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九八从小镇青年开始

第122章 筹备

  筹备初期,胡建国带着儿子辗转于工商、消防、卫生等部门,托遍所有能想到的关系网。

  他们在寒冬腊月里拎着特产拜访关键人物,在小饭馆里陪笑脸敬酒到深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联系人的喜好与办事门道。

  历经快四个月的奔波,终于在十二月中旬集齐所有证照,此时超市的玻璃幕墙也在寒风中透出崭新的光泽。

  人员招募同样一波三折。

  为组建团队,父子俩跑遍劳务市场和职业介绍所,好不容易招齐三十余名员工。

  统一工服、岗前培训、岗位分配,每个环节都倾注心血。

  眼瞅着2000年春节只剩两个月,货架还空着亟待填充,而副店长的岗位却始终虚位以待。

  在这个人才流动尚不频繁的年代,能独当一面的零售业管理者堪称凤毛麟角,连续数月的招聘广告如同石沉大海。

  无奈之下,胡军只能临时顶上,也带上了老爸,毕竟老爸胡建国也刚才五十岁还能再战几年。

  曾经推着煤车走街串巷的胡建国,被岁月与风雨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那些年,他的皮肤在烈日暴晒与煤灰浸染下黑得发亮,每日的奔波让他早早就显出了老人的沧桑模样。

  而经营烧烤店的这两年,像是一双温柔的手,悄然抚过他的面容与生活。

  烟火缭绕的烧烤摊前,他不再终日与煤灰打交道,身上多了几分从容,面容也褪去了几分疲态,虽仍带着岁月的痕迹,却也在生意的浸润下,有了别样的精气神。

  胡军将超市命名为“有间超市“,把所有的店名都一致,把自己的名声打出去。

  字体设计几经修改,最终选定圆润的楷体,搭配暖黄色灯箱,在冬日街头显得格外温馨。

  此刻,胡军正握着电话本,开始逐个联系供货商。

  敲定电话那头批发市场老板们的供货意向后,胡军揣着列满品项的清单,连夜赶去汉口。

  在人头攒动的批发市场里,他逐家比对货品质量与价格,最终与几家信誉良好的供应商敲定合作,又联系好货运车队,确保货物能按时送达。

  生鲜货源的筹备更需精心谋划。

  他专程奔赴鄂市,与当地水产商签下长期供货合同,保证活鱼每日清晨新鲜到店。

  蔬菜供应则依托外公所在的村子,不仅批量收购当季时蔬。

  还与村民约定好鸡鸭蛋、农家猪肉的稳定货源,甚至在合规范围内,将山野间的时令野味也纳入采购清单。

  当最后一份合同签署完毕,所有运输安排妥当,胡军站在空荡却即将满载货物的超市里,紧绷许久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窗外的阳光斜斜洒在货架上,仿佛已经预见了开业那日,这里人来人往、烟火升腾的热闹景象。

  接到货车司机“已启程“的电话时,胡军第一时间拨通了家人的号码。

  暮色渐浓的街头,他握着手机,语气里藏不住的兴奋说道:“货源在路上了,明早咱们都到超市集合!“

  筹备分工早已成竹在胸。

  父亲胡建国跟着他统筹全局,凭借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把控超市运营节奏。

  母亲则负责收银台与卖场管理,利落的算账本事和待人接物的热络劲儿,正适合这份差事。

  而王倩被安排跟随父亲从炼铁厂请来的几个老会计,学习账本管理与财务核算,伏案时专注的模样,俨然要把计算器按出花来。

  防损岗位的人员安排颇具深意。

  按照政府部门的政策要求,胡军优先招录退役伤残老兵,这些曾守护家国的硬汉,如今用坚毅的目光守护超市的每一寸角落。

  此举不仅满足了办证时的特殊要求,更能享受税收减免政策,既解了人员需求,又为超市长远发展省下一笔开支。

  望着货架间穿梭的员工,胡军心里清楚,眼下的人员配置仅够维持开业基本运转。

  为应对开业初期的客流高峰,他紧急张贴告示,招募了一批为期一周的临时员工。

  这些天,超市内外如同运转的精密齿轮,生鲜区的水产箱不断注入活水,蔬菜架上清晨刚采摘的菜叶还挂着露珠,其余货物也在装卸工人的吆喝声中,一箱箱搬进仓库。

  员工们踩着梯子整理货架,核对商品价签,连续一周的忙碌,终于将上万件货品摆放得井井有条。

  距离十一月中旬的开业日只剩三天,胡军却比往常更忙。

  胡军也联系广告公司加急印制宣传单页,又雇了六辆小货车,两两一组组成流动宣传队。

  改装后的车斗架着大喇叭,循环播放开业优惠信息,沿着乡镇主干道来回穿梭,引得路边行人纷纷驻足。

  同时,二十余名员工分散到各个居民小区,在菜市场、公交站等人流密集处派发传单。

  将印有“有间超市盛大开业“的玫红色纸片,递到每一双好奇的手中。

  胡军握着手机,在超市仓库的纸箱堆里拨通了李春的电话。

  听筒里传来熟悉的爽朗笑声,如今已是派出所副所长的李春。

  声音比当年在保安科时多了几分威严说道:“哟,小军出息了!最近总听人念叨你要开超市,这可是咱们片区的新鲜事儿!“

  胡军抹了把额角的汗,笑着说明来意道:“李叔,您可得帮个忙。开业那天人肯定多,就怕现场乱起来。“

  李春当即拍板说道:“放心!到时候我带几个警员和巡逻队的过去维持秩序,保准给你把场子镇住!你小子确定能来这么多人?“

  “我在镇上大街小巷贴满了传单,还雇车巡回广播,就差拿大喇叭喊破嗓子了!“

  胡军半开玩笑地说。

  “主要是防万一,真等客流爆棚再找人可就抓瞎了。“

  挂断电话时,仓库外面正飘进员工核对货架的吆喝声,胡军望着堆满货物的通道,终于有了种尘埃落定的踏实感。

  这些天下来几乎没有消停过,等搞好这些事,胡军这时候就是等着开业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