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启程的站台
毕业典礼那天下着小雨。
张小松站在礼堂后排,看雨丝顺着玻璃窗蜿蜒而下。校长致辞的回声在穹顶盘旋,他摩挲着学士服袖口的流苏,想起四年前那个拖着帆布箱站在校门口的男孩——那时他以为大学会是轰轰烈烈的冒险,如今回望,不过是图书馆的晨昏更迭,阶梯教室的四季轮回。
手机震动,母亲发来视频邀请。镜头扫过观众席,王鹏在第三排冲他比鬼脸,林小雨的座位空着。德国此刻是凌晨三点,她昨天发来简短的祝福,末尾附了张慕尼黑教堂尖顶的照片。
散场后,人群像彩色的溪流漫向四面八方。
张小松在实验楼拐角遇见陈默,那个总泡在机房的“技术大神“正蹲着系鞋带,电脑包斜挎在胸前。“去BJ?“他问。陈默点头,露出背包里露出的半截键盘:“搞人工智能,你呢?“
“留在本地,新能源公司。“
两人碰了碰拳头,雨丝沾湿的镜片后,是心照不宣的笑意。
散伙饭定在校门口的川菜馆。
油腻的圆桌转盘卡顿着,王鹏举着啤酒瓶当麦克风唱《朋友》,唱到破音处,隔壁桌的刘萱突然嚎啕大哭——她创业失败,要回老家考公务员。张小松默默转过去一盘凉拌黄瓜,想起大二那年他们通宵赶项目,这姑娘曾用代码在屏幕上画出烟花。
“松哥,“醉醺醺的学弟扒着他肩膀,“你那个专利真卖了十万?“
张小松笑着摇头,把数字折去大半。角落里,苏雨晴正把每个人的口头禅写成打油诗,传到家庭群的母亲误点了红包,满屏炸开的金币特效里,二姐突然来电:“别学他们灌酒!“
收拾宿舍那日,张小松在床底翻出蒙尘的纸箱。
褪色的超市工牌,诈骗短信截图复印件,父亲葬礼的黑袖章......最底下压着林小雨送的笔记本,扉页还粘着那年平安夜的松露糖纸。手机突然震动,工作群弹出消息:“明日入职培训提前至8点。“
他把纸箱塞进垃圾桶,顿了顿,又捡回父亲那本《电工手册》。
实习首日,张小松系错了领带。
主管带他穿过实验室的玻璃长廊,介绍设备时夹杂着英文术语。他握紧浸汗的笔记本,想起第一次见林小雨那天,她也是这样行云流水地说着专业词汇。
午餐时在食堂遇见校友,对方惊呼:“你也在这?“两人对着员工卡上的入职编号傻笑,原来他们已是第97和98号应届生。
第一个发薪日,张小松给母亲换了智能手机。
视频时母亲的脸挤满屏幕:“这玩意比微波炉还难弄!“她身后,社区食堂的玻璃窗映着晚霞,王婶挥舞锅铲入镜:“小松找对象没?“
深夜加班,他蜷缩在休息室沙发小憩。中央空调的嗡鸣中,恍惚听见父亲在杂货店哼的小调。惊醒时工作群消息99+,最新一条是二姐的转账记录——她总这样,打钱时像在填补某个永远填不满的洞。
某个周末,张小松骑车路过大学城。
新建的体育馆吞没了曾经的烧烤摊,湿地公园立起“生态修复中“的牌子。他在图书馆老位置坐下,邻座陌生女孩的咖啡杯压着《线性代数》,恍然四年光阴不过是一次呼吸。
手机弹出提示:林小雨的生日。他点开对话框又关闭,最终把编辑好的“生日快乐“换成朋友圈点赞——她晒的实验室照片里,德国梧桐的落叶铺成金色地毯。
转正那日,主管递来工牌:“小张,以后在B区办公。“
新工位窗台上摆着盆绿萝,是离职前辈留下的。张小松擦拭蒙灰的叶片时,发现盆底压着张泛黄的便签:“愿你在此长出新的年轮。“
窗外,城市天际线浸在暮色里,远处高铁站灯火通明。他想起毕业时王鹏醉醺醺的誓言:“等老子在BJ混出头......“此刻那家伙的朋友圈定位在五环外合租房,配文:“蟑螂比我更有北京户口的气质。“
最后一次回校取档案,张小松在行政楼前驻足。
玉兰树又开花了,大朵大朵的白落在当年父亲站过的地方。他摸出手机拍了张照,家庭群立刻热闹起来:
大姐:“所里引进这品种做生物燃料。“
二姐:“花瓣像你那年打翻的粉底液。“
母亲:“晒干了给食堂做青团。“
他笑着锁屏,风起时接住一朵坠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