,本是一头雾水。
这会儿弄清了缘由,无不义愤填膺,为城隍抱不平。
又听说王典史与左捕头代表县衙,亲自带着郑大刀在城隍神像前,要请城隍爷出来当面对质,更是热血亢奋,激动万分。
三班衙役横起杀威棒,在城隍神像前清理出一块空地,没等衙役上脚,郑大刀自己就跪了。
左千均先是向那位到了知天命年纪的王典史拱手:“大人,您来还是我来?”
王典史回道:“左捕头既然胸有成竹,那便你来吧。”
他看不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却能察觉到左千均的情绪,信心满满自不必说,任谁都能看出。
但眼底那一丝亢奋,却不知从何而来。
左千均闻言颔首,便朝城隍神像抱拳施礼,腰牌与刀柄碰撞铮然作响。
“今日左某在公堂审问此人,据他当堂供认劫掠赵府金银之事,乃是受城隍麾下孙神使指使,因此来请城隍爷显灵,与这山匪郑大刀当面对质。”
声如闷雷,震地供台上烛火乱跳。
他确实极度亢奋,热血难凉。
在众目睽睽之下,审判城隍正神,纵观古今,也未曾有之。
直到他语音落下许久,整个城隍庙都陷入死一般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城隍神像,不曾挪动。
而真正的城隍神早已现身,被人群挤在了一旁,他看向被挤到对面的陆通,道:“你要让阳间的小小捕头,拿阳间朝廷的的律法,审阴间的正神?”
陆通道:“怎么,阳间的不行吗?”
“天真。”城隍满脸讥讽:“阳间当然不行。”
话虽如此,但他眉头微锁,总觉得忽略了什么……
“怎么,你不准备现身?”陆通缓缓问道。
“本城隍乃得道正神,若非降下恩泽,在众目睽睽之下现身,岂不是自降身份。”城隍面泛金霞。
如此之多的百姓涌入城隍庙,庞大的香火,又让他吃撑了。
忽地,他想起了什么。
这才抬眼朝外看去,呜呜泱泱,人头攒动,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人,在围观这城隍庙内判案。
城隍脸色微变,嘴唇动了几下,少顷,便有一位面容清癯的中年人慌慌张张,从神幔后钻出。
便向神案前两人道:“左捕头,王大人,这是发生何事?”
王典史却在此时率先开口:“洪庙官,你这城隍庙可有个姓孙的神使?”
这中年人便是此处庙祝。
洪庙官眉头微皱:“城隍庙中除我以外,便还有四人,俱无孙姓之人。”
“呼……”
围观的百姓中传来放松的呼气声,紧绷的情绪在此刻得到缓解。
立刻便有人高声喊话。
“恳请左捕头与王大人,就在这城隍像前将这不敬神明的匪徒就地正法,以告慰城隍。”
又有人表示遗憾:“还以为能见到城隍显灵哩。”
左千均似是早有所料,颔首道:“如此一来,此桩确是这厮诬陷栽赃,血口喷人……”
说着,他话锋一转:“本捕头前两日还受理了一桩案子,牵扯到你这城隍庙,赵云山何在?”
人群中走出一人,正是赵云山。
他凑近了之后,回转面前大殿外众人,便朗声道:“小女前几日外出踏青,误入县郊三十里桃花林,那儿有个新建的桃花娘娘庙,却不想回来之后,便邪祟缠身,若不是蒙一位善神搭救,恐怕此时已经家破人亡……”
“赵员外,这与城隍庙有何干系,莫非那善神是城隍爷显灵?”有香客打断道。
赵云山含笑道:“却非如此,这位仁兄莫急,且听我说完……”
“那位善神救下小女之后,赵某一番调查,发现那桃花娘娘庙,乃是洪庙官命人所建,是以当着城隍爷与左捕头、王大人的面,想请问洪庙官,是也不是?”
“是。”
洪庙官心知此事知晓之人众多,抵赖不过,便点头应下。
“那洪庙官作何解释?”
“这个……”
“若洪庙官答不上来,那先听我说……”赵云山摆了摆手,又道:
“随后,发现那所谓的桃花娘娘,乃是前不久邻县清河县死去的一位寡妇,夫家姓张,本名李桃,而这张李氏死的也分外蹊跷,正是在前来城隍庙祭拜后,回家当日便突兀死去。”
“而翻阅县志发现,如今城隍生前正是清河县人士张林,其结发妻便叫李桃。”
“正是那桃花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