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狼子
血液流入篝火,猛得升腾起来,烧的青铜丹鼎之中液体沸腾,良久才吐出一口青气,袅袅而上,在即将化成有形之物时,复又散去。
首祭见此,点了点头道:“看来是奴部了。”
“为奴者有反心,果然是狼子。”
“除去血气测算,今日已成三祭,丹鼎不能再用了。”
首祭点了点头:“不急,十五日后再祭就是,既然已经得知是奴部的人,就去通知褚特部吧。”
——
青淮之地。
杨家。
杨青桐默默看着极远处,两翼山所在如同黄昏落日般的景象。
“季父猜对了,怪不得九部蛮奴无数次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跑走藏匿,有人以气数鹰观之法,从上而下观之,整个青淮哪里还有什么山川险要,秘密可言。”
杨青桐负手走出院子。
杨青槐和杨青楸正在门外等着他。
见他出来,齐齐行礼道:“兄长。”
杨青桐点了点头:“你们两个即将照见六轮之二,最近一段时间就不能待在这里了,回去山上修行吧。”
“兄长,娘亲临盆在即,我们想再等上一两天再回山上。”
杨青槐犹豫了下,主动开口道。
杨青桐闻言却没有同意,对二人说道:“婶母也身具修行,况且有季父良药在,不会出问题的。你们二人只管安心修行便是。”
杨青槐和杨青楸双双对视一眼,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又行了一礼,说自己知道了。
然后便各自离开,准备收拾一下就回去长白山上。
杨青桐看着二人背影,目光平静。
“随着年龄渐长,青槐和青楸与我生分了许多。”
“可这也是无奈之法,自从我进入军伍之中,身上便做来越多杀伐之气,连带着那股莫名气机也越发深重。”
杨青桐的这种情况,杨谨只说让他顺其自然即可,可如今杨青桐却心有疑虑,只恐这种气机再盛,会影响自己的心性。
“或许宋定伯知道些什么。”
此人明明不具修行,可谈论起修行之法,真真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而且谈吐不凡,让人不敢轻视。
杨谷生和殷家也没调查出什么东西来,只说他是突然出现。
杨青桐将他留在杨家这段时间里,他也并无什么异样。
略一思量,他便准备去找宋定伯试试。
此时此刻,宋定伯正在杨青桐给屋子中书写着什么。
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
旋即门外就响起一阵声音:“宋先生,青桐来见,能一叙否?”
宋定伯听见是杨青桐的声音,当即回应道:“少族长就来就是了。”
杨青桐得了肯许,便推门走了进去。
瞥了一眼桌上,见到宋定伯所写,似乎是一副楹联,便没有多看,收回目光道:“听说宋先生让人带你去青淮四处逛了逛。”
宋定伯闻言点了点头:“是啊,第一次来这里,真是见到了好些从前不曾见过的风景。尤其是那金缕衣,果真如披着一层衣裳一样,让人侧目。”
杨青桐笑道:“宋先生喜欢,我便亲自去为宋先生捉来一尾也不是难事。”
宋定伯忙摇了摇头:“不可不可,我身家清白,哪里有喂养它的灵资财力?只远远看上一眼就够了。”
杨青桐被拒绝后也不再劝,只问道:“宋先生还不曾去到过长白山上吧?”
“是啊,只远远看了一眼。果真神异,竟然能够违背四时,终年落雪,难以想象山上如何风景。”
宋定伯提及此时,眼神中充满向往。
曾为修史之官,对于这等形胜神异之地,自然有所向往。
“青桐今日些要送两位弟弟上山,宋先生远道而来,在我杨家做客许久,今日不妨也上去看看。”
宋定伯闻言,脸上立马露出欣喜之色,道:“果真?”
可下一刻,复又想到了什么,《神仙书》中,后来的长白山是杨家宗祠修行所在,如同禁地一般,自己一个外人上去,怎么说都是不合礼数的,只能婉言拒绝道:“这不太好,我一介外人,哪里能去那种地方。”
眼见宋定伯有所意动,杨青桐道:“青桐今日来,确实是有事相问,宋先生博学广知,还请能为青桐作解。”
说着,杨青桐还站起身,向宋定伯行了半礼。
宋定伯见此,连忙起身避开,顺势搀扶起杨青桐,神色焦急道:“少族长言重了,但有我能帮得上的,我宋定伯必然不会拒绝。”
杨青桐被宋定伯搀着,闻言,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此人全然没有什么算计祸乱之意,这些时日也都能见他恳切赤诚之心,我却对他多有防备试探,这本不应当,可季父不在,我治家中,还有那足以倾覆我青淮杨氏的秘旨在,谨慎思虑更加应当,此去山上,就是最后试他一试。”
心思稍纵即逝。
杨青桐开口道:“那就请宋先生同我一道上山,青桐与你细说。”
这一次,宋定伯没有再拒绝。
爽快的点了点头。
能够一见长白山上风景,宋定伯连桌上笔墨都不管顾了,立刻跟着杨青桐走了出去。
杨青槐和杨青楸都已经背好了包袱,在外面等着杨青桐。
见到杨青桐到来后,两人齐齐行礼:“兄长。”
杨青桐点了点头。
指着一旁的宋定伯道:“这是宋先生,博学广知,我亦钦佩。”
两人闻言,便齐齐向宋定伯行礼道:“杨青槐,杨青楸,见过先生。”
宋定伯不敢托大,连忙上前一步。虚空托扶道:“两位快快请起。”
这是宋定伯第一次见到杨青槐和杨青楸。
趁着这个空隙,他细细打量了两人。
虽然都年岁不大,可尽出尘灵秀,天资英表。
宋定伯心中暗道:“果然不愧是白狐杨谨之子。”
他的目光更多是在年纪最小的杨青楸身上。
《神仙书》中记载。
青淮杨氏,白狐次子。
好棋善弈,颇爱山水,三十岁前,踏遍青山,录尽烟霞,成山水游记一百五十余卷。
年少出游见月,三十二岁归家。
竖起“奉饶天下棋先”的旗子,高悬青淮长白之上,出于彩云之间,天下共击。