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刑侦手记:棋逢对手

第22章 偷渡

刑侦手记:棋逢对手 章叶良 2330 2025-06-19 10:56

  P62~P63

  泉州一案,练、冼二人从三名被害人的身上以及银行卡中,至少掳走了15万元。这笔钱,足够他俩花天酒地好长一段时间。我原以为他俩会就此蛰伏得更久一点。毕竟,经过媒体的宣传,这对亡命鸳鸯已然是家喻户晓,轻易不敢再抛头露面。

  未曾想,不出一年,二人便再次暴露了行踪。

  如我所料,他俩再次选择了在一个沿海城市落脚。这次,是浙江温州。

  然而,将他俩行踪告知我们的,却是厦门警方。

  1997年的四月上旬,厦门警方破获了一起重大的走私案件,将一个盘踞在当地多年、人数众多的走私团伙一网打尽。在对该团伙成员的审讯过程中,一个名叫王全胜、绰号“海狗”的骨干成员,为争取戴罪立功,主动向警方提供了一条线索:

  他有一个同村发小,名叫王险滩,绰号“弹丸”,是温州一个偷渡集团的小头目。不久前,二人曾聚在一起喝酒。酒过三巡,弹丸提到该团伙在四月底的时候,将会组织一次偷渡,目的地是日本,目前正在接收偷渡客的报名。而在不久前,一名神秘男子联系上他,交了两万块定金,预订了两张船票。

  “你知道那人是谁不?”当时,弹丸还故意卖了个关子。

  海狗被这句话激起了好奇心:“谁啊?”

  “这人可不简单,是个大名鼎鼎的通缉犯。去年,他在福建泉州干了一票,杀了三个人,抢了十好几万。满城公安对他进行围捕,最后还是让他给跑了。当时这个案子闹得沸沸扬扬的,你不可能没听说过吧?”弹丸给了不少提示。

  “是那个叫什么,练、练什么华来着,对不对?”海狗想起来了。

  弹丸点点头:“没错,就是他,练子华。那天他来找我碰面、交定金的时候,还戴着墨镜和帽子,穿得严严实实的,但被我一眼就认了出来。”

  “不是还有个女人跟着他吗?”

  “有啊,所以他才预订了两张船票啊。”

  “哎,现在偷渡去日本,一个人要多少钱?”海狗打听道。

  “最近风头比较紧,价格也水涨船高,现在一个人要十五万。”

  “那两个人就是三十万了!他俩一直被公安通缉,上哪去搞这么多钱?”

  “这我不管,他俩是去偷也好,去抢也好,只要给了钱就能上船。”

  没想到啊,一个偷渡集团的骨干,和一个走私团伙的小头目之间,发生在酒桌上的这段对话,竟然无意中暴露了一对雌雄悍匪的行踪。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得知,练、冼二人想要潜逃出国,而时间就是本月下旬的某一天。

  在审讯完海狗以后,厦门警方将这条线索知会了珠海和温州警方。

  P64~P65

  收到这条线索以后,队里非常重视,马上组织队员远赴温州办案。这回带队的是我们刑警队的副队长熊文,加上我和小马,我们一行三人马不停蹄、星夜兼程赶往温州。

  4月20号,当我们赶到WZ市公安局的时候,没想到还碰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正是QZ市刑警队的胡宗邦大队长和小伍。原来,厦门警方同样知会了泉州警方,于是胡队长等一行四人也第一时间赶来。

  这样,温州、珠海和泉州三地警方马上召开了一个碰头会。会上,WZ市公安局的副局长廖宁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偷渡集团的概况:该偷渡集团常年在温州附近海域从事非法出入境活动,温州警方一直想将其捣毁;但因该犯罪集团组织严密,行事隐秘,偷渡的船只神出鬼没,登船地点难以确定,因此也一直未能成功。

  为了捣毁该偷渡集团,温州警方曾让一名卧底警员伪装成偷渡人员,通过一名线人联系上弹丸购买船票,希望借此摸清对方下次偷渡活动的时间、地点。不料在双方碰面那天,弹丸十分谨慎小心,对卧底警员的身份背景、出国原因等进行了一番盘问。在回答过程中,卧底警员只是出现了一点点口吃,就被弹丸看出了破绽,气氛一下变得剑拔弩张。眼看身份暴露,卧底警员只能先下手为强。最后经过一番搏斗,好不容易才得以脱身。

  那次行动过后没几天,此前帮助联系上弹丸的那名线人,就被发现惨死于家中,显然是遭到了偷渡集团的报复。

  “所以说啊,对方是一个非常狡猾、残暴的犯罪集团。我们想抓到他们,而你们想抓到练子华和冼庭芳,这就需要大家都开动脑筋,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廖副局长说完这话,环视着在座的与会人员。

  “下面,我想听听你们泉州和珠海警方的想法。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争取尽快拟订出一个切实有效的抓捕方案。”

  胡队长听罢,首先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要想抓住练子华和冼庭芳,最好的办法就是守株待兔。只要查明此次偷渡活动的时间、地点,提前在附近进行埋伏,就能同时将练、冼二人和整个偷渡集团一网打尽。

  这个观点与大家不谋而合。可是问题在于,要如何确定此次偷渡活动的时间地点?与会人员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一种观点认为,既然练、冼二人就在温州,何不对全市的旅馆、招待所和出租屋进行排查。只要确认了他俩的行踪,全程进行布控,就可以一路摸到偷渡集团的老巢。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既然偷渡集团选择在本月月底进行偷渡活动,那么船舶肯定已提前在附近海域进行远航前的各项准备。何不加大对周边海域的巡查力度,锁定从事非法偷渡活动的船舶,从而对其进行监控。

  但是这两种观点最终都被否定了。因为,无论是练、冼二人,还是该偷渡集团,警惕性都极强,行事非常谨慎小心。一旦开展大规模的排查或是巡查,很容易打草惊蛇。如果对方有所警觉,临时改变偷渡的时间地点,那么警方就错失了这次难得的抓捕机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