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刚穿崇祯,就要吊死煤山?

第31章 崖山惊变,龙游浅滩

  夜色如墨,泼洒在无垠的海面。

  郑鸿逵率领的数艘快船,如离弦之箭,消失在旗舰的视野尽头。

  只有几点微弱的火光,在远方的黑暗中跳跃、追逐,偶尔传来模糊的炮声,如同沉闷的鼓点,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弦上。

  朱骁站在船头,海风吹拂着他的龙袍,猎猎作响。

  他的目光,越过追逐的战火,投向那片静谧得令人不安的大陆轮廓。

  崖山。

  这个名字像一根针,刺入他的记忆深处。

  南宋的终焉之地,陆秀夫负帝蹈海的悲壮,仿佛就在昨日。

  如今,却盘踞着一群打着“陳”字旗号,疑似“天地会”的武装力量。

  这绝不是他所熟知的历史。

  蝴蝶的翅膀,在他穿越的那一刻,就已经扇动。

  这片土地,早已不是他记忆中那个按部就班走向灭亡的大明。

  它变得陌生,充满了未知。

  【日月皇舆全图】在他脑海中再次浮现。

  他尝试将意念集中在“崖山”附近。

  地图的细节缓慢清晰,显露出海岸的曲折,以及内陆模糊的山峦。

  代表人类聚落的光点,在崖山区域确实比其他沿海地带密集一些,但依旧黯淡,透着一股不正常的死寂。

  想要看得更清楚,地图边缘便涌起浓雾,一股无形的力量阻止着他的窥探。

  提示在心头浮现:需消耗国运,或亲临其境,方可尽览。

  国运…他下意识地感受了一下。

  南洋征战,掠夺财富,建立据点,确实积攒了一些,但远未到可以肆意挥霍的地步。

  用在窥探一个莫名其妙出现的“天地会”据点上?

  似乎不值。

  信息不足,如同蒙眼行路。

  他收回心神,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旗舰甲板上,气氛凝重。

  水手们各就各位,检查着绳索、炮门,刀柄被反复摩挲,发出细微的声响。

  南洋的血战磨砺了他们的勇悍,但故土的未知,却带来了另一种沉甸甸的压力。

  没人说话。

  只有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单调而持续。

  时间一点点流逝。

  远方的炮声渐渐稀疏,最终归于沉寂。

  等待,最是熬人。

  不知过了多久,瞭望手嘶哑的喊声划破了寂静。

  “陛下!郑将军船队!回来了!”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西北方。

  几艘战舰的轮廓破开薄雾,缓缓驶近。

  其中,簇拥着几艘明显矮小、样式古旧的广船。

  那些广船桅杆歪斜,船舷上布满了炮火轰击的痕迹,有的地方还在冒着残烟。

  显然,它们的反抗并不激烈,或者说,在郑鸿逵舰队的绝对火力优势面前,任何反抗都显得徒劳。

  “带头目上来。”

  朱骁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很快,郑鸿逵一身戎装,大步流星地走上甲板,身后跟着几名亲兵,押解着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年人。

  那人穿着一身普通的青布短褂,身材不高,但眼神却异常凶悍。

  他被推搡着跪倒在朱骁面前,脸上沾满了硝烟和血污,嘴唇紧抿,脖子梗得像一头犟驴。

  “陛下,幸不辱命!俘获广船三艘,贼人六十余,头目在此!”

  郑鸿qvist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带着一丝邀功的兴奋。

  朱骁的目光落在那个被俘的头目身上。

  “抬起头来。”

  那人似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缓缓抬起了头,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

  他似乎也在打量着朱骁,以及周围这支装备精良、气势慑人的“不明舰队”。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盘踞崖山?为何攻击朕的哨船?”

  朱骁连问三句,语气平淡,却自有一股压力弥漫开来。

  那头目喉结滚动了一下,粗声道:

  “哼!要杀便杀!休想从老子嘴里问出半个字!”

  “哦?”朱骁挑了挑眉,并不动怒。

  他转向郑鸿逵。

  “审得如何?”

