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书生意气
方原话音刚落,周礼就将书本往案上一摔,猛然站起。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大饶我跟你去!”
仰儒亦是紧随其后:“我自当仁不让!”
其他生员互相望了望,也哗啦啦站了起来:“我等愿往!”
方原心下一热,后退半步举手齐额,躬身施礼:“方某谢过诸位!”
大家纷纷备上雨具,就要出门。
本要上课的王训导见状惊诧莫名,忙问缘由。
待得知生员们要往南湖出力救灾,立时肃容:“国家养士,诸生本就应以家国为重,自当去!”
西斋的动静颇大,东斋生们知道情由后也都涌了出来。
“方案首自入学以来,又是牵线搭桥引进图书租赁,又是惩治了刘氏兄弟,我等生员承你恩惠实多,你既有命,我等也当同去!”
“对,我们也去!”
“都去!”
方原甚是感动,但此时不是虚礼矫情的时候。
当即高呼:“诸位,那咱们就出发!”
“出发!”
诸生一呼百应。
明伦堂后,郑教谕徐徐转出,满眼震惊地望着奔出学校的生员。
“他们要干什么!”
王训导自是一五一十说了:“县尊带人到南湖塘堤上堵溃口,诸生听说也自告奋勇同去帮忙。”
“县尊?”
郑教谕自动忽略了后半句,忙道:“我的蓑衣呢?赶紧帮我找来?”
王训导纳罕:“教谕也要前去?”
郑教谕急眼道:“县尊都在塘上,生员们也跟去了,唯独我这县学教谕不往,成何体统!”
南下湖塘堤高一丈四尺,广一丈五尺,人走在堤上走,如行大道,等闲大水根本冲不垮它,唯独闸口处,稍显薄弱。
李知县看着汹涌洪水,滔滔涌出,顺着地势散溢各处。
远处下游庐舍多有倾塌,茅屋顶飘在水里,尚存的房屋也已被淹至腰部,隐隐看到有人爬在屋顶求救,此情此景顿时让李知县忧心不已。
“赶紧着人去运竹木,土石料!”
旁边的小吏回禀道:“宋典史已差人开了库房取竹木石料,附近里老也在找人前往挑担搬运,但事发仓促,人手调配不足。”
正说话间,李知县远远见一群穿着蓑衣的士子们赶了过来,心中一喜:“方原竟把学校生员全拉来了,还真是及时!”
生员们来到知县跟前,方原拱手道:“我等生员俱凭县尊调遣!”
“好!”李知县眉头舒展道,“艰难之时,方显士人本色,诸生能有此觉悟,本县甚是欣慰!”
诸生都能看到洪水横溢的景象,保家护民之情,油然而生。
“但请县尊吩咐!”
李知县道:“现在堤上急需土木石料,诸生立刻去南湖仓,找宋典史协助运送!”
方原与众人轰然应喏,急忙赶去了南湖仓。
民壮和附近里老临时召集的民夫,寻来挑担,独木车,正在库房内搬运腾挪。
当方原带着诸生出现时,大伙齐齐一愣,从没想到秀才们也来干粗活。
虽然诸生搬石头,运竹木,动作笨拙,甚至有些生员挑起箩筐来,歪歪扭扭,可没人笑话。
此时民壮们无不动容,有人主动告诉秀才们如何使劲发力,大家不分士庶,心都往一处使。
堤坝上很快就堆积起一些土石木料,李知县忙吩咐民壮道:“先投石堵一下溃口!”
民壮们纷纷将石头推入溃口处,可此时雨大水急,决口五尺多宽,水势凶猛,扑簌簌落下的石头,只激起一朵朵水花,便消弭无踪!
宋典史急道:“这样不是个法子,湍流太急,石块根本立不住!”
李知县惶急道:“这可如何是好!”
此时郑教谕也来到了堤上,见此情景,提议道:“不如先去龙舌嘴,把苕溪分流口堵上,减缓了南湖水势,再修复石闸?”
李知县有些意动。
此时方原近前道:“此议不行!且不说分流处水势湍急,能不能堵住还得两说!真要堵上了,就苕溪如今的水量,塘河根本撑不了一个时辰,到时怕是会城南淹了!”
“况且,”方原目光炯炯,“苕溪凶猛,三溪至化湾又合而为一,若南苕溪水势猛上几分,化湾塘若不保,杭州将危!”
李知县脸色煞白,不论哪个结果都不是他能承受的!
“那该如何是好?”
方原沉思道:“我在县学翻看水利书籍时,曾看到黄河筑堤之法,他们用竹笼盛满石料,沉入河中,阻挡水流,以围堰筑坝,此法最早由蜀郡太守李冰,修筑都江堰时所创,县尊大可一试!”
李知县闻言顿觉心头一松,黄河那般湍急都能依此法筑起堤坝来,南湖溃口自然不在话下!
“宋典史!库中可有竹笼?”
宋典史愁容满面:“县尊,库仓并未预备此物啊!”
李知县语结:“这…这,那就去南市竹器店买!”
这时附近的一个里老道:“其实附近百姓家就有,殷实之家甚至还有那种六尺见方的竹篓,本地人管它叫大竹篰!”
方原先喜道:“六尺见方?若是有此大竹篰,怕要不了二十个就能将溃口填满!”
李知县神色一定,不再犹豫,立刻道:“宋典史,你立刻带人挨家挨户去问,只要有大竹篰就献出,本官也不白要。”
李知县神色挣扎了片刻,狠狠道:“一个我给三两银子!”
宋典史赶紧去办,生员们也没闲着,跟着宋典史一同去寻竹篰,人多能节省不少时间!
下午未时末,二十个快有人高的大竹篰,整整齐齐,摆在堤坝上。
从上午到现在,众人忙活了大半天,又累又饿,就着雨水咽下干粮,大家都没叫苦。
“装石!”
眼见成功在即,方原和诸生们拼出最后力气,与民壮一起,将石块都装进大竹篰中!
溃口并不大,几个民壮用木头插进竹篰空隙,将竹篰抬起,一次丢入两个大竹篰。
随着水声扑通扑通闷响,沉下的竹篰并未被冲走,洪水打着旋,水势肉眼可见地减缓了!
堤上顿时欢呼雀跃!
李知县面露喜色:“继续填!”
随着大竹篰一个个下水,溃口前前后后都被塞满,民壮又往上垒了一层,溃口总算合拢,只有细流顺着竹篰空隙,缓缓流淌。
李知县面上一松,长长舒了口气。
溃口堵住了,接下来便是打木桩,填土石,加固溃决处,此时基本上可以宣告补救成功。
生员们顿时喜极而泣,不枉大家辛苦一天!
周礼站在堤上放声大喊:
“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仰儒接道: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诸生兴奋地挥动蓑笠,成就感流淌在心间难以名说。
大家干脆抬起方原,将他高高抛起。
一落一起,欢声雷动。
方原张开怀抱,任由豆大的雨珠打在身上,咧嘴大笑。
此,恰同学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