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天宝洞入梦
郎酒庄园深处,天宝洞封闭已久。
外界传说那里是藏酒圣地,实则不然——那是赤水河畔最后一口魂火深井。千灯镇封其上,灯脉残痕暗藏于地心,历代归灯师中,无人敢轻入。
林澄与宋执抵达时,天还未亮。庄园四周雾锁山林,黑松如剑,远山隐现,仿佛潜伏着不安的巨兽。潮湿的空气中隐约能嗅到微弱的灯油味,像是多年前遗落的灯火记忆,仍在地底缓缓燃烧。
带路人是苏鸢派来的一位旧识。年约五旬,沉默寡言,面色灰黄,像从未真正沐浴过阳光。他只在洞口驻足片刻,嗓音沙哑地提醒一句:
“入洞三炷香,超时不出,魂不归。”
林澄默默点头,目光在洞口那两扇残破的铜门上扫过——门上刻着“封灯”二字,已经锈蚀斑斑,却仍隐隐散出压迫感。
宋执侧头望她:“你确定要进去?”
林澄抬眼,雾气中眼神分外清亮:“我父亲的灯在这里熄灭,我得知道他点的那一盏,为谁而燃。”
他不再劝,二人并肩而入。
天宝洞中光线昏暗,地面湿滑,四壁石纹交错,爬满断裂的符箓与青苔,像无数褪色的人脸伏在洞内。每走一步,身侧的石缝中就冒出一缕寒气,带着旧魂未散的冷意。
宋执忽然低声道:“有反魂气。”
林澄脚步顿住。
顺着他目光望去,洞心中央,一座残破的灯坛浮在水汽弥漫之上。坛身斑驳,灯芯早已干枯,却有一点火星跳动,仿佛多年前燃起的灯火,从未真正熄灭。
林澄缓缓走近,掌心的“回印”骤然发烫。那种灼烧感,像是某种命运的召唤,从骨血深处而来。
“澄——”宋执刚要阻止,她的指尖已触及灯坛。
—
天光忽然下沉,四周沉入黑暗。
林澄仿佛被一股力量扯入另一个世界,耳边风声呼啸,她睁眼时,竟站在一处战场之上。
血雾翻涌,山风猎猎,遍地焦土。
远处山腰,万灯齐燃,宛若悬空灯殿。每一盏魂灯之下,都封着一位战死者的灵魂,灯火摇曳,如哭如诉。
林澄目光陡然凝住——她看见了宋执。
可那不是现在的他。
他穿着黑金铠甲,眉眼冷峻,目光如刀。他不是归灯师,而是千军之主,手持长戟,站在魂坛之上,指挥士兵将亡者一一送入灯阵。
“执将军,千魂灯已满!”
一名士兵跪地禀报,语气中夹着敬畏。
宋执转身,目光落在她身上。那双眼中不带半分温情,只有戒备与冰冷。他低声问:
“你是谁?为何闯阵?”
林澄张口,却说不出话。她下意识后退,一脚踏空,整个人坠入灯海深渊。
无数灵魂在她耳边低语:
“归不得……归不得……”
“他从不点归灯。”
“他怕点灯送你走。”
她挣扎、呐喊,指尖似乎碰到了什么温热的东西,一道熟悉的声音在耳边炸开:
“林澄,醒过来!”
—
她猛然睁眼,已倒在天宝洞坛前,额角冷汗淋漓。
宋执半跪在她身侧,眼神惊惧,声音发哑:“你刚才……眼睛是白的,像失魂。”
林澄呼吸急促,胸口剧烈起伏。
“你说了一个名字。”
她定了定神:“什么名字?”
宋执的目光像夜里的河水般深沉:“你叫我——‘将军’。”
林澄怔住,心底有冰冷的潮水涌起。
她低头看掌心,“回印”不知何时浮现出一条红色裂缝,仿佛封印被撕开了一角。血丝从符纹中渗出,却不疼,反而带着一种熟悉而悲伤的力量。
“我们前世认识……”她喃喃。
宋执没有否认,只低声说:“如果认识,那我……曾没能送你归。”
灯坛忽然自燃。
无火之焰从坛心升起,火光中,一块铜片缓缓浮现——其上篆刻:
“魂灯谱·东章残页·归愿封印。”
林澄伸手欲取,铜片却在她指尖触及前,轰然碎裂,化作灰烬随风散去。
只剩一道金色文字,在火焰里短暂浮现:
“一人灯火,换一人归魂。”
那一刻,林澄的心口骤然一紧。
——父亲曾为谁燃灯?又为谁失去归路?
天宝洞忽然震动,四周墙壁现出细密裂痕,石屑簌簌而落。
外头传来焦急呼喊:“三炷香已尽!快出洞!”
林澄望向洞心最后一眼,灯火已熄,但幻梦未散。
宋执伸手,紧紧扣住她的指尖,不再迟疑,带她穿过火影未尽的山洞。
在身后,天宝洞缓缓闭合。
封魂沉灯,一切再归黑暗。
赤水河畔,雾更浓了,夜色中魂灯遥遥,仿佛在某处等待着她,再入梦一场——
再点一盏,归魂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