  郑鸿逵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回陛下,这厮嘴硬得很。不过据其他俘虏交代,他们确实是奉了‘陈总舵主’之命,在此地聚集,防备‘清妖’南下,同时…也劫掠过往船只,筹措粮饷。”

  “陈总舵主?”朱骁追问,“陈近南?”

  那头目听到“陈近南”三个字,瞳孔猛地一缩,随即又恢复了凶悍。

  “呸!鞑子皇帝的走狗!也配提我们总舵主的名讳!”

  鞑子皇帝的走狗?

  朱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称谓。

  他们…不认识自己?

  或者说,不认识这面大明的龙旗?

  “大胆!”旁边的侍卫厉声呵斥。

  朱骁摆了摆手,示意侍卫退下。

  他看着那头目,若有所思。

  “你们以为,朕是谁的兵马?”

  那头目梗着脖子,冷笑一声。

  “不是满清鞑子,还能是谁?这广东地面上,除了那些缩头乌龟的官军,还有谁能有这般火力的船队?别装了!你们肯定是鞑子派来探路的!”

  朱骁几乎要被气笑了。

  合着自己辛辛苦苦从南洋打回来,准备匡扶大明,结果在自己家门口,被一群“反清复明”的义士当成了满清鞑子?

  这算什么?黑色幽默吗?

  “抬起你的狗眼看清楚!”

  朱骁指了指身后迎风飘扬的旗帜。

  “这上面绣的是什么!”

  那头目顺着朱骁的手指望去,目光落在旗舰主桅杆上那面巨大的、在火把映照下金光闪闪的“明”字龙旗上。

  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震惊、疑惑、难以置信…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明…明字旗?”他喃喃自语,声音带着颤抖,“这…这怎么可能?大明…不是已经…”

  “大明是亡了国,但朕还在!”

  朱骁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钟大吕,在甲板上回荡。

  “朕!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

  “如今,朕御驾亲征,率领百战雄师,自南洋归来,就是要扫清寰宇,重整河山!”

  “尔等鼠辈,不辨忠奸,竟敢攻击王师!该当何罪!”

  这一番话,如同惊雷,炸响在那头目和周围所有俘虏的耳中。

  崇祯皇帝?

  自南洋归来?

  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的凶悍被巨大的震惊和茫然所取代。

  那个头目更是浑身一颤,猛地抬头看向朱骁,仔仔细细地打量着。

  虽然朱骁的面容因为穿越和几年的征战,与历史画像有些许差异,但那身只有皇帝才能穿着的明黄色龙袍,以及那股不怒自威的皇家气度,却做不得假!

  更重要的是,这支舰队的规模和火力,远超他们认知中的任何一方势力,包括满清!

  难道…真的是那位传说中已经殉国的崇祯皇帝?

  “你…你真是崇祯爷?”头目的声音不再强硬,充满了不确定。

  “如假包换。”朱骁淡淡道。

  “可…可京城不是…”

  “京城失陷,煤山蒙尘,乃国之大不幸。”朱骁语气沉重,“但朕并未殉国!朕辗转南下,于海外卧薪尝胆,方有今日之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所有俘虏。

  “现在,回答朕的问题。”

  “崖山聚集了多少人马?你们的‘陈总舵主’,如今何在?”

  “还有,这广东沿海,为何如此凋敝?百姓都去了哪里?”

  这一次,那头目不敢再有丝毫隐瞒。

  巨大的震惊和峰回路转的局面,让他彻底丧失了抵抗意志。

  他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将所知的情况全盘托出。

  原来,他们确实是天地会的分舵人马,总舵主陈近南目前并不在广东,而是在福建一带活动。

  崖山据点是他们近期才建立的,主要是为了联络广东各地的反清力量,同时监视清军动向。

  至于攻击哨船,纯属误会。

  他们将朱骁的哨船误认为是清军的探子,这才贸然出手。

  而广东沿海之所以如此荒凉,原因更是令人心惊。

  并非单一的兵祸或瘟疫。

  而是…满清的迁界禁海令!

