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僵持
在沉思了片刻后,许攸对糜芳等人说道:“眼下,容不得文丑将军缓缓图谋昌邑了。”
许攸叫来传令兵说道:“你立刻前往,告诉文丑将军让他立刻加紧进攻昌邑。”
如今,我与程昱皆处在一个进不得进、退又不得退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文丑将军麾下八万士兵是此战的关键,希望他尽快攻陷昌邑,率军来援!”
“遵令!”:传令兵拱手答应道
糜竺问道:“那先生,夏侯渊怎么办?”
许攸闻言皱起了眉头。
平心而论,夏侯渊麾下区区八千兵力,其实对翼州也不算什么太大的威胁,待过些日子邺城得知情况后,完全有能力凑一支几万人的军队将夏侯渊驱逐。
但问题是这需要时间,如果从其他郡县抽调兵力花费的时间越多,那么夏侯渊造成的破坏就越大。
毕竟哪怕他攻不进城池,摧毁城外的农田、村庄,这总不会有什么问题。
“高览将军麻烦你率三万大军去取回阳平!”
许攸沉声说道:“只要拿回阳平,切断了夏侯渊等人的退路!夏侯渊便只能乖乖的率军退回来了。”
“遵令!”:高览抱拳而退。
就这样,由于阳平出现了变故,许攸不得已只能暂缓对于禁的用兵。
而这,便引起了于禁的惊疑。
要知道,自从被许攸击败后,于禁便做好了防御的准备。
但不知什么原因,许攸却迟迟不进攻,这让于禁感到很奇怪。
“怎么回事?”
于禁召见了军中将领,询问大家的看法。
副将在思忖了片刻后,犹豫说道:“会不会……是曹昂公子那边?”
于禁愣了愣,继而带着几分若有所思的神色笑道:“你是说公子做了什么让许攸不敢轻举妄动?”
应该是了。
倘若许攸有能力攻陷濮阳城的话,怎么可能会摆着濮阳城不攻,来到梁山呢?
很明显就是拿不下濮阳城,才会行使此计。
很快于禁就收到了濮阳城的急信。
一封是来自偷袭阳平得手的夏侯渊,而另外一封,则是来自濮阳城。
原来,夏侯渊在偷袭阳平得手后,就立刻派出了信使前往濮阳城,将这个喜讯告知曹昂。
夏侯将军居然拿下了阳平?!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于禁看完再看着地图说道:“我就说对面刘备军怎么会放缓对我军的进攻了呢。”
原来是夏侯渊拿下了阳平,让他有些心慌了。
“哈哈哈哈——!”
笑过之后,于禁转头对众人说道:“公子着实胆魄过人啊!”
“现在的局势是曹昂暂时被许攸拴在了濮阳城,不敢轻举妄动,但同样,驻军梁山的许攸亦不敢轻举妄动……”
看着目前的战况,于禁的表情有些古怪,毕竟目前的战况着实微妙,谁会想到曹昂和许攸二人皆不按常理出牌,结果双双让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现在如何破局呢。
按情报来说,目前文丑已经包围了昌邑,应该不会撤退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因此不难猜测,许攸暂时按兵不动,是准备等文丑拿下昌邑后,率领那八万军队过来。
介时,无论这八万士兵是围攻濮阳城,还是协助许攸攻打自己,都将一举打破目前双方僵持局面。
因此,看出了其中关键的于禁内心道:“得想办法绕路去增援濮阳城了。
而此时,由于曹昂也收到了夏侯渊的书信,早就防着刘备军夺取阳平。
因此当高览企图回援阳平的时候,曹昂派张辽和黄忠前往阻截,迫使高览不得不撤退。
见濮阳城突然转守为攻,许攸暗自心惊,他很清楚,濮阳城这么做,是为了拖住他的主力,使高览无法回去夺取阳平,以免切断夏侯渊等人的退路。
但愿文丑将军尽快拿下昌邑,率军来援!
否则这场仗还真不好打了。
得知高览被迫退确的消息后,许攸颇感头疼的想道。
曹昂在猜到许攸企图的时候,就忍不住自问接下来该怎么办?
