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乙木温神,残宝器灵
李易目送那胖修士臃肿的身影渐渐远去,脸上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
他缓步上前,先是谨慎地以神识扫过请柬,确认没有任何灵力波动和潜在危险后,这才将其收入袖中暗袋。
储物袋中尚有两千六百余块灵石。
单单那道士劫修的三个储物袋就搜出一千九百块。
这笔灵石用来参加青鸾商盟的拍卖会可说绰绰有余。要知道,如此数目,甚至足够一个小型修仙家族一整年的开销用度。
况且,所有拍卖会都支持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袋中珍品尚有许多:
比如两百年份的红莲果就价值连城。
这种超高药龄的一阶灵药,在市面上向来有价无市。
事实上,一阶灵药在修仙界中最大的局限从来不是药效不够好,而是药龄难以突破。
大多数一阶灵药受限于自身特性,往往生长一甲子便会自然枯萎,根本等不到药效达到巅峰的那一刻。
而红莲果这种一阶灵药能长到两百年,其价值难以估量。
二阶灵药玄冰草与赤炎花,虽然品阶不高,但作为筑基丹必不可少的辅药,其价值甚至堪比一些三阶灵药。
三阶灵药中,五行芝作为筑基丹的主药,且品相不俗,最少也能卖出三千灵石。
血云藤更是珍贵异常,内蕴八种破境所需的特殊灵气,随便寸许长的一小段,在坊市就可轻松卖出七八百块灵石。
最珍贵的当属那株四阶灵药冥雾草,这等品阶的灵药市面上几乎绝迹。
除此之外,还有那支高阶符笔和寿元丹等宝物。
若是将这些全部折算成灵石,恐怕连顶级法宝都能换到。
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在坊市这种龙蛇混杂之地,做些小规模的交易倒也无妨,毕竟修仙之人总需要兑换些日常所需的修炼物资。
可若是贸然将五行芝、冥雾草这等稀世灵药,或是高阶符笔、寿元丹之类的珍宝示人,那简直就是在额头上写着肥羊二字,必然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自然不会如此蠢。
不过,去见识见识拍卖会的盛况却也无妨。
修仙之路漫长,积累些见识总归是好事。
……
暮色渐沉。
李易悄然出现在自家小院门前。
远处山峦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而他的神情却比夜色还要沉静。
驻足片刻,确认无人尾随后,这才推开院门,闪身朝石庐走去。
院内一片寂静。
唯有晚风拂过灵田发出的沙沙声。
李易极为谨慎地观察了一下门口,确认无人来过后,这才掐诀松开一道防护禁制。
随着法诀打出,空气中泛起细微的波纹,无形的屏障悄然消散。
甫一入内。
两面阵旗立刻取了出来。
一面赤红如焰,旗面上绘着栩栩如生的火龙吐珠图案。
另一面则杏黄似金,绣着繁复的木刺法阵纹路。
与寻常阵法不同,这套阵旗的玄妙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运转机制。既不需要阵盘辅助,也无需消耗灵石催动。
其灵力供给全赖旗杆所用的特殊灵木,能够自主吸纳天地灵气为己所用。
李易辨不出具体是何种灵木。
要知道修仙界灵木种类数以万计,有的可作护岛大阵的擎天巨柱,有的却灵气稀薄得只能当柴烧。
但能自主吸纳灵气这一点,便足以证明这是高阶灵木无疑。
随手丢出,两杆阵旗稳稳插在内室门口。
随着赤黄二色灵光从阵旗中涌出,整座石庐好似被一个无形的灵罩罩住。
从火云谷出来后,这两杆阵旗李易研究了无数次。
除了可以隔绝神识阻挡法力外,还未曾发现其它玄妙之处。
“或许应该寻个可靠的阵法师请教一二。”
但随后,他马上又摇了摇头,“此事需从长计议,急不得。”
修仙界人心叵测,信任二字何其奢侈。
贸然将这等宝物示人,难保不会引来祸端。
更何况阵法师大多与各大势力关系密切,稍有不慎就会走漏风声。
眼下还是先专心修炼,待日后修为精进,或是遇到真正可信之人,再作打算不迟。
……
盘膝坐于云床,李易开始闭目调息。
这次修炼的不是《五雷诀》,而是《乙木培元功》。
此功法可温养丹田,增强神识。
还可纳木灵之气,加快伤势的恢复。
更可医治伤者,回春化愈。
当然,此乃大白话。
原文可不是这般。
玉简篆字:以乙木之气温养百骸,拓经脉似根须盘结,壮神识如万古青穹。
修至大成者,一念生机续断,识海自成周天。
长生不死,可窥万物。
李易觉得有些瞎扯。
若真能长生不死,那五灵根的火云上人又怎会陨落?
可见描述未免太过夸大。
收敛杂念,李易开始默诵功法第一层《乙木温神》要诀。
随着口诀运转,体内灵力渐渐化作一缕缕精纯的木灵之气,这些灵气青翠欲滴,如同春日新发的嫩芽,自经脉各处升腾而起。
渐渐地,这些灵气在他身后交织缠绕,竟缓缓凝聚成一株参天古木的虚影。
古木枝干虬结,叶片青翠,散发着极为浓郁的回春化愈的生机之气。
半个时辰后,李易缓缓睁开双眼,只觉周身疲惫一扫而空。
更令他惊喜的是,识海中的神识似乎比先前又凝实了一丝。
虽然进步细微,但日积月累之下,必能见到显著成效。
……
轻拍储物袋,得自青袍老者的‘卷轴残宝’现于掌心。
同时取出的还有龟壳小盾、金罡符以及斩仙符。
掐动法诀,只见李易掌心青光流转,一股精纯至极的乙木精气喷薄而出,在周身凝聚成一个翠绿色的护体灵罩。
确认防护周全后,他才小心翼翼地展开古画。
依旧是那幅墨色清晰的山水图景。
中间那处寒潭也好,水池也好,也依旧雾气氤氲。
或许是时间太久,这件法宝竟没有任何修士留下的神识印记,仿佛从未被人祭炼过。
李易细观卷轴良久,却始终未能参透其中妖气来源。
山峦叠嶂,寒潭幽深。
所有景致皆是笔墨所绘。
“这却是怪事了,一幅画而已,怎么妖气如此浓郁?
“算了,先收起来,等以后慢慢品鉴。”
就在他准备收起卷轴之际,异变陡生。
只见画中寒潭突然泛起涟漪,一团刺目血芒破水而出,以迅雷之势朝洞外疾射。
血芒所过之处,妖气翻涌如潮,浓郁得几乎要凝结成实质,
眼看就要飞出石庐洞口,突有两道灵光自阵旗迸发。
赤黄二气交织,将其紧紧缚住。
任凭其如何挣扎都挣脱不开,反而随着挣扎越收越紧。
待灵光稍敛,李易这才看清血芒真容。
竟是一只从未见过的奇异飞禽。
不!
或许可以称之为飞兽。
那是一头长着一对青色翅膀的红色小狐。
通体赤红如血,四爪锋利如刀,一双妖目更有一丝拟人般的惊慌。
“这……
“这是何等妖物,竟能藏在一幅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