  为了割裂沿海民众与郑氏及其他反清势力的联系,满清朝廷在不久前颁布了严酷的迁界令,强迫沿海数十里内的居民内迁,房屋焚毁,田地荒芜,稍有反抗,格杀勿论!

  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死于迁徙途中,或沦为盗匪,整个广东沿海地带,几乎成了一片无人区!

  “迁界禁海…”朱骁咀嚼着这四个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他知道历史上有这个政策,但没想到会如此酷烈,影响如此巨大!

  怪不得哨船回报沿海空无一人,只有枯骨和逃难的车辙印。

  这简直是自毁长城的愚蠢之举!但也足见满清统治的残酷和决心。

  “那你们为何还敢盘踞崖山?”朱骁皱眉。

  “回…回陛下…”那头目脸色有些尴尬,“迁界令下达仓促,地方官府执行混乱,崖山地处偏僻,又有些天险可守,我们…我们也是钻了空子…”

  说白了,就是一群在清廷眼皮子底下苟延残喘的民间组织。

  朱骁心中了然。

  看来,这个“天地会”,至少在现阶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和神秘。

  甚至,有些…落魄。

  “你们总舵主,为何不在广东主持大局?”

  “总舵主…总舵主似乎在谋划一件大事,具体小的也不清楚,只知道与…与那位有关。”头目小心翼翼地回答。

  那位?

  郑成功吗?

  朱骁心中一动。

  历史的轨迹,似乎又在这里拐了一个弯。

  “好了,朕知道了。”朱骁挥了挥手,“将他们先押下去,好生看管。”

  “遵旨!”郑鸿逵领命,示意亲兵将俘虏带走。

  那头目被押走时,忍不住回头又看了朱骁一眼,眼神复杂,充满了敬畏和一丝…希望?

  甲板上只剩下朱骁和几名心腹将领。

  海风吹散了硝烟味,却吹不散众人心头的沉重。

  “陛下,现在我们…”郑鸿逵上前一步,请示道。

  沿海空旷,登陆倒是方便,但后续的补给、民心,都成了大问题。

  朱骁没有立刻回答。

  他走到船舷边,再次望向那片死寂的海岸线。

  迁界禁海…满清…天地会…郑成功…

  各种信息在他脑海中交织,形成一幅混乱而危险的图景。

  回师之路,比预想的更加艰难。

  但他眼中的火焰,却燃烧得更加炽烈。

  越是艰难,越能激发他的斗志!

  “传令!”

  朱骁转过身,声音斩钉截铁。

  “舰队暂缓大规模登陆!”

  “以崖山以东五十里外,一处名为‘广海卫’的废弃港口为临时停泊点!”

  “派出精锐小队,携带足够补给,分多路向内陆渗透侦查!务必摸清周边清军布防、地方势力、百姓流向!”

  “郑鸿逵,你负责舰队警戒,随时准备应对海上可能出现的敌人,无论是清军水师,还是…荷兰人、西班牙人的残余!”

  命令一条条下达,清晰而果断。

  “韦小宝!”

  “奴才在!”一直侍立在旁的韦小宝连忙上前,脸上带着他标志性的谄媚笑容,但眼神深处却透着精明。

  “交给你一个任务。”朱骁看着他,“带上你的人,混进内陆去。”

  “朕要知道,那些被迫内迁的百姓,如今身在何处,境况如何。”

  “还有,想办法联络上广东地界上,所有能联络到的‘江湖好汉’、‘绿林豪杰’,告诉他们,大明天子回来了!”

  “奴才遵旨!”韦小宝眼睛一亮,拍着胸脯保证,“陛下放心,这事儿奴才熟!”

  安排完这一切,朱骁再次将目光投向远方。

  夜色依旧深沉。

  但启明星,已在东方地平线上,悄然升起。

  “让第一批侦察小队,即刻出发!”

  “天亮之前,朕要踏上这片土地!”

  他的声音,在海风中传递开去,带着一股不容动摇的决心。

  龙,回来了。

  即便暂时搁浅,也终将再次腾飞,搅动风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