不得不说那时曹昂的确有些发懵,因为他发现,无论是他还是他所在的濮阳城,似乎都被许攸晾在一边了。
更要命的是,哪怕他知道许攸的目的就是撇开他濮阳城,行围点打援之计曹昂也没办法轻举妄动出兵支援。
这可怎么办?
直到夏侯渊派人送来了消息,曹昂才松了一口气。
夏侯渊能成功拿下阳平这件事,着实让曹昂感到庆幸,毕竟阳平是他反制许攸计划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若不能攻陷这座城池,就不能让许攸感到头疼。
而如今,阳平已经落入了夏侯渊等人的手中,这就意味着曹军有了威胁许攸的资格了。
当然,只是说有资格,但是否能真正威胁到许攸,迫使其停止这场战争,那还得从长计议。
得知此事后,曹昂立刻与众人商议。
曹昂命夏侯渊立刻自阳平率军四处出击,趁袁绍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捣乱一番。
若有机会攻城那就顺势攻城,若没有机会,最起码把城外的农田给捣毁了,总而言之,就是要让翼州今年的粮食收成也减少一番。体验一下兖州的滋味。
在听了曹昂的话后,曹安民有些犹豫问道“这样真的合适么?”
曹昂当然知道曹安民在犹豫什么,毕竟这意味着他们彻彻底底地把袁绍给得罪死了。
眼下的局势只能如此了。
反正过不了多久也会爆发官渡之战,只不过现在到了粮食收割的季节,谁都不想在这段时间发生大规模战事,从而影响了粮食。
听了这话曹安民想了想说道“子脩,所言极是!”
曹昂立刻提笔写了一封书信,命身边的亲卫日夜兼程前往阳平,交给夏侯渊。
命夏侯渊等人立刻出兵到四处搞破坏。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已命夏侯渊等人搞破坏,但此行是否能够成功。
是否能达到目的使翼州感受到疼痛,对此曹昂其实也没什么把握。
此番袁绍对我用兵达到二十万,难道翼州就只有这点兵力了吗?
显然不是,恐怕翼州仍可以集合出十五万的士兵。
若果真如此,恐怕夏侯渊等人无法长时间地搞破坏了。
他们还需另派军队增援。”
曹安民听后说道:“子脩,难不成你要抽调濮阳城的士兵前往增援吗。”
这可千万不行,若是如此,濮阳城兵力就不足以守城了。”
还别说,其实曹昂还真想过派张辽率领一支军队前往阳平。
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就像曹安民所说的此事太过于凶险!
一旦张辽率军前往支援,濮阳城的兵力就不足以守城了。
到时候就会刺激许攸对濮阳城展开猛攻,眼下濮阳城还有四万多士卒,纵使城外有数万敌军四面包围濮阳城,对濮阳城展开猛攻,濮阳城也可以死守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许都凑出一支几万人的军队赶来增援了。
想到这里曹昂说道“增援夏侯渊的事情暂时先放一放,但最起码我等不能让敌军切断了夏侯渊等人的退路。”
“子脩指的是?”:曹安民说道
“嗯。”曹昂点点头说道“若我是镇守阳平的将军,当城池被夏侯渊等人攻破后,必然会派人前往邺城或者是向许攸求援。”
我猜测这会儿许攸已经得知此事,正准备派人前往夺回阳平呢。
我们绝不能轻易让其得逞!”
曹安排闻言点点头,旋即又皱眉问道“可是,子脩我等无法判断敌军会走哪条路……”
见此,曹昂便解释道“其实这很好猜。”
“燕山、青山两营的将领与其麾下的士兵,能最大程度上牵制我濮阳城,相信轻易也不会调动。
许攸要么选择昌邑的大军,让正在攻打昌邑的军队抽调一两万返回阳平,要么就是让梁山的将领率军回援阳平。
曹安民道:“子脩言之有理。”
曹安民又问道“那子脩,究竟是哪一路呢?”
