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明末奉天靖难

第59章 关于红娘子

我在明末奉天靖难 吴地书生 3969 2025-05-19 16:37

  周延儒站在船头,心中不免感慨。一个月前,当那密旨送到他常州老家时,这位被罢免的前首辅几乎落泪。崇祯到底还是想起了他,想起了这个曾经助他铲除魏忠贤的能臣。

  “老爷,河上风大,还是进舱吧。”老家仆周福递来一件披风。

  周延儒摆摆手:“无妨。”他深吸一口气,“再有十日就到京城了。”

  他眯起眼睛,仿佛已经看见自己重新站在文华殿上,向崇祯皇帝献上平定流寇的良策。这一次,他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不会再让温体仁那等小人抓住把柄。

  船队转过一道河湾,前方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哨声。周延儒皱眉望去,只见十余艘小船从芦苇荡中窜出,如离弦之箭向他们包抄而来。

  “水匪!是水匪!”船工惊恐的叫喊划破河面宁静。

  周延儒心头一紧,手不自觉摸向腰间,那里藏着一柄精致的西洋短铳,是去年葡萄牙商人送的礼物。他的二十余名家丁迅速集结,刀剑出鞘,将主船团团护住。

  “前面的官船听着!”一个清亮的女声从匪船上传来,“乖乖停船,饶你们不死!”

  周延儒眯眼望去,只见为首小船上立着一名红衣女子,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手持双刀,英姿飒爽。她身后站着数十名衣衫褴褛却目光凶狠的汉子,手中兵器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大胆!”周延儒厉声喝道,“本官乃朝廷命官,尔等草寇安敢拦路?“

  那红衣女子闻言大笑:“朝廷命官?好得很!老娘劫的就是朝廷的狗官!”她双刀一挥,“弟兄们,上!”

  霎时间,箭如飞蝗。周家家丁虽训练有素,却寡不敌众。不到半刻钟,周延儒的护卫已死伤过半,余下的也被逼到船舷一角。

  “老爷,快走!”周福拉着周延儒想跳河逃生,却被一支飞箭射中后背,当场毙命。

  周延儒眼睁睁看着老家仆倒在血泊中,双腿如灌了铅一般动弹不得。他颤抖着掏出短铳,还未举起,一道红影已闪至面前,冰冷的刀锋抵住了他的咽喉。

  “老东西,还想反抗?”红衣女子冷笑一声,一把夺过短铳,“哟,还是洋玩意,看来是条大鱼。“

  周延儒强自镇定:“本官...老夫只是过路商人...“

  “放屁!”女子一脚踢开周福的尸体,从他怀中摸出一封圣旨,扫了两眼,眼中精光暴涨,“周延儒?前朝首辅?哈哈,老天开眼,让老娘逮着这么条大鱼!“

  周延儒面如死灰——那正是崇祯给他的密旨。

  “红当家的,怎么处置?”一名独眼大汉凑过来问道。

  被称作“红当家”的女子将圣旨塞入怀中,咧嘴一笑:“捆了,送去开封给闯王当见面礼!”

  当夜,周延儒被关在宿迁城外一座破庙里,手脚被拇指粗的麻绳捆得结结实实。庙外传来流寇们喝酒划拳的喧闹声,间或夹杂着女子放肆的大笑。

  月光从残破的屋顶漏下来,照在周延儒灰白的脸上。他想起八年前被罢官时的情景,想起离京时同僚们避之不及的眼神,想起这些年在常州老家的蛰伏等待...难道一切就这样结束?

  被一群草寇当作礼物送给李自成?

  “吱呀”一声,庙门被推开。红娘子拎着一壶酒走了进来,在他面前盘腿坐下。

  “周大人,喝一口?”她晃了晃酒壶。

  周延儒别过脸去:“要杀便杀,何必羞辱?”

  红娘子不以为意,自顾自灌了一口:“听说你当过首辅,皇帝老儿最信任的大臣?”

  见周延儒不答,她忽然一把揪住他的衣领:“知道我们为什么造反吗?”

  她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我爹是个佃农,因为交不起租子,被你们官府的差役活活打死!我娘带着我逃荒,路上为了半块饼,被人推到河里淹死!那年我十二岁!”

  周延儒被她眼中的恨意震住,半晌才道:“朝廷...朝廷也有难处...”

  “放你娘的屁!”红娘子一把将他掼在地上!

  “你们这些当官的,哪个不是吃得脑满肠肥?知道河南现在什么样吗?人吃人!路边饿死的人还没断气,肉就被割光了!”

  周延儒沉默了。他当然知道。多年前他还在首辅任上时,就收到过无数这样的奏报。但那时朝廷国库空虚,辽东战事吃紧,他能怎么办?

  “红当家的”独眼大汉突然闯进来,“探子回报,杞县那边有官军活动,咱们得赶紧走!“

  红娘子站起身:“传令下去,即刻启程,绕开杞县走小路去开封。“

  深夜的官道上,一支奇怪的队伍在疾行。周延儒被绑在一匹瘦马上,前后左右都是红娘子的手下。这些所谓的“流寇“大多面黄肌瘦,有的甚至还光着脚,但行进速度却出奇地快。

  “停!“红娘子突然举手示意,“前面有火光!”

