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天仙语(求追读)
“有甚么不好意思的,”焃鴠催促道,“快点,我们还打算见识有史以来第一筑基呢。”
苏照墟沉吟稍许,然后随手布下禁制:“好了,这下外界的动静就不会干扰到你了。”
焦珥彷佛感觉自己置身新的世界,一边月照永恒,无边黑夜;一边大日横空,无尽光明,连声音也隔绝的一干二净。
他再次闭目,开始提息,虽然识海中分明一片寂静,却总觉有几股黏腻视线攀附在全身。
果然还是做不到,在一帮糟老头子注视下破关什么的!
他敲了敲看似遥远的夜空,禁制随之破除。
“你又怎么了!”太冲急得不行。
“额...晚辈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看向苏照墟,“师姐,你还记得温熙给我的那本功法吗?”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储物戒取出那本玄级功法,《天逆》。
“那日交手时他竟然说这是天仙亲笔。”
苏照墟接过功法,随口道:
“当年玄黄宗和乾元宗的话事人是天仙弟子,能得到亲笔所书也不足为奇。”
“天仙语录最早就是从他们那里传出来的。”
“而你作为离火引子,阴差阳错下来到颠旋界就是因为‘天仙亲笔’这份强因果,若是寻常物品恐会有误。”
“也只有天仙的位格能瞒过诸位太上的眼睛。”
焦珥还在消化这些信息时,她已经将神识探入玉简之中,但方一接触,那枚玉简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化作了一本寻常书册!
连苏照墟也被这一出整的猝不及防,连太上们都看不出端倪的物件,怎么到自己手中遮掩的禁制就都去了?
但她的注意力很快就从这件事上移开,全因这本书册的封面浮现出四个墨字——《三山随记》。
“这是...怎么可能!”凌崖失声道,“怎么会是道书!”
其余真人也纷纷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黏在那册书上。甚至可以说,这件事带来的冲击为进入颠旋界以来之最。
原因无他,《三山随记》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仙语录》!而由于是天仙亲笔,其上道韵浓郁至了极点,观之如浴道则,它还有另一个美名——《道书》。
……
西南行省以南,瀚海北部,双台岛。
穹庐低垂,云翳如铅。天光被阴霾吞尽,层云间偶现青白电痕,倏忽明灭。
狂风自北原卷地而起,摧折枯蒿,裹挟海浪掠过城邦。云层之上阵列如林,玄甲森然,几十万双瞳隐于玄光之后,寂然无声。雷光裂云一瞬,照见飞鸟悬停半空,却无半点金戈相击之音,唯闻长风呜咽,掠过甲衣缝隙。
玄黄府履霜、含章、黄裳三军齐至,威势直教天穹撕裂,数十万人无一点杂音。
而离火宗、嘉泽宗、大畜宗大军亦至,战争法器高悬天际,五十六门在三界各处叩边大尹。除天命宗外,其他三宗也已做好了战争动员,从仙朝东部逼近,全面战争一触即发。
一方拥九宫阵局,一方领仙朝国势,连神仙境都默默退回己方军阵仙山,避免被对方集火,一击而亡。
其实在温熙突破时的一瞬,外界天道就同步有了变化,各方神仙都能感受到那转瞬即逝的气息,仙门一方忍不住地嘲讽“从未见过如此短小之破镜”,而大尹失败后的不断加码就更像是气急败坏的示威。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再也受不了这已维持了数千年的打压,决定与仙宗道门翻脸。
从高端战力来看,八宗的神仙数量是碾压级的,但他们是最不想开战的群体。一旦战端轻启,必然导致生灵涂炭,那所谓的“道上有功,人间有行”必成一句空话,这些老家伙从此将无望神仙。
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所以是否开战的主动权在大尹手中,整个三界都在等待那一刻,天界隐族和地界阴府亦是如此。
……
竹林内,苏照墟没有理会诸真人热切的眼神,而是在思考这件仙物为何会到了自己手中。
可以毫不客气地讲,哪怕温熙突破到了神仙境,他的价值也不一定有自己手中这本轻飘飘的册子重,《道书》代表的是未来更多神仙境的可能,哪里会有人打窝用的饵比鱼还贵重的?
是有更深的谋划?难不成想用它挑起仙宗内部矛盾?可那样的话放中孚界各宗共用不就好了,又不是仙器。带着毫无头绪的疑惑,她翻开了这本手记。
也许是命运使然,随意打开的第一章,素手所指就为她解开了疑惑,随后她急忙翻页,然后竟少有的愣在了原地,其他真人见此状更是心痒的不行。
“原来如此...”
“摧心道子,到底是什么情况你倒是说呀!”太冲感觉心头有蚂蚁在爬。
“广为流传的《天仙语录》竟然不是完整版。”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和鸣笑道,“我要是玄黄、乾元二宗也会藏着掖着。”
“但如果他们隐瞒的是突破天仙境的部分呢?”
“什么!?”和鸣顿时失态,直接站了起来,“可那部分是太上们威逼仙都,亲眼所见!”
“谁说天仙只写了一份?”苏照墟冷声道,直接将《三山随记》调转,素雅的墨字伴着浓厚的道韵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曩者尝以参玄心得授后学,及将登遐,忽有所悟,恍若云开月现,遂别录一帙,题曰《天阶余申》(划掉)《升遐见录》(划掉),聊志斯须之得耳。”
“数易题签皆未慊意,奚必更添蛇足?循旧额而题,姑存之续耳。”
天仙...这么接地气吗,焦珥彷佛感觉一个大叔就站在面前。这句话大意是说起书名好烦啊,起了几个都不能用,还是用原来的吧,就当是写第二部了...
“那天仙的突破之法呢?”凌崖涩声问道。
“前半部分与上一本一致,”苏照墟一边翻页一边说道,“地仙厌居三岛而传道人间,道上有功,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
“后面就是大尹想传达给我们的了。”
但见——
“为天仙者,以厌居洞天,效职以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官官升迁,历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阳天,继返三清虚无自然之界。”
“后得以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