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江白端坐于皇宫,目光如炬,审视着面前的舆图。他心中怀揣着独霸天下的宏图大志,而魏国,无疑是这盘棋局中的关键一子。魏军虽强,但此次攻秦,实则为其露出了破绽。齐王深知,若能与秦国结盟,共抗魏军,定能大大削弱魏国实力,为日后称霸天下奠定坚实基础。这是他等待已久的机会,他坚信,在他的努力下富强起来的齐国,定能在此次交锋中让魏国元气大伤,向着独霸天下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传丞相管乐、大将军孙亥过来商议国事。”
“诺。”侍卫领命传召而去
“二位爱卿,今日秦使提成的齐秦结盟,出兵魏国,你们怎么看。”
闻言,大将军孙亥身姿挺拔,英气逼人,他大步上前,声音洪亮而坚定:“陛下,齐国近年来国力日盛,兵强马壮。此次与秦结盟,共抗魏军,实乃天赐良机。庞衍虽为魏国上将军,骁勇善战,但我齐国将士亦非等闲之辈。我愿亲率大军,直面庞衍,定要大败魏国。此战,不仅能为齐国扬威立万,更能让天下知晓,齐国已非昔日可比,我等定能凯旋而归,为陛下分忧,为齐国开疆拓土。”
丞相管乐捋了捋胡须,眼神中透着深思熟虑,缓缓说道:“陛下,大将军所言极是,齐秦结盟,确是良机。不过老臣以为,联姻之事关乎两国未来,不可不慎。派遣公主作为秦王后,此乃国之大事。这人选不仅要容貌端庄、品德贤淑,更要心向齐国,对齐国忠心不二。老臣担心,若公主嫁入秦国后,被秦国势力所影响,不能为齐国着想,那这联姻之举恐会适得其反。故老臣恳请陛下,在挑选公主时,定要细细考量,务必确保其能为齐国未来谋划,为两国长远发展助力。”
齐王姜白微微点头,对丞相管乐的建议表示认同。他站起身来,负手而立,语气沉稳而威严:“此事关乎我齐国与秦国的联姻大计,确实不可草率。王后乃后宫之主,对宫中诸事最为熟悉,公主们的情况她也了如指掌。此事还需与王后商议,听取她的意见,再做定夺。王后母族势力庞大,在朝中亦有影响力,她的看法对这件事至关重要。待我与王后商议过后,再召集诸位,共商联姻人选之事。”说罢,齐王便朝着后宫方向走去,准备与王后商讨这关乎齐国未来的联姻大事。
长公主姜紫一袭华服,慵懒地斜倚在凤榻之上,眉眼间尽是骄矜与不满。听闻要与秦国联姻,她那娇美的面容瞬间阴沉下来,眼中满是不屑与抗拒。
她自幼在齐国这繁华之地长大,习惯了锦衣玉食、众星捧月的生活。秦国在她眼中,不过是个苦寒偏远之地,那里的风沙、贫瘠与她这金枝玉叶的尊贵身份格格不入。她想象着若是嫁入秦国,那粗糙的布料、单调的饮食、荒凉的景色,定会让她从云端跌落至尘埃,她怎能忍受这样的落差。
更让她无法割舍的是齐国的权势。她作为长公主,母族高氏在齐国权势滔天,她凭借着强大的母族势力,在朝堂后宫都颇有话语权。她习惯了众人对她恭敬有加,习惯了掌控局势、干预朝政。嫁入秦国,意味着她将失去这一切,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异国女子,她对权力的渴望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姜紫立刻唤来贴身宫女,吩咐道:“快去请母后过来,我有要事相商。”不一会儿,王后高氏匆匆赶来。姜紫扑入母亲怀中,撒娇道:“母后,女儿绝不能嫁入秦国,那秦国苦寒,女儿去了定会受尽苦楚。”高氏心疼地抚摸着女儿的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高氏身为王后,深知此事关系到高氏一族的利益。她对姜紫说道:“紫儿莫慌,母后定会为你想办法。高氏一族在朝中势力庞大,你又是齐国的长公主,怎能轻易嫁入秦国。”随后,高氏便召集族中长老,商议对策。
他们决定利用高氏一族在朝中的影响力,向齐王施压。高氏一族在朝中担任要职的官员,纷纷在齐王面前进言,称长公主姜紫身体娇弱,不适合远嫁秦国,且高氏一族为齐国立下汗马功劳,长公主若远嫁,齐国将失去高氏一族的全力支持。齐王面对高氏一族的压力,也开始动摇。
姜紫也私下找到一些与高氏一族交好的大臣,让他们在朝堂上为自己说话。她用甜美的笑容和巧舌如簧的言语,承诺若是他们能帮自己摆脱联姻之困,将来定会在齐王面前为他们多多美言,让他们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这些大臣本就与高氏一族利益相关,又见长公主如此恳切,便纷纷答应。
在姜紫和母族高氏的共同努力下,齐王对让姜紫联姻秦国的想法逐渐动摇,开始重新考虑联姻人选之事。
二公主姜兰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寝宫中,手中拿着一本古籍,眼神中却透露出思索的光芒。她看似柔弱的外表下,实则有着一颗坚韧且充满智慧的心。
对于联姻秦国之事,姜兰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盘算。她深知,自己身为宫女所生,在齐国后宫中的地位并不高,一直以来都不受宠。平日里,她总是默默无闻,不争不抢,但她的内心从未放弃过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她明白,此次联姻秦国,对她来说或许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嫁入秦国,成为秦王后,她便能摆脱在齐国这被人忽视的处境,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广阔的天地。她相信,凭借自己的聪慧和谋略,定能在秦国后宫立足,甚至能为齐国和秦国的关系做出贡献。
想到这里,姜兰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决心。她开始着手准备,首先,她精心挑选了一些珍贵的礼物,带着宫女前往王后宫中拜见。王后见到姜兰,有些意外。姜兰恭敬地行礼,随后说道:“母后,儿臣听闻齐秦联姻之事,心中十分欢喜。儿臣愿为齐国分忧,嫁入秦国,为两国友好尽心尽力。”
王后看着眼前这个平日里不起眼的二公主,心中有些惊讶。姜兰接着说道:“儿臣虽出身卑微,但自幼熟读诗书,懂得为大局着想。儿臣相信,自己定能胜任秦王后的职责,为齐秦两国带来福祉。”她那诚恳的态度和坚定的眼神,让王后不禁对她多了几分赞赏。
姜兰还利用自己在宫中的一些人脉,四处打听秦国的情况,了解秦王的喜好和秦国的风土人情。她希望通过这些信息,更好地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同时也让齐王看到她的用心。
她找到了一些曾在秦国生活过的老宫女,向她们询问秦国的种种细节。老宫女们见她如此认真,也乐意将所知的一切告诉她。姜兰认真地听着,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心中对秦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朝堂上讨论联姻人选时,姜兰也通过自己的渠道,让一些支持自己的大臣为自己说话。她承诺,若自己能成为秦王后,定会不忘齐国之恩,为齐国在秦国争取更多的利益。这些大臣见二公主如此有诚意,也愿意为她助力。
姜兰心中清楚,这条路并不容易,但她没有丝毫退缩。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争取,就一定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为齐国和秦国带来美好的未来。她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期待,等待着齐王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