  话音未落,一颗铅弹“砰”地射来,正中队伍前列一名汉子的胸膛。紧接着,喊杀声从四面八方响起。

  “中埋伏了,保护当家的!”独眼大汉怒吼着抽出大刀。

  周延儒还没反应过来,身下的马匹就因受惊而狂奔起来。他死死抓住马鬃,耳边风声呼啸,身后传来激烈的厮杀声。

  不知跑了多远,马匹终于力竭倒地,将周延儒甩进一片灌木丛。他挣扎着坐起身,借着月光看到远处杞县城墙上火光冲天——原来是有明军在攻城。

  “天不亡我...”周延儒喃喃自语,用一块锋利的石头拼命磨着手上的绳索。

  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周延儒屏住呼吸,看到一个红衣身影踉跄走来,正是红娘子。她左臂中铳,鲜血顺着手臂滴落。

  红娘子也发现了他,两人四目相对,一时竟都愣住了。

  “老贼...”红娘子咬牙拔出佩刀,却因失血过多而摇晃了一下。

  就在此时,一队举着火把的明军士兵出现在了前方:“那边有人!”

  周延儒赶紧大声呼救!

  见官兵前来,红娘子只得放弃了周延儒。

  周延儒强撑着最后一口气对着明军说道:“速送本官进京...有要事面圣...“

  昏迷不醒的周延儒很快便被带到了朱由崧面前。

  顾长风说道:“根据被俘的贼寇交代,他们在运河上劫持了周延儒,想要将其献给李自成。不料正好撞上了我军攻城。对了领头的女寇叫做‘红娘子’,擅使双刀!”

  朱由崧万万没想到他们攻打杞县,居然误打误撞救下了周延儒,难道说崇祯皇帝要提前启用周延儒了?

  “等等,你说那女寇叫‘红娘子’?”

  后世学者普遍认为红娘子同李岩属于虚构人物,朱由崧也向宋献策确认过,闯营并没有叫做李岩的谋士,甚至连李姓的谋士也没有。

  居然真的出现了红娘子?

  朱由崧灵光一现,要是派人护送红娘子去李自成那里,正好可以潜伏在李自成的身边......

  红娘子正在躲避明军追捕,却被一道突然出现的白影拦住去路。

  “姑娘受伤了?”来人是个三十出头的书生,面容清癯,一袭青衫在夜风中飘动。

  红娘子警惕地后退半步:“你是何人?“

  书生看了一眼逼近的火把,低声道:“若要活命,跟我来。”说着不由分说拉起红娘子就往另一条小路跑去。

  红娘子跟着书生七拐八绕,最终来到杞县城外一处隐蔽的农舍。

  “在下李岩,杞县举人。”书生打来清水为红娘子清洗伤口,“姑娘如何称呼?”

  红娘子盯着这个救了自己的书生,犹豫片刻道:“人们都叫我红娘子。“

  李岩手上动作一顿:“可是那'双刀红娘子'?“

  “你知道我?”红娘子有些意外。

  李岩苦笑:“姑娘大名,河南谁人不知。”他熟练地为伤口敷上草药,“姑娘为何与官军交战?“

  红娘子冷哼一声:“你们这些读书人,不都是帮狗官说话的吗?问这么多作甚?“

  李岩不以为忤,反而叹了口气:“姑娘误会了。李某虽为举人,却因赈济灾民得罪官府,家产尽没,亲人离散...”

  他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如今这世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红娘子愣住了。她原以为所有读书人都是官府的走狗,没想到眼前这个温文尔雅的书生竟有如此遭遇。

  “那你为何救我?我可是反贼。”

  李岩看着她,目光清澈:“因为李某知道,姑娘造反,必有苦衷。”他起身推开窗户,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村庄,“看那里。“

  红娘子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几个瘦骨嶙峋的孩童正在田里挖野菜根,一个妇人抱着奄奄一息的婴儿跪在路边乞讨。

  “河南十室九空,易子而食。”

  李岩声音低沉,“朝廷加征辽饷,官吏层层盘剥,百姓已无活路。姑娘造反,不过是求一条生路罢了。”

  红娘子胸口起伏,她从未听过一个读书人这样说话。在她印象里,读书人不是高高在上的县太爷,就是帮着官府欺压百姓的师爷。

  “李...李公子,”她第一次用上了敬称,“那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李岩目光深远:“单靠杀人放火,终非长久之计。我等需要明确纲领,团结百姓,既要反抗暴政,也要重建秩序。“他顿了顿,“听闻闯王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之策,李某正欲前往投奔。”

  红娘子眼睛一亮:“我本就要去投闯王!不如同行?”

  李岩微笑颔首:“能与红姑娘同行,是在下荣幸。”

  红娘子看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书生,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她忽然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造反,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

  “好,一起去见闯王!”

  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打赏,追读,评论支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