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地人
周不移也感受到楼上向他投来的目光。
二人上下对视,尹鹿仁遥遥见礼。
“这位同族面生的很,可是远道而来?不介意的话,还请上楼一叙。”
又一个‘远道而来’,周不移暗暗吐槽,下意识想确认下对方是不是化身。
自己顶着一张陌生面孔,走到哪里都会被当地人注意。
左右他要打探消息,这又是大庭广众之下,他遥遥还礼后便直接进门。
周不移径直走上二楼。尹鹿仁在楼梯口迎接。
他没有带周不移坐到原来靠街巷的位置。而是单独选了一间雅室,请周不移就座。
尹鹿仁取出一包灵茶为二人沏上。周不移看出他取茶的动作稍显犹豫,显然这灵茶颇为珍贵,不似对方观街景时喝的那种凡茶。
周不移暗暗皱眉,他自知自己算不得什么贵客。只恐礼下于人,必有所图。
“请。”
二人都没有率先开口,只静静品茶。
若论茶道没人比此时的周不移更懂了。他有心展露实力,以震慑对方那或有或无得不轨之心。
他看着杯中灵茶,只觉这般饮用,原本十分的好处,落到嘴里的只能有七分。好茶须配好水。
只见他右手举杯,掌心中的灵力在茶水中打着旋与茶水缓缓融合,顿时茶香四溢,闻之让人宁静。一旁尹鹿仁见了,顿时觉得手中的茶不香了。
他一边喝着茶一般疑惑的看向周不移杯中。
周不移见状一笑,对着茶壶打入一道淡青色的灵力,茶水逐渐变成灵水,茶叶在壶中似是舒服的伸展开来。周不移给对方斟上一杯。
尹鹿仁也是懂品茶的,他没有急着尝茶水的味道。而是端在胸前轻闻,只觉往日坊间的一切喧嚣都在他心中轻轻流过,却不曾染下半点,连神魂都不由凝实了半分。
如此,这灵茶多出来的三分好处才算没有白费。
待品过茶后,尹鹿仁原先的淡然却是不在,眼神中多了一丝对周不移的敬服。他率先打破沉默。
“多谢道友指教,在下尹鹿仁,三苗部长老‘藤叔’座下弟子。也是这凌河坊人族的镇守。”
周不移则是以弘微的身份回应。
尹鹿仁感慨:“不想北方竟也有人族部落存世。”
“道友想差了,北方现下并无人族部落,只在下一人耳。”
或许以前有过,周不移心中想着。
“啊?”尹鹿仁吃惊接着就是欣喜。他见周不移于茶道上的造诣,以为其来自有着非凡传承的部落。如今听对方没有牵绊,他倒是越发热情起来。
周不移对他道明来意,直言南下就是为寻访人族而来,如今受凌河所阻,向他打听过河的方法。
“这有何难?”
尹鹿仁当即拿出一块雕刻着绿色藤蔓的令牌,递给周不移道:“玄龟一族与我三苗部有约定,坊市人员一率可以免费过河。由玄龟族人引渡。
当然旁人也可从坊间渡河去对岸,只不过要给该族奉献些许灵物。若是往日,道友甚至可以在任意河边寻召玄龟族人,渡你过河。
只是近几日规矩改了,不过也正好,成全了你我相遇的缘分。哈哈……”
他面色颇为欣喜。还没到自己开口,机会就来了。
他本意就是想替自家师傅招揽周不移这个贤者。如果能引荐周不移到师傅门下,可比他搜集百十件灵物强多了。
周不移看着手中刻有藤蔓的玉牌,想到其师傅的名号。多少猜到了对方的用意。
果然,之后的交谈中,尹鹿仁不时提起自家师傅,言语间颇为推崇,似是对周不移有招揽之意。
从对方口中,他还了解到。三苗部修士多达十万,晋升至筑基期的有百人,族中有两位长老和一位族长都是结丹期修士。
大长老‘哑父’,尹鹿仁提到他时,面色带着崇敬,周不移感觉这位大长老在对方心目中的实际地位怕是超过了他师傅。
二长老就是尹鹿仁的师傅‘藤叔’。
至于族长青阳子,尹鹿仁只提了一嘴,便含糊带过。
两人再聊,周不移便试探着向对方打听起了‘燧明部’。果然,他刚提及‘燧明部’,尹鹿仁面色顿时一沉。
他郑重的对周不移道:“这正是我给道友令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怕道友被误认成燧明部修士。
道友既然知道‘燧明部’,想必也能猜到我们两个部落的关系。”
“在下是有些疑惑。大家同源同种,又相互接壤,是因何原因分割成两个部落?”
面对周不移的提问,尹鹿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敢问道友将来欲成何丹?”
“结何种丹?”
周不移心说我不结丹,但面上却仍保持疑惑之色。
“或者我换一种说法,道友志在哪类仙道?天仙、地仙还是人仙?”
尹鹿仁这么说,周不移倒是有些明白了。
他曾在古籍中见过上古时期修士对于仙的分类。
古时世间有五仙,天地人神鬼。
天仙之道: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念起万法生,合道还真。
地仙之道:修身养性,服芝含玉,善假于外物,与天同寿。
人仙之道:专修己身,与外无漏,好兵击之利,肉身成圣。
无论修行的难度还是成就都是天仙最高,地仙次之,人仙再次。
天仙之道无可争议,最难也最强,修至最后,能超脱于天地。
地仙之道,起步便依赖于外物,根基搭在天地之间,勉强跟随天仙的脚步,做到与天同寿。
人仙之道,主修精元,为保精气不失,自身隔绝天地,与外无漏,即便是这样也做不到长生,难逃自身寿元的困扰,所谓肉身成圣不过是水中捞月。
“敢问尹道友,修哪类仙道和结丹有何关联?”
尹鹿仁道:“所谓丹成无悔。结哪类丹便决定了日后的道途。
天仙自是结圆满金丹,自此成为天地的宠儿,修行一日千里。地仙则是辅助成丹,虽不圆满但也算金丹的一种,而人仙则是以自身精气凝结元丹,古时人们也称其为死丹。”
尹鹿仁在讲述成丹区别时,面上表情也是多变。说起圆满金丹,他面色复杂,欲言又止。说到辅助成丹时他神色期待,想来这便是他的结丹期望了。而说起元丹,他却微微皱眉,颇为抵触。
最后,尹鹿仁叹息道:“三苗部和燧明部的分裂便源于这道途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