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兵临城下
了解事情的经过之后。
吴行明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
诸吕之乱的成功案例在前,刘兴居也算亲身经历者,怎么能把事情干成这个样子。
但现在他也没有办法?
家人还在王宫里,吴行明必须去救他们。
和祝午谈完后,他翻出城,将就着度过了一夜。
次日。
吴行明进城前往王宫。
进宫途中,他发现街道上一个人也没有,两侧门窗也是紧闭着。
这马上就要打仗了,百姓们人心惶惶,想逃却逃不了。
而士兵们也没好到哪里去。
大将军柴武率领的可是十万大军,他们才两万人不到。
其中还有不少凑数的老弱病残,真上了战场,可以说是一触即溃。
刘兴居他们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按兵不动,没有主动攻打。
现在本来就士气低迷,要是首战即败,那就是直接宣判死刑了。
为了稳住局面,刘兴居向大家保证,会请来援军。
比如他的两个侄子,齐王刘则、城阳王刘喜,还有刚刚丧子的吴王刘濞。
刘兴居觉得他们都和刘恒有仇,肯定会响应自己。
但过去了这么长时间,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渐渐地,他也失去了信心。
现在听到吴行明回来,刘兴居顿时又来了精神。
“寡人就知道,行明绝对不会背寡人而去。”刘兴居关切地问道:“此行怎么耽搁了这么久?寡人听闻绛侯被抓入狱,不知情况如何?”
“绛侯已平安无事。”
“哦,平安无事了,那控制南北二军的事?”
“绛侯已经答应陛下,此后不会再干涉朝政,更不会碰兵权,所以此事大王还是不要再想了。”吴行明说着,从怀里掏出帛书。“这是绛侯亲手写的帛书。”
刘兴居接过帛书,急忙查看起上面的内容。
他越看越是愤怒,双手也在忍不住地颤抖,最后竟然直接将帛书撕烂了。
“事已至此,再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他看向吴行明,质问道:“你去长安这么久,就只带回来这个?”
“那大王还想要什么?”
“援军!援军!就算周勃不愿相助,你难道不会想着去刺杀刘恒!搅乱天下局势?”
刘兴居已经有些癫狂了。
吴行明劝道:“大王,趁着现在未酿成大错,还是早些向陛下乞降吧,如此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刘兴居狞笑道:“生机?哼,你觉得他会放过我?恐怕是巴不得我死!”
“可如此下去,大王也是必死无疑。”
“不会的,不会的,我那两个侄子肯定是在整备军队,所以耽搁了时日,再有两天,援军肯定就到了。”
“还有吴王,他儿子被打死了,他不可能无动于衷,只是离得远,消息传递慢了。”
“会有援军的,只要再多等两日。”
刘兴居重复道:“再多等两日,援军就到了。”
这些话听起来是说给吴行明,但更像是刘兴居的自我安慰。
吴行明于心不忍,又劝道:“大王不如隐姓埋名,与我一同回乡,那里虽然没有王宫里的锦衣玉食,但至少也能衣食无忧。”
“你是说,让寡人放弃身份,去做平民?”
“是,这样大王就不会有生命危险了。”
刘兴居沉默片刻,然后激昂道:“不可能!寡人乃是皇室后裔,是高皇帝的子孙,天生贵种,就是死,也不能放弃身份,苟且偷生!”
吴行明也是无奈,两条活路刘兴居都不想选,那他就只能等死了。
他现在只想离得远一些,免得血溅到自己身上。
“小民的任务已经完成,就请大王将家父、妻儿都放了吧。”
“他们如今在宫中过得很好,再多住一些时日也无妨。”
“大王到底想要我做什么?”
“刺杀刘恒,为我们三兄弟报仇。”
“那我要是不答应呢?”
“那就让你的家人跟着一起陪葬吧!”
吴行明冷冷地看着刘兴居。“大王好像忘了件事。”
“何事?”
“我是刺客。”一把匕首不知何时已出现在他的手中。“吕后当初便是死于这把匕首,大王难道也想试一试?”
刘兴居害怕地后退了几步。“你...你敢刺杀寡人?”
“难道大王比吕后更尊贵、更有权势吗?”
“寡人要是死了,那你的家人也活不成!”
“大王尽可以一试。”
刘兴居看着匕首上的寒芒,终于是坚持不住,直接崩溃了。
他瘫坐在地上,竟然抱着吴行明的大腿,涕泗横流地哭了起来。
“你就念在两位王兄的情分上,再帮我一次吧!”
看见刘兴居这副可怜模样,吴行明一声叹息,收起了匕首。
“正是念及情分,我才说这么多,不然当大王以家人威胁我的时候,就已经死了。”
刘兴居擦了擦鼻涕。“我...我明白了,我会放了他们。”
“谢大王。”
“可...可除了乞降、放弃身份,难道真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沉默。
“寡...寡人明白了。”
等了许久,刘兴居才恢复情绪,然后派人领着吴行明去见家人。
吴升、李翠他们住在一处雅致的别院。
院外有士兵看守着。
除了没有自由,这里的生活还算不错。
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也没有丝毫慢待。
吴升当了一辈子农民,还是第一次进王宫。
对于这里的一切,是又惊又怕。
吴升明白吴行明的本事,所以也没有太多过问,只是嘱咐他要小心行事。
这里最辛苦的便是李翠。
她要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刘兴居本来也派了几个宫女来。
但李翠不放心她们,便把她们都赶走了。
吴安和吴淑君玩的太累,都已经睡着了。
刚出生不久的吴楷,则睁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费了些功夫,吴行明顺利地将他们送回了家。
而后他再次回到卢县,想着等最后关头再救一救刘兴居。
六月底。
还是没有诸侯响应刘兴居。
而这时,朝廷的先锋军队已经抵达济北国境内。
深泽侯赵将夜、共侯卢罢师各率军六千,围困临邑与茌平两县。
三日之内,两县相继开城投降。
而济北国其他县城也是如此,朝廷只需派使者进城劝降,第二天就城门大开了。
刘兴居在国内时间太短,没有威望,除了卢县外,根本没人听他的。
只是十日,赵将夜与卢罢师便带兵来到卢县。
加上降卒,他们的兵力也达到了两万人。
而卢县城内兵力才堪堪一万。
他们照例遣使劝降,刘兴居采用门客的建议,先假意派人投降,诱敌入城后,再来一个关门打狗,挫其锐气。
此战实在太过顺利,几乎没耗费一兵一卒。
因此,赵将夜与卢罢师并没有对降将起疑。
于是便命三百精锐,呼应对方。
谁知中计被伏,三百人尽数被杀。
赵将夜与卢罢师暴怒,当即下令对卢县进行猛攻。
可他们还没来得及准备攻城器械。
如此盲目的猛攻,令大军损失惨重。
加上此前济北国的降卒,他们本就是乌合之众,眼见局势不利,便四处逃窜,扰乱大军命令。
初次交城,济北国只损失了百人不到,可谓大获全胜。
而这也让刘兴居终于有了些信心,他大赏将士。
既然国库没钱了,那就让他们去城里抢,谁抢到就是谁的。
此命一下,城内百姓是苦不堪言。
收拢军队后,赵将夜与卢罢师吸取经验,对卢县围而不攻,静静地等待大军到来。
七月十七。
大将军柴武率十万大军赶到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