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港娱电影人生

第44章 所谓的差评,风月片

港娱电影人生 云梦泽的白狐 3239 2025-06-16 10:22

  事实上。

  对于颜祖而言,许安华和张爱嘉这次找上门来邀写剧本,再到双方以另一种方式达成合作,只是一个意外和插曲。

  在颜祖此前的打算和计划里,并没有《撞到正》的位置。

  不过很显然,计划赶不上变化。

  最初制定计划时,颜祖也准备顺应潮流,搞个出道三部曲出来。

  第一部就是《鬼打鬼》,灵幻功夫片的开山之作,放到后世有地位,放到现在有票房。

  在搞艺术的影评人群体和看电影的观众群体,皆是反响热烈,有口皆碑。

  而第二部电影,颜祖瞄准的还是大档期,即1980年的暑期档。

  这是一部颜祖前世便非常非常喜欢,看了很多很多遍的电影。

  就跟无数观众的评价和赞颂一般无二。

  颜祖也持有那个相同的观点。

  认为这部电影是黄金时代的十多年,甚至直接就是这几十年里,香江影坛·最恐怖电影·宝座的有力竞争者。

  而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颜祖本来想拍的是一部喜剧片的。

  但现在嘛。

  颜祖突然觉得,先来个鬼片三部曲似乎也很不错嘛。

  要票房有票房,要地位有地位,要成就也有成就,毫无疑问的留名影史。

  后面的那些导演,至少在这个领域以后都得尊称颜祖一声“大师”!

  于是乎。

  带着许安华和张爱嘉两女,在窝打老道图书馆里肆意游走,撰写《撞到正》的剧本。

  一连几天,颜祖是越写越来劲儿,状态出奇的好。

  与许安华和张爱嘉一边聊一边写,再时不时去请教柳伯和外出回来的陈姨。

  再如同一个园艺老师傅般,在《撞到正》原版基底不变的情况下,修修剪剪,梳理脉络,小做调整。

  就这样。

  在许安华和张爱嘉的“协作”下。

  一个较之原版更为优秀,质量更好的《撞到正》剧本,也是逐渐出现在了颜祖的笔下。

  ……

  而时间并不会被束缚在颜祖这边。

  就在颜祖与许安华和张爱嘉混在一起的这些天里。

  1979年末这个出乎了不少人意料的圣诞档,仍然在持续推进,而后逐渐落下帷幕,盖棺定了论。

  回顾整个12月。

  19日的那个星期三,属于嘉禾的《鬼打鬼》和丽声的《一胆二力三功夫》。

  让方小姐与邵氏这边壮志满怀、信心十足的《销魂玉》,并没有举行午夜场试映。

  嘉禾何冠昌是大将之风,宣传造势一如既往的稳定。

  而丽声雷绝坤则是下山猛虎,花大钱捞声量,甚至第一目标都不是赚钱,而是打出气势,把名声造出来。

  简而言之,以“钱”造“势”。

  目的是为了让整个香江影坛知道他雷老虎的大名,认可他手上的这条院线乃是香江影坛的第三巨头。

  虽然以最后的结果来看,雷老虎距离这个目标点还差得不少,但至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全面公映前的宣传,三家算是打了个平手。

  热度相对齐平,耗费方面,雷老虎花的钱最多,毕竟是初来乍到的“新人”。

  到了21日的星期五,晚上黄金三场连映。

  《鬼打鬼》是观众口碑和票房数据比翼双飞。

  在晚上六点的第一场之后,从戏院里观影出来的观众和影迷,反响就没有不剧烈的,可以说是赞口连连,不满意和差评的占比仅有零星,相当的少。

  而在后面的公映日里,倒是有部分口味不一的观众,给出了一些相对“较差”的评价。

  “电影的故事性有些弱,转折和逻辑性有些太过于强行了。”

  “叙事手法就是简单的直线串珠,有些老套了,怎么不跟那些新浪潮电影人和国外的电影大师们学学呢?”

  “搞的花样不错,但有些地方太吓人了,我不喜欢。”

  “那个张大胆太笨太蠢了,看得让人生气。”

  “尸体上面竟然有蛆虫,太恶心人了吧。”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茅山术,这部电影简直就是在乱搞,要记住,戏说不是胡说,怎么能这样搞!”

  “这部《鬼打鬼》不好看,我还是更喜欢丽声的那部《一胆二力三功夫》。”

  “连场风月戏都没有,差劲!”

  “这部《鬼打鬼》只是一部很普通的爆米花商业片而已,艺术性相当之乏弱,与欧美电影差距甚远。”

  “在我看来,这个叫做颜祖的创作者太过于稚嫩和世俗了,电影是艺术,这一点他根本就不懂。”

  “这种导演一辈子都无法踏足艺术的殿堂!”

  正所谓,众生百态,各有口味。

  电影本就是如此。

  一千个人眼里还有一千个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呢。

  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够得到所有观众的喜爱和认可,颜祖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在图书馆的时候。

  许安华和张爱嘉拿着一张新出的报纸,嗯,好吧,还是那个唯“销量”和“热度”至上的东方日报。

  指着上面刊载的那些所谓“差评”,问颜祖有什么感想之际。

  颜祖只是淡笑着伸手一落,手指点在了报纸的上面。

  风轻云淡的回答了一个字。

  “喏~”

  ——【首周票房狂砍326万港币!】

  ——【累计总票房已破四百万港币!】

  ——【五百万港币票房就在眼前!】

  ——【《鬼打鬼》火爆全港,黑马奇迹仍在上演!!!】

  这一个又一个的数字,一个又一个的标题,便是颜祖风轻云淡的底气,愉悦微笑的源泉。

  对于那些所谓的差评,看看就好。

  稍作思量,揣摩推演,汲取其中之三二精华留作经验,便是极限。

  至于更多的东西,那可就要好好地区分、辨别和选择一下了,所谓的“观众”,从来就不止于“一”。

  这一点,颜祖同样很明白,认知那叫一个清晰。

  ……

  在这场圣诞大战当中。

  于星期五公映之后,邵氏的《销魂玉》坚持了两天,雷老虎寄予厚望的《一胆二力三功夫》只坚持了一天。

  整个圣诞档就成了《鬼打鬼》的天下,独占鳌头,引领风骚。

  《销魂玉》的首周末三天累计票房是79万港币,单日票房分别是32万、24万、23万港币。

  在第四天的22万港币之后,便跌落了二十万港币这个分界线。

  而后不得不黯淡退场,映衬着《鬼打鬼》的强大。

  最终只拿到了178万港币的票房,位列年度票房排行榜的第二十二名。

  没办法,虽说因为颜祖这个编导助理的存在,比之原版,这版《销魂玉》的质量还要好上不少。

  在李瀚祥这位风月教父的掌控下,三个单元故事也都讲的不错,很有意义和内涵。

  融入到剧情当中的涩涩元素,也是绝妙而毫巅,过审线卡得那叫一个刚刚好。

  但这些年的风月鬼片实在是太多太杂了。

  观众也都看厌烦了。

  属于风月片的第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自从李瀚祥以《大军阀》造就了属于风月片的奇迹后,每年都有大量的跟风模仿作出现。

  一开始还好,还有些勉强算是不错的片子出现。

  但越到后面,质量就越低,垃圾就越多,直至一部又一部的烂片,恶心观众,祸害市场,也糟蹋了这个题材。

  时至如今,民国风月片也好,风月鬼片也罢,都已经到暂时退场的时候了。

  连李瀚祥这个风月片的鼻祖和教父都没办法拯救它。

  它的解封口,再次迎风而立,再次华丽登场的时间节点,乃是八年后的1988。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