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有龙气

第66章 派系

大明有龙气 蜀心 2705 2025-05-19 17:05

  “第三十八次试爆,预备!”

  “轰隆隆!”

  松江郊外,一阵火花闪过,紧接着是一阵爆炸声,惊奇了十几只鸟雀。

  “呸!”

  灰头土脸的侯玄汸吐出一股烟灰,旁边的几位师兄早已对其见怪不怪。

  自从侯玄汸知道松江合作社有燧发枪这个大杀器后,就舍弃了诸葛连弩和木牛流马的研究,转而一头扑向火器学。

  他总觉得黑火药的爆炸效果不够猛,于是致力于提升火药的威力。

  虽然屡屡失败,但愈挫愈勇。

  陈子龙得知后,也没有多做干预。

  只是让乡勇队和执法队将松江郊外的一片空地清空作为试验场地,防止误伤他人或引来巡捕衙役。

  为了鼓励学子,原理学堂每月都会审查各科的研究成果,陈子龙亲自筛选出优异者,放到了《江南旬刊》的格物致知栏目中。

  不仅有实打实的一百两银子的奖励,而且还可以将名字挂在学堂大门口的光荣榜上。

  一百两银子,对于贫寒的学子而言是极多的一笔财富。

  而光荣榜上的荣誉也使得所有人趋之若鹜。

  第一个月,原理学堂就给了陈子龙一个惊喜。

  物理组在学完光学的知识后,他们将两块千里镜的镜片组合在一起,放大效果成倍提升。

  第二个月,又有人脱颖而出。

  化学组在屡次实验中,他们发现了焦炭比木炭更容易燃烧,并且准备进行进一步研究。

  这个时代从来不缺天才,只是缺少打开那扇门的人。

  “先生。”

  正在评选第三个月优秀成果的陈子龙被一阵敲门声打断思路,挥了挥手让韩童前去开门。

  原理学堂和合作社总部都是事务繁多,为了加快效率,他的两位秘书各居一处。

  来者是五个政治学的学子,包括顾恺之和邵平在内,全都支支吾吾地走进来。

  “所来何事啊?”

  “回禀先生,我等近日日夜研读先贤政书,不可谓不用功,却感觉难以精进,无所收获。”

  顾恺之扫了一眼其余四人,鼓起勇气壮胆开口道。

  “若是仅凭成果而定光荣榜,未免对于我们组有些偏颇。”

  眼见化学和物理组都已经有了成果,其他组也有了不小的突破。

  他们这群研究政治的却连实验都不明白如何开展,不禁焦急起来。

  “这样吧,为师今天就给你们一个机会。”

  一见到他们五人,陈子龙已经大抵明白了所谓何事,拿起手中的评选表微微一笑说道。

  “谁能立刻将‘政治’二字以一言概之,即可入选第三期光荣榜!”

  那五位学生立刻愣在了原地。

  即使博学如顾恺之,急智如邵平也不再言语。

  政治如同汪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怎么可能以一言概之?!

  等待了半晌,陈子龙放下了手中光荣榜,出言公布了答案。

  “政治,千年以来无数王侯将相探寻其真理皆不得求,所以秦汉归于尘土,唐宋终究更迭。”

  “以一言蔽之,所谓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五个学子皆露出惊诧之色,他们想过无数复杂的答案,却唯独没有想到能用这样一句简单的大白话概括。

  “还望老师赐教!”

  “你们方才谈及如何获取成果,难道忘了原理学之要义便是知行合一,先实践而后成果吗?”

  “不敢忘。”

  五位学子齐声回答。

  陈子龙耐心地循循善诱。

  “政治学虽与其他组类不同,并非实体,但也绝非不可实践。”

  “究其根本,政治不过为人事。人为实物,便可究其原理。故政治学之根本,在于明析人之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放下那些先贤所著的政书,去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吧!那里的人最多,最真切。”

  陈子龙起身拍了拍顾枢和邵平的肩膀,对面五人勉励道。

  “去了解他们平日里吃什么,穿什么,赋税占了几成,一年下来能攒多少存粮,全部记下来,交到为师这里。到时候为师自然会为你们开解政治之要义。”

  “多谢先生!”

  五人拜谢离去。

  他们虽然一知半解,但却是将‘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句话牢记在了心中。

  虽不似古文般精彩华丽,但却直通心扉,与原理学所说的三大要义暗合。

  “善。”

  看着五人边讨论边远去的背影,陈子龙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不指望能完全将四百年后的精粹原封不动的灌输到这些学子的脑海中,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但他们能主动求索,寻找实践良方,便已经可称之为大善了。

  天启七年的盛夏,松江的原理学堂中多了一群看似疯疯癫癫的人。

  有人在沉思百姓与君主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有人追着原先无人在意的农夫和小商小贩热情地询问。

  有人整日灰头土脸,咧着一嘴大白牙傻笑。

  有人在研究怎么样才能在地里种出更多粮食,经常卷起裤管到田地里翻来覆去。

  有人在纸张上写写画画,算盘打得飞起,时不时癫狂大笑,抽自己几个巴掌。

  有人端着改良版的千里镜,凝望着远处的星星。

  这批年轻人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千奇百怪的想法无限延伸。

  因为自成一派的作风,被其他江南士子成为‘原理系’。

  但是陈子龙的态度一直坚定,挪用合作社的银钱保持着大力支持,并亲自编写了原理学堂的校训,高高悬挂于门口。

  “破虚求实,以正视听。”

  “原究根本,理论古今。”

  在原理学堂各种章程的潜移默化之下,二十八名学子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愈发增强。

  将其他士子对他们嘲弄评价的诨名‘原理系’归为自用,逢人便自称是原理学堂的‘原理系’弟子。

  松江合作社的架子中,有三大派系。

  一开始就跟着陈子龙的陈所,颜佩韦,杨念如等,这批人为嫡系。

  后来在营田所内加入的吴军,赵峰和,韩忠等,都是穷苦百姓出身,为农系。

  另外一系是成立松江合作社后加入的世家豪门的代表,以顾枢为首。

  在这三个派别之外,松江合作社想要保持蓬勃向上,权衡局面,就必须要引进新鲜血液。

  这就是陈子龙特意培养‘原理系’的原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