曹昂闻言笑了笑“具体是两者中的哪一路,现在我无从判断,但是不碍事只要让张辽将军率军前往东平驻扎在怡林,眼下敌军已大举压境,敌军留守东平的兵卒并不会很多,趁敌军还未回阳平率先在大路筑建营寨,便能有效地阻止敌军回援阳平了。
再让黄忠率领五千士兵在城外侧驻扎,如此一来,假若许攸命昌邑的敌军回援,则会遭到张辽将军的阻击,若派梁山那边的大军回援阳平,则会遭到濮阳城和黄忠二者的阻击,这样就能最大程度截断敌军回援阳平的道路了。”
“子脩,这个主意好!”:曹安民赞同道
曹昂正色说道“张辽将军放心驻扎怡林,濮阳城有我等绝不会有失。”
“……”
张辽重重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我便听从公子安排率军前往枣林!”
当日,按照曹昂的安排,张辽率领八千士卒在经过十个时辰的赶路后,迅速抵达了怡林。
正如曹昂所猜测的那样,许攸麾下二十万大军,目前主要集中在昌邑、濮阳城、梁山等地。
别看东平已被敌军占据,但实际上,许攸只留下了五千兵卒守卫东平城,以至于敌军对东平的掌控其实并不严密,这使得张辽率军抵达怡林后,无惊无险地便在当地群丘间的大路上建造了营寨,切断了东平前往阳平的道路。
在张辽率军前往怡林的次日,高览便率五万大军准备穿过濮阳城的郊外,前往阳平。
然而让高览没想到的是,曹昂早早就做好了准备,以至于当高览准备率领从濮阳城郊外经过时,曹昂命黄忠、夏侯惇、许褚率三万士卒前往围堵,截住了高览的去路。
倘若换做在前几日,恐怕高览就直接与喜欢等人率领的曹军开战了。可今日,高览急着前往阳平,哪有空闲与这些曹军纠缠?
而夏侯惇亦是猜到高览无心恋战,与黄忠、许褚等人死死纠缠不休,逼得高览只能暂时后撤。
无奈之下,高览派人向糜芳、孙乾求援,毕竟糜芳等人麾下还有一万大军,或能帮他突破濮阳城敌军的封锁。
在收到高览的求援后,糜芳、孙乾两人欣然答应,可就当他率军下脊山正准备帮助高览时,曹昂派卫臻率领两千虎贲军从濮阳城的西城门出城,跑到燕山、青山两山放了一把火,惊地糜芳赶紧撤兵回山救火。
于是乎,高览孤军无缘,在无法突破濮阳城曹军封锁的情况下,只得先撤回糜芳的营寨随便派人将消息汇报给许攸。
高览的信使抵达了梁山,将濮阳城曹军封锁道路、不许大军支援阳平这件事告诉了许攸,让许攸颇感头疼。
此时的许攸,并不清楚张辽已率八千士卒前往怡林,还以为濮阳城仍有近五万的士兵。
因此,见高览无法突破濮阳城曹军的封锁,倒也不感觉奇怪。
毕竟在他看来,那一带双方的军队相差不大,难免会出现僵持的局面。
许攸颇感头疼。
此时,糜竺得知此事后建议道“先生,不如叫文丑将军分兵回援阳平?文丑将军麾下有八万军队呢。”
在经过沉思后,许攸有些犹豫地摇了摇头。
昌邑重要么?
事实上,昌并不重要。
但为何许攸却执意要取昌邑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昌邑可以通往东平和阳平,倘若不拿下那片土地,将当地的曹军消灭。
许攸就无法彻底安下心来兵图兖州,毕竟目前东平其实防守很薄弱,万一曹军从昌邑挥军向东,偷偷摸摸攻陷了东平,那他们无疑就被曹军切断了归路。
因此,昌邑是必须要攻陷了,不是为了其本身的价值,而是为了使东平不受曹军的威胁。
在经过一番沉思后,许攸沉声说道“再等等,我已派人命文丑将军尽快拿下昌邑,虽然难免牺牲一些兵卒,但相信这几日就能拿下昌邑,到时候,再让他分兵支援高览等人。”
平心而论,许攸的判断其实也没错,但很可惜,许攸低估了一个人,那就是于禁。
于禁在看出了目前局势的关键点在昌邑后只要昌邑不失守,负责攻打昌邑的文丑就不敢轻易抽兵围攻濮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