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关羽,亦有王佐之才
凭借着前世的些许记忆,林晦给三人定下结局。
关羽的丹凤眼比往常都大了一圈。
“林公莫非真能未卜先知?”
对于林晦一路走来创造的奇迹,以及层出不穷的新鲜用词。
关羽越来越相信,真有天降圣人一事。
看到关羽一脸兴奋的样子,林晦连忙摆手道:
“哪有什么未卜先知,只不过是我经常喜欢思考。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收获。
尽可能搜集消息,然后对这些消息加以辨别,时时刻刻思索,就能得出大概率正确的结论。”
关羽听的肃然起敬,站直了身子,开口道:
“林公,云长想学这种思考方法,如此一来,定能够做出更多的事情。”
“你真想学?”
“真想学,如今在洛阳,危机四伏,云长若能有这种思考能力,定然能更好保护林公!”
林晦点点头,关羽竟然有如此进步之心。
这是一件好事,不能打击,要好好培养。
如果能把后世一些先进的思想方法传授给关羽,说不定关羽会转型成军地两用人才?
想到这里,林晦开口道:
“好,我便告诉你我是如何分析的。”
关羽立刻请林晦坐下来,坐直了身子,眼神里全是好学的光芒。
不愧是能够夜读春秋的关羽!
林晦清了清嗓子,一边说一边想着该如何编造。
“何进,此人出身屠户世家,凭借妹妹是皇后,担任了河南尹,又身兼步兵校尉、城门校尉等重要之职,可以说如今洛阳一万五千的兵力中,何进独占四千五兵力。”
关羽点点头道:“林公,这些消息也都是掌柜告知你的么?”
“嗯,我考考你,从这些消息,你能推断出什么?”
林晦停下来,让关羽消化一会。
其实是在拖延时间,让自己大脑赶紧编出一套理论来。
关羽浑然不觉,只是一味皱着眉头思考。
良久,他试探性回答:
“林公,从这些消息可以看出,何进此人定然骄纵无比,为非作歹,身居高位,肯定是个欺压百姓的货色。”
关羽义愤填膺。
林晦点点头:“云长啊,你还年轻,具有朴素的善恶是非观念,这是很好的,值得鼓励。
但是呢,还是要实事求是,抛却个人感情因素,来实际分析问题。”
关羽茫然的点点头,听不懂很多词汇,但是林晦的大概意思能明白。
“林公请赐教。”
“首先我们看,何进出身屠户世家,面对真正的世家大族,他会不会感到自卑?”
关羽点头:“会。”
“但是妹妹又当了皇后,他成了外戚,担任河南尹、又掌握洛阳小一半军权。他会不会很自豪。”
关羽点头:“出身屠户之家,却能身居此高位,足以自傲。”
林晦总结道:“所以,何进此时的性格定然是自卑又自傲!”
关羽恍然大悟,感觉隐隐约约抓住了林晦的思考模式。
“林公,我懂了,你是根据此人的家世和自身职位,来分析他的性格?”
林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这算是什么思考方式。
没想到关羽竟然比自己先总结出来。
林晦立刻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
“云长,没想到你一下子就明白了!”
关羽兴奋的脸更红了,感觉自己好像掌握什么了不得的秘宝。
忍不住继续分析道:
“林公,从刚才何进面对吴匡的表现来看,此人一开始很勇猛,但是在吴匡搬出皇后之后,就开始犹豫,最后妥协。
足以说明此人心中之志不坚,容易瞻前顾后,非男子汉大丈夫。
日后若是遇到生死存亡之际,定然会因为此事送命!”
这次换到林晦震惊了,他上下打量着关羽。
不是哥们,你真能分析出来啊?
还真被你圆上了。
自己好像发现了关羽的新成长方向?
用手拍了拍关羽的肩膀,林晦一脸赞赏之色:
“不错,正是如此!”
听到林晦的鼓励,关羽更加来劲,忍不住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至于袁术……听刚才他们交谈,他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之家,性格应该很自傲吧。
但是面对吴匡和何进,他的态度有些奇怪。
面对宦官,本应该义愤填膺才是士族风范。
吴匡如此侮辱他家门,他却只是怒了一下,并无后续动作。
这说明,他定然有后手!
而且,身为袁氏子弟,却与何进屠户世家混在一起。
定然有所求。
想来,定是求官职了!”
关羽斩钉截铁,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林晦眼神中已经不是震惊,而是看傻了。
哥们脑子转的这么快吗?
自己只不过随口瞎编了一个思考方式,没想到关羽很真信了。
不仅信了,还分析的头头是道!
袁术和何进在一起,到底是不是为了求官?
林晦不知道,但猜测很有可能。
毕竟此时朝堂里,宦官势大,而何进又因为是外戚,隐隐约约被汉灵帝提拔起来,制衡宦官。
袁术定然也能看出这其中的门道。
所以这才暗中交好何进。
“云长,分析的很不错,不过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测,还需要我们在后续事情的发展中去验证。
毕竟,实事求是嘛。”
关羽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连连点头道:
“林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本来看着洛阳朝政,宛如弥漫着乌云一般。
用此法分析一下,茅塞顿开!
这下,我们在洛阳行事就更加方便,林公的想法,估计很快就能实现。”
关羽自信满满的样子,让林晦忍不住心生感慨。
古人一点都不傻啊,只不过没有接触到后世的一些先进思想和方**。
不过这也不怪古人,毕竟先有土壤,才有开花结果。
先进思想的产生于先进的土壤。
东汉末年这种环境下,自然不会产生什么高效率的分析方法。
不过,刚才关羽的一番分析,倒是让林晦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
那就是不断用后世一些先进思想,来感化这个时代里的志同道合之辈。
事必躬亲是诸葛亮的做法,他不会这样。
他要做的,是当一个教师。
虽然前世里自己毫无建树,但是经历过现代社会的淬炼。
各种思想主义,都曾简单涉猎。
自己只需要引发这个时代聪明人的思考就行。
而无需深入研究,手把手的教会别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重要的是洒下火种,而不是自己拿着火把,一根草一根草的去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