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藏灯人现身
赤水河南岸,雾气缭绕的三折渡口,一间废弃的灯庙静卧于江崖之下,仿佛时间的遗孤。
这是地图上早已抹去的地方,却也是林澄梦中频频出现的坐标。自她醒来之日起,那座灯庙的影子就一再在梦与记忆交界处浮现,如一个从未谋面的呼唤。
宋执带她悄然脱离灯局,一路避开追踪印识与巡守魂使,沿着赤水老道缓行至此。他们的身后,不再只是逃避,而是一层又一层无法抗拒的命运交错缠绕。
林澄站在庙门前,抬眼望去,半塌的屋檐上覆满灯灰与野藤,破碎的门扇在风中“吱呀”作响,仿佛低语。她一脚踏进庙门,便觉魂印微微震荡,仿佛有无形的线将她朝庙心深处牵引。
庙中央是一座覆满灰尘与藤蔓的古碑,碑身已残,唯有一行字仍清晰可辨:
“渡灯者,藏而不灭。”
林澄心头一紧,那句话似曾在某处见过。她下意识抬起手,掌心的魂印微微发热,蓝色火纹悄然浮现,似在回应。
风忽然拂过,一道魂火在残灯之间晃动。
一位老人从庙后昏影中缓缓走出。
他身穿麻布褐衣,头发与眉胡皆白,皮肤干瘦如树皮,背上负着一个旧式魂灯框,灯框中整齐插着十三盏失色的魂灯骨——全是熄灭之灯,毫无灯火,却令人不敢小觑。
老人静静地看着林澄,眼神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熟悉。他忽然笑了,声音嘶哑而低缓:
“你终于来了。”
林澄愣住,下意识往前一步:“你是谁?”
老人不答,只从背后的灯框中抽出一盏死灯,用骨节嶙峋的手掌一捏,那盏早应寂灭的灯,竟燃起了蓝白色的魂焰。
“你不记得我。但你的魂火记得我。”他将那灯递向林澄,“林清风……是她把你送来的。”
宋执眉头一沉,上前挡住她,眼神冷厉:“你是谁?凭什么说她母亲送她来?”
“你护得紧,可她要的从不是保护。”老人轻笑,把灯放到林澄手中,语气忽而转冷,“她要的是答案。”
灯骨冰凉,但那缕蓝白色的魂火却在接触林澄指尖时瞬间卷起,仿佛认主。她掌心一震,梦中的图纹再次浮现,轮廓清晰如昨夜余温未散。
她怔怔地望着那图纹,魂印微烫,灯火沿掌心流入血脉,犹如一条古老的契约被重新激活。
“你梦里的‘东章魂图’,不是局中的阵法,而是赤水灯灵最后的封印图。”老人背负手,声音沉稳如河床,“林清风,在你出生之夜,便将这图藏入你体内。”
林澄喃喃:“为什么是我?”
“因为你不是凡人。”
四字落地,仿佛重钟撞魂。
她怔住,宋执亦是目光剧震,转向她,欲言又止。
老人静静注视她,继续道:“你是归魂阵的钥,是林清风与……一个不该被提名字之人的‘魂合之子’。”
林澄脑中“轰”地炸开,她几乎本能地后退一步:“你说……我母亲和谁?”
“那人,你梦中已见过。他是百年前拒归的魂将,是东章灯局的叛徒,是……你的父亲。”
这句话一出,天地无声,庙外的风仿佛都被抽空。
林澄死死盯着那魂火,心跳渐乱。她脑中浮现起梦境里,那场万灯不燃的夜晚,那人立于魂火之间,眼神沉静如雪。
“我不归。”他曾说。
“那便毁。”他也曾说。
藏灯人缓缓走近,伸手点在她掌心。
“你的魂图与魂火不是死物,是被封印的意志。”
“而你,是归魂的引火者。”
话音刚落,林澄手中魂灯忽然爆出一缕灰蓝魂雾,一段陌生的梦影如潮水涌来——
她看见一个婴儿在灯庙中啼哭,头顶燃着一道古老的魂纹——竟是“天魂灯印”。
她听见林清风站在庙外,神色哀戚,低声说:“澄儿,你若能活下去,若日后见到那人……记得替我问他一句——‘灯魂之罪,是不是我来背才算完?’”
梦影骤断,魂火熄灭。
林澄缓缓抬头,声音轻微颤抖:“她……从未告诉我。”
“她不能告诉你。”老人低叹,“她知道你会走上这条路,就像她当年走过一样。”
宋执猛然握住她的手,语气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
“我们不回灯局。”
藏灯人微微点头:“林澄,你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是回灯局,把梦图献出,成为局中之器,一生受控。”
“二是上渡魂山,找回你真正的来历,揭开魂合之谜,甚至——找回那位你梦中叫不出名字的人。”
“那位,百年前拒归之人。”
林澄看着他,忽然笑了笑,笑容带着某种静默的决绝。
“梦中我是灯。”
“可我醒来后,是人。”
她转身,与宋执一同望向赤水对岸,那座被雾遮蔽的高山,魂火如微芒,仿佛等待着他们点燃。
“我从梦里来,”她轻声道,“我不该继续做囚徒。”
“我要走上那座山。”
藏灯人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背后的魂灯悄然一盏亮起。那灯上,燃着一点点星火,如同过往千年的余烬复燃。
风起,庙中灯灰漫天而舞。
而命运,终于揭开了藏灯的第一层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